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打印介质的搬运装置及打印装置。打印介质的搬运装置(40)具备牵引器(44)、搬运辊(55)、离合机构(83)。牵引器(44)与排列形成在用纸上的卡合孔依次卡合而将打印介质沿着规定的搬运方向(X)搬运。搬运辊(55)配置在搬运方向(X)上的牵引器(44)的下游侧,且表面形成有无机粒子分散而成的摩擦层(59)。离合机构(83)夹设在搬运电动机(72)与牵引器(44)之间,在规定的条件下将从搬运电动机(72)向牵引器(44)的驱动力的传递的至少一部分隔断。由此,能够实现打印介质的高精度搬运,并防止过度的张力引起的打印介质的破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折叠式用纸等带有定位孔(卡合孔)的打印介质进行搬运的搬运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打印装置。
技术介绍
这种搬运装置具备与排列形成在打印介质上的卡合孔依次卡合而将打印介质向规定的搬运方向搬运的牵引器;设置在打印装置的打印头的附近的搬运辊。牵引器和搬运辊通过轮列或带等驱动力传递机构而结合,通过同步地进行驱动控制而将打印介质每次搬运规定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另外,为了使折叠式用纸等打印介质从折叠的状态展开便于搬运,而使牵引器与 搬运辊的搬运速度不同,从而对打印介质施加张力来除去松弛和弯折。具体而言,使搬运辊的搬运速度大于牵引器的搬运速度。牵引器由于卡合于卡合孔,因此比搬运辊对打印介质的保持力更强,从而搬运辊相对于打印介质产生滑动并同时施加张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9-11957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4-159956号公报为了满足对高品质的打印的要求,而要求高精度地控制搬运辊产生的搬运量。为了实现高精度的搬运控制,而需要提高搬运辊的表面摩擦系数来减少其与打印介质之间产生的滑动。然而,在如上述那样牵引器与搬运辊通过驱动力传递机构而结合的结构中,当过度抑制搬运辊的滑动时,打印介质的状态或牵引器的搬运精度引起的搬运误差无法由搬运辊吸收而是蓄积,从而存在无法满足高精度搬运要求的问题。而且在将牵引器从正转向反转切换时会对打印介质施加过度的张力,有时会使打印介质在牵引器卡合的卡合孔的部分发生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打印介质的高精度搬运,且防止过度的张力引起的打印介质的破损的打印介质的搬运装置、及具备该搬运装置的打印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列举的各种形态。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形态是打印介质的搬运装置,具备第一搬运机构,其与排列形成在打印介质上的卡合孔依次卡合而将所述打印介质沿着规定的搬运方向搬运;第二搬运机构,其配置在所述搬运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搬运机构的下游侧,且在表面形成有无机粒子分散而成的摩擦层;驱动源,其驱动所述第一搬运机构及所述第二搬运机构;离合机构,其夹设在所述驱动源与所述第一搬运机构之间,在规定的条件下将从所述驱动源向所述第一搬运机构的驱动力的传递的至少一部分隔断。表面分散有无机粒子的摩擦层具有非常高的摩擦系数,从而能够相对于打印介质几乎不会产生滑动地以高精度进行搬运。另一方面,由于在规定的条件下将从驱动源向第一搬运机构的驱动力的传递隔断,因此能够使第一搬运机构从动于第二搬运机构的动作。在所述搬运装置中,所述离合机构在规定值以上的转矩作用于所述第一搬运机构时将所述驱动力的传递隔断。根据这种结构,在向打印介质施加了过度的张力时能够将向第一搬运机构的驱动力传递隔断。这种情况下,所述规定值根据作用在位于所述第二搬运机构与所述第一搬运机构之间的所述打印介质上的张力、及所述打印介质的强度来决定。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施加打印介质不会破损的程度的适度的张力。在所述搬运装置还具备向所述第一搬运机构和所述第二搬运机构这双方传递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的传递机构时,能够通过单一的驱动源同步地驱动控制第一搬运机构和第二搬运机构。 在所述无机粒子包含具有高硬度的氧化铝粒子时,能够长期维持高摩擦系数。在所述第二搬运机构对所述打印介质的搬运速度设定得大于所述第一搬运机构对所述打印介质的搬运速度时,能够适当地除去打印介质的松弛和弯折。所述搬运装置还具备检测所述第一搬运机构对所述打印介质的搬运量的第一传感器和检测所述第二搬运机构对所述打印介质的搬运量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检测精度设定得高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检测精度。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提高第二搬运机构对打印介质的搬运精度。所述打印介质的打印装置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在规定的条件下将从所述驱动源向所述第一搬运机构的驱动力的传递隔断,由此使所述第一搬运机构从动于所述第二搬运机构。在将所述打印介质向所述搬运方向的上游侧进行反向搬运时,所述第一搬运机构以比所述第二搬运机构快的速度搬运所述打印介质。由此,能够适当地除去打印介质的挠曲或弯折。所述打印介质的搬运装置的所述第一搬运机构是牵引器,所述第二搬运机构是搬运辊。在所述打印介质是折叠式用纸时,能够进行长时间的连续打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形态是打印装置,具备牵引器,其与打印介质的定位孔卡合而将所述打印介质沿着搬运路搬运;搬运辊,其配置在所述搬运路上的所述牵引器的下游侧,并将所述打印介质沿着所述搬运路搬运;喷墨头,其配置在所述搬运路上的所述搬运辊的下游侦牝并对所述打印介质进行打印;驱动源,其驱动所述牵引器;离合器,其设置在所述牵引器与所述驱动源之间。在所述打印装置中,所述离合器在规定值以上的转矩作用于所述牵引器时将所述驱动力的传递隔断。根据这种结构,在向打印介质施加了过度的张力时能够将向牵引器的驱动力传递隔断。这种情况下,所述规定值根据作用在位于所述搬运辊与所述牵引器之间的所述打印介质上的张力、及所述打印介质的强度来决定。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施加打印介质不会破损的程度的适度的张力。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示意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I的喷墨打印机具备的搬运装置中的动力传递机构的一部分的示意侧视图。图3是表示图I的喷墨打印机具备的搬运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俯视图。图4是表示在图I的喷墨打印机中使用的打印介质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使用的各附图中,为了将各构件形成为可识别的尺寸而适当变更了比例尺。而且,各图中的箭头X表示打印介质的搬运方向,箭头Y表示打印介质的宽度方向,箭头Z表示与X方向及Y方向正交的方向。图I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作为打印装置的一例的喷墨打印机100。喷墨打印机100将作为打印介质的用纸R从设置在框体10的后侧的供给口 15进行供纸,在打印部25对用纸R执行打印,并从设置在框体10的前侧的排出口 14进行排纸。打印部25具备打印头26、滑架28、滑架搬运机构30。打印头26具有向用纸R喷出墨滴的多个喷嘴27。以喷嘴27面向图I中的Z方向下方、即面向用纸R侧的状态将打印头26搭载于滑架28。滑架28由沿着用纸宽度方向(Y方向参照图3)延伸的滑架轴29支承为能够移动,且在滑架搬运机构30的作用下沿着Y方向往复移动。滑架搬运机构30具备滑架电动机32和由滑架电动机32驱动的同步带33。滑架28固定在同步带33上,对应于滑架电动机32的动作而沿着Y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喷墨打印机100具备对用纸R进行搬运的搬运装置40。搬运装置40具备搬运路41、第一搬运机构43、第二搬运机构53、第三搬运机构63、动力传递机构70 (参照图2)。搬运路41以供给口 15为起点,经由打印部25的打印头26进行的打印位置A,并以排出口 14为终点而沿着图I中的X方向延伸。并且,沿着搬运路41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配置有第一搬运机构43、第二搬运机构53、打印部25及第三搬运机构63。第一搬运机构43设置在供给口 15的附近,且具备一对牵引器44。各牵引器44具备牵引销45、牵引带46、驱动链轮47、从动链轮48。牵引销45是能够插入到用纸R的定位孔(卡合孔)Ql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印介质的搬运装置,具备:第一搬运机构,其与排列形成在打印介质上的卡合孔依次卡合而将所述打印介质沿着规定的搬运方向搬运;第二搬运机构,其配置在所述搬运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搬运机构的下游侧,且在表面形成有无机粒子分散而成的摩擦层;驱动源,其驱动所述第一搬运机构及所述第二搬运机构;离合机构,其夹设在所述驱动源与所述第一搬运机构之间,在规定的条件下将从所述驱动源向所述第一搬运机构的驱动力的传递的至少一部分隔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虾名浩一,白川智久,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