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车辆表面涂层无痕修补用驳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它按重量配比由55~75份混合二元酸酯(PME)、20~40份乙二醇乙醚醋酸酯(CAC)、0~10份乙酸丁酯、3~10份单组份丙烯酸树脂、0.2~0.6份消泡剂、0.4~0.8份流平剂组配而成。其制备方法是先按重量配比称取各组份,然后全部投入到容器中,快速搅拌均匀,再静置8~15分钟即可。使用时,在铁路车辆表面涂层局部缺陷部位进行常规处理和补漆后,立即在新旧漆膜涂层接口位置第一次喷涂驳口液,经过50~70秒后,再第二次喷涂驳口液,待漆膜实干后,即可达到新旧涂层外观一致的无痕效果。该驳口液对局部缺陷只进行一次性修复,即可使新旧涂层外观目测无痕,特别适合于高性能铁路车辆外观整体一致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车辆表面涂料,具体地指一种铁路车辆表面涂层无痕修补用驳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铁路车辆表面在完成油漆涂装后,漆膜表面往往存在无法避免的局部缺陷,包括流挂、粗糙、针孔、划伤、污染等。特别是对于一些高防护、高装饰性能要求的出口或特种铁路货车而言,其外表面可见的漆膜缺陷是不允许存在的,这就需要进行漆膜修补。目前,对于这些缺陷的处理普遍采用的是局部修补或整车重新涂装的方法。局部修补方法主要是借用市场上针对汽车等小面积喷涂表面的驳口液。由于铁路车辆体积庞大、外部结构复杂、油漆涂装采取人工作业、其表面涂层性能与汽车涂层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以及施工环境因素的影响,采用现有驳口液处理后的漆层外观仍然差异明显,导致车辆整体外观质量较差,无法满足高质量铁路车辆涂层修复的要求。而整体重新涂装方法不仅浪费大量人力和油漆材料、操作工艺时间长、成本居高不下,而且无法保证重新涂装后的车辆不再出现新的缺陷。由此可见,采用这两种传统的处理工艺都难以满足高性能铁路车辆外观整体一致的要求。如何在铁路车辆表面涂装的同时对其局部缺陷进行一次性的简单、快捷、有效修复,以避免重复修补和整体重新涂装,一直是铁路科研人员试图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车辆表面涂层无痕修补用驳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采用该驳口液对局部缺陷进行一次性修复后,可使新旧涂层外观目测无痕,从而适应高性能铁路车辆外观整体一致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研制的铁路车辆表面涂层无痕修补用驳口液,按重量配比由55 75份混合二元酸酯(ΡΜΕ)、2(Γ40份乙二醇乙醚醋酸酯(CAC)、(TlO份乙酸丁酯、 3^10份单组份丙烯酸树脂(GM-1)、0. 2^0. 6份消泡剂、O. 4^0. 8份流平剂组配而成。作为优选方案,该驳口液按重量配比由6(Γ70份混合二元酸酯、25 35份乙二醇乙醚醋酸酯、5 10份乙酸丁酯、3 8份单组份丙烯酸树脂、O. 2^0. 5份消泡剂、O. 4^0. 6份流平剂组配而成。进一步地,所述消泡剂选用聚二甲基硅氧烷类、聚醚类或高级醇类消泡剂中的一种;所述流平剂选用丙烯酸类、有机硅类或氟碳化合物类流平剂中的一种。上述铁路车辆表面涂层无痕修补用驳口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先按重量配比称取 55 75份混合二元酸酯、20 40份乙二醇乙醚醋酸酯、(TlO份乙酸丁酯、3 10份单组份丙烯酸树脂、O. 2^0. 6份消泡剂、O. Γ0. 8份流平剂,然后全部投入到容器中,快速搅拌均匀,再静置8 15分钟,即可作为成品使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快速搅拌的时间控制在3 7分钟。上述铁路车辆表面涂层无痕修补用驳口液的用途或使用方法是这样的在铁路车辆表面涂层局部缺陷部位进行常规处理和补漆后,立即在新旧漆膜涂层接口位置第一次喷涂驳口液,经过5(Γ70秒后,再第二次喷涂驳口液,待漆膜实干后,即可达到新旧涂层外观一致的无痕效果。作为优选步骤,第一次喷涂驳口液后,经过60秒后,再第二次喷涂驳口液。本专利技术的作用机理阐述如下所研制的驳口液由挥发速度较慢的高沸点强溶剂混合二元酸酯(PME)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CAC)、挥发速度相对较快的溶剂乙酸丁酯、以及单组份丙烯酸树脂(GM-1)、消泡剂、流平剂组合而成,强溶剂混合二元酸酯(PME)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CAC)对铁路车辆表面使用的双组份涂料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能够有效消除涂层接口处的漆雾颗粒和色差;挥发相对较快的溶剂乙酸丁酯的加入可控制驳口液整体的挥发速度和溶解能力,保证不出现因慢挥发的强溶剂过多而引起的咬底现象;而单组份丙烯酸树脂(GM-I)的加入可保证涂层接口处漆膜的光泽度,减轻新旧漆膜间的光泽度差异;这些有效组份与消泡剂、流平剂协同作用,可使新旧涂层漆膜融合,消除较粗糙油粒、雾状边或鸳鸯色差,使漆膜过渡自然,令新旧漆膜融为一体。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所研制的驳口液是一种局部修补时使用的强力复合溶剂,它由不同挥发速率的强溶剂和弱溶剂组成,可形成挥发速度与溶解能力的梯度,从而能够在铁路车辆表面涂层的局部修补过程中使旧漆膜溶解,与新漆膜重新流平,形成颜色均一的漆膜。并且,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操作便捷,可一次完成漆膜缺陷修复,避免重复修补和整体重新涂装,有效降低涂装成本。同时,由于消除了修补痕迹,可大幅提高漆膜的装饰性,确保外观优良,特别适合高防护、高装饰性能要求的出口或特种铁路货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驳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I称取混合二元酸酯(PME) 55g、乙二醇乙醚醋酸酯(CAC) 20g、单组份丙烯酸树脂 (GM-I)3g、聚醚类消泡剂(Defom 8700)0. 2g、丙烯酸类流平剂(Levelol 495)0. 4g、混合搅拌均匀,再静置9 10分钟,即制得所需的驳口液。其使用方法如下在铁路车辆表面涂层局部缺陷部位进行常规处理和补漆后,将驳口液加入喷壶内,立即在新旧漆膜涂层接口位置第一次喷涂驳口液;经过60秒后,再第二次喷涂驳口液,即可使新旧漆膜融合,消除较粗糙油粒、雾状边或鸳鸯色差;待漆膜实干后,目测可见漆膜过渡自然,新旧漆膜融为一体,新旧涂层外观一致无痕。实施例2称取混合二元酸酯(PME) 60g、乙二醇乙醚醋酸酯(CAC) 30g、乙酸丁酯5g,单组份丙烯酸树脂(GM-I) 6g、聚醚类消泡剂(Defom 8700) O. 4g、丙烯酸类流平剂(Levelol 495) O. 5g、混合搅拌4飞分钟使其均匀,再静置12 15分钟,即制得所需的驳口液。其使用方法如下在铁路车辆表面涂层局部缺陷部位进行常规处理和补漆后,将驳口液加入喷壶内,立即在新旧漆膜涂层接口位置第一次喷涂驳口液;经过50秒后,再第二次喷涂驳口液,即可使新旧漆膜融合,消除较粗糙油粒、雾状边或鸳鸯色差;待漆膜实干后,目测可见漆膜过渡自然,新旧漆膜融为一体,新旧涂层外观一致无痕。实施例3称取混合二元酸酯(PME)75g、乙二醇乙醚醋酸酯(CAC)40g、乙酸丁酯10g,单组份丙烯酸树脂(GM-I) 6g、聚醚类消泡剂(Defom 8700) O. 6g、丙烯酸类流平剂(Levelol 495) O. Sg、混合搅拌5 7分钟使其均匀,再静置8 10分钟,即制得所需的驳口液。其使用方法如下在铁路车辆表面涂层局部缺陷部位进行常规处理和补漆后,将驳口液加入喷壶内,立即在新旧漆膜涂层接口位置第一次喷涂驳口液;经过70秒后,再第二次喷涂驳口液,即可使新旧漆膜融合,消除较粗糙油粒、雾状边或鸳鸯色差;待漆膜实干后,目测可见漆膜过渡自然,新旧漆膜融为一体,新旧涂层外观一致无痕。实施例4称取混合二元酸酯(PME) 70g、乙二醇乙醚醋酸酯(CAC) 25g、乙酸丁酯7g,单组份丙烯酸树脂(GM-I) 8g、聚醚类消泡剂(Defom 8700) O. 5g、丙烯酸类流平剂(Levelol 495) O. 4g、混合搅拌3飞分钟使其均匀,再静置10 11分钟,即制得所需的驳口液。其使用方法如下在铁路车辆表面涂层局部缺陷部位进行常规处理和补漆后,将驳口液加入喷壶内,立即在新旧漆膜涂层接口位置第一次喷涂驳口液;经过65秒后,再第二次喷涂驳口液,即可使新旧漆膜融合,消除较粗糙油粒、雾状边或鸳鸯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路车辆表面涂层无痕修补用驳口液,其特征在于:该驳口液按重量配比由55~75份混合二元酸酯、20~40份乙二醇乙醚醋酸酯、0~10份乙酸丁酯、3~10份单组份丙烯酸树脂、0.2~0.6份消泡剂、0.4~0.8份流平剂组配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车辆表面涂层无痕修补用驳口液,其特征在于该驳口液按重量配比由 55 75份混合二元酸酯、2(Γ40份乙二醇乙醚醋酸酯、(TlO份乙酸丁酯、3 10份单组份丙烯酸树脂、O. 2^0. 6份消泡剂、O. 4^0. 8份流平剂组配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铁路车辆表面涂层无痕修补用驳口液,其特征在于该驳口液按重量配比由6(Γ70份混合二元酸酯、25 35份乙二醇乙醚醋酸酯、5 10份乙酸丁酯、3 8 份单组份丙烯酸树脂、O. 2^0. 5份消泡剂、O. 4^0. 6份流平剂组配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铁路车辆表面涂层无痕修补用驳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选用聚二甲基硅氧烷类、聚醚类或高级醇类消泡剂中的一种;所述流平剂选用丙烯酸类、有机硅类或氟碳化合物类流平剂中的一种。4.一种权利要求I所述的铁路车辆表面涂层无痕修补用驳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加法,汪洋,江锐锋,刘秀生,陈强,左云清,武永亮,刘军祥,肖艳,石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