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小型生活污水废水连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4756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小型生活污水废水连续处理装置,厌氧区内有上层大颗粒填料区和下层小颗粒填料区,填料是火山岩;厌氧区底部与好氧区底部之间有一个连接管,左部、右部好氧区内均有生物膜材料,左部好氧区内的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上方和连接管之间设有一个在连接管的水流和第一曝气装置的气流作用下转动的、负载有光催化材料涂层的齿轮状叶片,齿轮状叶片上方设有光导纤维,光导纤维上端向上伸出到左部好氧区外且连接太阳光采集器;过滤区内设有三层活性炭填料层,最上层活性炭填料层上方有漂浮的固定有水生植物的泡沫板;将有毒有害的有机化合物通过利用光催化作用、微生物降解来除去污水中的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处理率高、可连续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小型生活污水废水连续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分散居住的农村或偏远地区,废水收集和处理存在很大的问题,直接影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比如,农村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建设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避免因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而对农村地区的水体、土地等自然环境产生污染影响,确保农村水源安全和农民身体健康,既是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庄整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中所要解决的最急需、最迫切、最突出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污水末端排水口靠近市政污水管网区域,污水可直接纳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外,其区域的污水均需处理,使出水达到回用标准或达标排放。根据对多种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比选,结合考虑村里的地理位置、出水排放要求等因素,当前污水处理工艺有(I)自然系统处理工艺,即利用土壤作为处理和处置的媒体,包括土地应用、人工湿地、地下渗滤等。还有一些污泥处理系统,如干沙床和泻湖。(2)集水系统处理工艺,即不使用传统的重力式污水管,而代以轻质塑料管,其优点是埋深较浅、管接少、连接结构不复杂。常用的污水管道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生活污水废水连续处理装置,包括位于壳体内的厌氧区、好氧和过滤区,其特征是:厌氧区内有上层的大颗粒填料区(4)和下层的小颗粒填料区(5),填料是火山岩;厌氧区底部与好氧区底部之间有一个连接管(6),好氧区被分割成左部好氧区和右部好氧区,左部、右部好氧区上口相通,左部、右部好氧区内均有生物膜材料(14),左部好氧区内的底部设有第一曝气装置(8),第一曝气装置(8)上方和连接管(6)之间设有一个在连接管(6)的水流和第一曝气装置(8)的气流作用下可以转动的、并且负载有光催化材料涂层的齿轮状叶片(9),齿轮状叶片(9)上方设有一根光导纤维(10),光导纤维(10)上端向上伸出到所述左部好氧区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生活污水废水连续处理装置,包括位于壳体内的厌氧区、好氧和过滤区,其特征是厌氧区内有上层的大颗粒填料区(4)和下层的小颗粒填料区(5),填料是火山岩;厌氧区底部与好氧区底部之间有一个连接管(6),好氧区被分割成左部好氧区和右部好氧区,左部、右部好氧区上口相通,左部、右部好氧区内均有生物膜材料(14),左部好氧区内的底部设有第一曝气装置(8),第一曝气装置(8)上方和连接管(6)之间设有一个在连接管(6)的水流和第一曝气装置(8)的气流作用下可以转动的、并且负载有光催化材料涂层的齿轮状叶片(9),齿轮状叶片(9)上方设有一根光导纤维(10),光导纤维(10)上端向上伸出到所述左部好氧区外且连接太阳光采集器(11);所述右部好氧区的右侧底部有一个连通过滤区的出水口(17);过滤区内从下到上设有三层活性炭填料层(18),每两层活性炭填料层(18)之间有空隙,在最上层的活性炭填料层(18)的上方有漂浮的泡沫板(19),泡沫板(19)上固定有水生植物(20),最上层活性炭填料(18)区的右上方壳体上有一个出水口( 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锋杨彦姚超李定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