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永隆专利>正文

一种钢线拉口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4803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钢线拉口模装置,涉及丸具机械加工技术,采用拉削工艺,使用固定的高强度高精度模具替代刀架和刀具,并提高钢线带速度,不但有效地控制钢线高度(整盘误差仅为0.005mm)和刃口质量(刃口对称度误差∠0.02,刃口表面粗糙度Ra1.6,刃口锋利度、刃口平台∠0.03mm,刃口基本无退火现象)使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9%以上,优质品率提高到95%以上,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其生产率是磨边机的7倍以上,是削边机的3倍以上),可广泛应用于印刷器材行业。(*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线拉口模装置,涉及刃具机械加工技术。钢线为长条形簿片状钢带制品,能制成各种成形切模、压痕模等,是印刷、制盒、皮革、服装、制鞋、包装等行业生产切割或压痕材料的必要刀具。其主要品种一般有刀线、园口线和齿线等。目前,国内外在钢线产品刃口加工工艺上大都采用磨削和拉削两种方法。多数厂商采用磨削工艺,磨削设备类似于加工剃须刀,一般磨边机有磨头12-16只,磨头转速为2880r/min,钢带线速度为1.7-2m/min,该方法的优点在于钢刀刃口比较锋利,但其缺点在于刃口经磨削后局部退火,产品高度误差大,整盘钢刀(150m)误差可达0.05-0.10,而且生产效率低,也有少数厂商采用拉削工艺,一般削边机有刀架二付,拉削时钢带线速度V=120-140m/min,拉削时需要4-6个来回,该方法的优点是生产效率较磨削高,刃口光亮,拉削时材料受挤压,结构紧密,不易生锈,但是缺点在于,钢刀刃口经拉削后也会产生局部退火、产品高度误差也较大,整盘钢刀误差可达0.03-0.05,由于多次来回拉削,刃口质量不易控制。本技术旨在给出一种钢线拉口模装置,以控制钢线高度,提高刃口质量和生产效率,方便实际操作。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钢线拉口模装置,涉及刃具机械加工技术,由左侧板1、后靠山2、模壳主体3、底边卡口4、右压板5、右侧板6、拉刀7、左压板8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模壳主体3呈匚型,后面中心位置开有一通孔,左侧板1和右侧板6使用螺钉固定在部件3的左右两侧,其侧面中心位置各有一个通过调节螺钉的通螺孔,部件3凹槽内左侧置放底边卡口4,由部件3右侧上端前沿的螺钉固定,凹槽内右侧置放拉刀7,由部件3左侧上端前沿的螺钉固定,右压板5和左压板8分别置放在部件3的凹槽上左右两端,压住底边卡口4和拉刀7,使用螺钉与部件3固定,部件3凹槽内拉刀7与左侧板1之间置放有使拉刀7在调节时可同时前进的后靠山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永隆
申请(专利权)人:罗永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