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6494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印机,包括纸保持部、输送部、打印部以及缓冲部。缓冲部布置在纸保持部的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且布置在输送部的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缓冲部在纸的与纸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具有抵接纸的纸表面的抵接部件和一对弹性支撑部,这对弹性支撑部与抵接部件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连接并将抵接部件弹性地挤压在纸的纸表面上,其中这对弹性支撑部以使得每个弹性支撑部可单独起作用的方式与抵接部件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印机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11年9月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11-193001的优先权,将其全部内容通过引证结合于此。
本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打印机。
技术介绍
通常,已知这样的打印机该打印机使用压纸棍(platen roller)拉出并输送由纸保持部保持的卷状(roll-shaped)纸且然后在纸上打印。在该打印机中,当纸开始由压纸辊输送时,由于由纸保持部保持的纸的卷绕部的惯性负载,在压纸辊上输送的纸容易滑动, 这有时导致打印质量的降低。为了抑制打印质量的降低,提出了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装配有使用抵接部件 (propping member)挤压从纸保持部拉出的纸的缓冲部。当开始输送纸时,缓冲部使用弹簧抵消施加至纸的拉力,从而抑制在压纸辊上输送的纸的滑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打印机,包括纸保持部,构造成保持卷成卷的纸;输送部,构造成从所述纸保持部拉出所述纸并输送所述纸;打印部,构造成在由所述输送部拉出的纸上打印;以及缓冲部,布置在所述纸保持部的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且布置在所述输送部的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在所述纸的与所述纸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具有抵接所述纸的纸表面的抵接部件和一对弹性支撑部,这对弹性支撑部与所述抵接部件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连接并将所述抵接部件弹性地挤压在所述纸的纸表面上,其中这对弹性支撑部以使得每个所述弹性支撑部能单独起作用的方式与所述抵接部件连接。附图说明图I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实施例的侧视图2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且从图I的相对侧观察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实施例的侧视图3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实施例的正视图,其中打印机的头块(head block)处于关闭位置;图4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实施例的正视图,其中打印机的头块处于打开位置;图5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从背面观察的打印机的部分头块的透视图,其中头块处于关闭位置;图6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从背面观察的打印机的部分头块的透视图,其中头块处于打开位置;图7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部分缓冲部的背面剖视图8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部分缓冲部的背面剖视图,其中辊轴倾斜。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打印机包括纸保持部、输送部、打印部以及缓冲部。 纸保持部保持卷成卷状的纸。输送部从纸保持部拉出纸且然后输送纸。打印部在由输送部拉出的纸上打印。缓冲部布置在纸保持部的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且布置在输送部的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缓冲部在纸的与纸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具有抵接纸的纸表面的抵接部件和一对弹性支撑部(support section),这对弹性支撑部与抵接部件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连接并将抵接部件弹性地挤压在纸的纸表面上,其中这对弹性支撑部以使得每个弹性支撑部可单独起作用的方式与抵接部件连接。下面参考附图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打印机。如图I所示,打印机I保持卷成卷状的纸2、拉出纸2并在拉出的纸2上打印。以带状形成的纸2具有由卷成卷状的纸组成的卷绕部2a以及由从卷绕部2a拉出的纸组成的拉出部2b。在该实施方式中,纸2是指通过将多个标签添加到衬纸(backing paper)上而形成的标签纸。图I示出了通过将标签作为衬纸的内侧而卷起的内卷纸的一个实例。而且,由图I所示的实线表示的纸2的卷绕部2a具有相对大的直径。另一方面, 图I所示的虚线LI示例性地示出了卷绕部2a的直径变得相对小的纸2的位置。而且,图I 所示的虚线L2和L3示例性地示出了通过将标签作为衬纸的外侧而卷成外卷纸的纸2的位置。线L2示例性地示出了卷绕部2a的直径变得相对小的纸2的位置,而线L3示例性地示出了卷绕部2a的直径变得相对大的纸2的位置。而且,纸也可以是不使用标签的连续纸, 诸如票据纸。而且,可选地可将具有与纸输送方向TD正交的不同宽度的多种纸2设置在打印机 I上。打印机I是所谓的侧靠拢构造型打印机,该打印机构造在与纸2的边缘部相对应的纸输送路径3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边缘上。如图I-图4所示,打印机I的主体部Ia包括具有底壁lc、侧壁Id和顶壁Ie的壳体Ib以及与底壁Ic垂直但与侧壁Id平行的位于壳体Ib中的纵向壁If。壳体Ib的内部被纵向壁If分成第一室SI和第二室S2。图I示出了第一室SI,而图2示出了第二室S2。如图I所示,在第一室SI中,纸保持轴4、压纸辊5、墨带6的供给轴7和卷绕轴 (reeling shaft)、头块(head block) 9、布置在头块9上的热敏头9a以及棍块(roller block)10以基本垂直于纵向壁If的姿势安装在纵向壁If上。头块9和辊块10成一体以构成作为可移动部的可移动块20。此外,面向可移动块20并装配有压纸辊5的固定块21 布置在第一室SI中。此外,从纸保持轴4开始并通过固定块21和可移动块20之间的空间的纸输送路径3也布置在第一室SI中。纸保持轴4保持卷成卷状的纸2是可拉动且可输送的。特别地,纸保持轴4保持纸2的卷绕部2a处于能够围绕垂直于纵向壁If的轴线旋转的状态中。在此,纸保持轴4可旋转地保持在纵向壁If上或固定在纵向壁If上,并且纸2的卷绕部2a保持处于能够围绕纸保持轴4旋转的状态中。无论采用上述哪种结构,在该实施方式中,纸保持轴4和卷绕部2a都不由电机驱动,而是纸2的卷绕部2a的旋转(从动)由布置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图I 中示出的左侧方向)的压纸辊5的旋转驱动,因而从卷绕部2a中拉出纸2。纸保持轴4相当于纸保持部。压纸辊5由装配有步进电机12a (参考图2)、齿轮和输送带的第一旋转驱动部12 (参考图2)的旋转驱动。压纸辊5与热敏头9a相对地布置。在压纸辊5上,纸2的拉出部 2b被热敏头9a挤压,弹性部件对该热敏头施加力。通过上述结构,纸2的拉出部2b被压纸辊5和热敏头9a夹住。而且,由第一旋转驱动部12驱动的压纸辊5拉出由纸保持轴4保持的纸2且然后输送被拉出的纸。压纸辊5相当于输送部。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压纸辊 5、第一旋转驱动部12以及电机控制器(未不出)一起构成输送部。墨带6的辊部(带辊)6a布置在墨带6的供给轴7上。卷绕轴8由装配有电机15a (参考图2)、齿轮和输送带的第二旋转驱动部15 (参考图2)的旋转驱动。通过卷绕轴8的旋转,墨带6盘绕在卷绕轴8上,且因此从辊部6a中拉出。墨带6与纸2 —起被夹在热敏头9a和压纸棍5之间。可移动块20具有用于支撑可移动块的其他部件的底座部件22。头块9和辊块10 安装在底座部件22上。头块9具有热敏头9a和用于支撑热敏头9a的骨架部件(skeleton member) 23。另一方面,辊块10具有导向辊10a、缓冲部24和用于支撑导向辊IOa和缓冲部24的骨架部件25。骨架部件23和25由例如金属片结构组成。热敏头9a与压纸辊5平行地布置在压纸辊5上方。在由压纸辊5拉出的纸2上打印的热敏头9a相当于打印部。设计成能够接触或离开压纸棍5的热敏头9a通过弹性部件对压纸辊5施加力。受到弹性部件的力的热敏头9a将位于热敏头9a和压纸辊5之间纸 2压在压纸辊5上。热敏头9a装配有布置成一行的多个加热元件,其中这些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印机,包括:纸保持部,构造成保持卷成卷的纸;输送部,构造成从所述纸保持部拉出所述纸并输送所述纸;打印部,构造成在由所述输送部拉出的纸上打印;以及缓冲部,布置在所述纸保持部的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且布置在所述输送部的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在所述纸的与所述纸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具有一对弹性支撑部和抵接所述纸的纸表面的抵接部件,所述一对弹性支撑部与所述抵接部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连接并将所述抵接部件弹性地挤压在所述纸的纸表面上,其中所述一对弹性支撑部以使得每个所述弹性支撑部能单独起作用的方式与所述抵接部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05 JP 2011-1930011.一种打印机,包括 纸保持部,构造成保持卷成卷的纸; 输送部,构造成从所述纸保持部拉出所述纸并输送所述纸; 打印部,构造成在由所述输送部拉出的纸上打印;以及 缓冲部,布置在所述纸保持部的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且布置在所述输送部的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在所述纸的与所述纸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具有一对弹性支撑部和抵接所述纸的纸表面的抵接部件,所述一对弹性支撑部与所述抵接部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连接并将所述抵接部件弹性地挤压在所述纸的纸表面上,其中所述一对弹性支撑部以使得每个所述弹性支撑部能单独起作用的方式与所述抵接部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土屋元人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