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国际专利分类C04B建筑混凝土材料技术,尤其是低碳高性能混凝土辅助胶凝材料。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砼是由骨料、水泥石结构和骨料与水泥石界面过度区三个相组成,后两相属微结构,根据微结构性能关系,水泥石、水泥石与骨料界面过渡区的两个微结构的改进是影响决定5全性能的关键。硅酸盐水泥水化后形成的水泥石主要由水化产物水化硅酸钙[CSH]、氢氧化钙、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内核、水化铝酸钙、水化铁酸钙、钙矾石等组成。水化产物中以呈团簇状的水化硅酸钙和呈六方板块的氢氧化钙居多,未水化的胶凝材料颗粒也较为广泛的分布在水泥石中。其中,粘结强度高的水化硅酸钙分布广泛、均匀,而未水化的胶凝材料颗粒则“包裹”在这些水化硅酸钙中,在骨料和水化产物结合的界面上则大量富集着氢氧化钙。因此可以认为,水泥石的特点是以水化硅酸钙为主要粘结成分,未水化的胶凝材料颗粒散布其中, 氢氧化钙则富集于骨料颗粒表面。所以,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实际上取决于上述两个微观结构的优劣,而不是通常认为的水泥用量的多少和水泥标号、品种等因素。最新研究表明,微观孔结构也是最终决定水泥石结构和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关键性因素之 ...
【技术保护点】
低碳高性能混凝土辅助胶凝材料,其特征是:以重量份数配制,由20?70份矿渣粉、20?70份粉煤灰、5?10硅灰、3?10脱硫石膏、1?3份减水剂组成掺合料;其中,矿渣,粉煤灰,硅灰,脱硫石膏为颗粒级100纳米到100微米的微集料,将料剂依次置于混料机中,在常温、常压下,以60?12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60?120分钟,即得辅助胶凝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低碳高性能混凝土辅助胶凝材料,其特征是以重量份数配制,由20-70份矿渣粉、20-70份粉煤灰、5-10硅灰、3-10脱硫石膏、1_3份减水剂组成掺合料;其中,矿渣,粉煤灰,硅灰,脱硫石膏为颗粒级100纳米到100微米的微集料,将料剂依次置于混料机中,在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芬,贾佳,张超,黄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研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