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瑞钦专利>正文

曲线锯机锯片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4649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曲线锯机锯片调整装置,为一般用于曲线锯机支臂末端锯片锁放之调整装置,配合将支臂中间以轴杆定位转动,藉由杠杆相对反向调整之方式,于支臂锯片安装之另一端,以一长螺杆贯穿相连两相对安装之支臂端头,并于两支臂间内侧预先置入一弹簧做张开定位,而使贯穿之螺杆,藉由伸出一端所配装之旋钮,予以做旋紧或放松操作,相对使支杆对锯片作放松或锁紧之相反方向控制。(*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关于一种曲线锯机锯片调整装置,配合一般曲线锯机两相对支臂之装设,使其藉由中间固定转动为支点,一端装设锯片,而于另一端则配合以一长螺杆贯穿,再配合于两支臂内侧以一弹簧相连接,藉以保持一定间距,而恰使所设之螺杆于做相对杠杆反向调整锯片松紧时,不会有锁紧过度使锯片断裂之危险。曲线锯机其因所占空间极小,且于使用上在锯切曲线上又具有使用操作简便容易、安全之诸多优点,故于曲线制作上广为人们所普遍使用,而其于整体结构上大致相同,又其于操作上亦多采自动化操作控制,故其主要依赖人工操作者,除于启动操作外,应是以锯片之安装为主要工作,而以一般所见之锯片调整装置,大都如图4、5所示,其锯片(6)之装置调整,配合以夹头杆(4)上下分别固定锯片(6)两端,而将夹头杆(4)另一端制作成一弯头状,并设一轴孔供与支臂(41)端头下方,依臂杆两侧所设轴孔,由支臂(41)端配合夹头杆(4),以一具中段偏心轴杆(43)相锁接,而由相接轴杆(43)之上方,由支臂(41)外以一螺栓(42)锁入,藉由一旋臂(44)操作旋紧偏心杆体后,使螺栓(42)恰抵住偏心部位令锯片(6)拉紧定位,以此种调整定位之结构设计,于实际操作上确实具有方便简易之特性,然而很明显的以此一装置结构,当于曲线锯机使用时,依马达高速,旋转连动时,加上锯切时所受之切削阻力所影响,其所能锁定之稳固性实很令人感到怀疑,其所造成之锯片(6)松动情形,严重影响操作使用之安全,尤其仅以偏心之卡定操作,常仅凭操作者之手感,其锁定之安全与稳定性,实在令人堪虑,而如何设计开发一组简易操作又能稳固锁定之锯片调整结构,一直是人们所积极研究探讨的。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藉由杠杆相反方向之简易调整,适当的锁紧锯片,而于放松时,又能依内装之弹簧相扣住两支臂,使锯片不会太松而轻易掉出,以致发生使用危险。本专利技术者为一工具机行业人员,积多年来之制作设计经验,深知曲线锯机于锯片调整锁定结构上所具之使用上之不安全点,乃积极研究开发设计,终能在经多次改良修正后,开发出本技术之曲线锯机锯片调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曲线锯机锯片调整装置,包括有U形相对接组装之外壳,壳体内配装两相互作动固定锯片之支臂,及装于两支臂伸出端之锯片等构件,其特征在于,两支臂偏于中段设装一向两侧外伸之中轴,于外壳中间内部亦设有供组装的轴套之轴孔座,予以组装定位,而于支臂位于壳体内侧一端,组装臂杆外侧开设一V形口,口下侧方钻留一圆孔,供组装一弹簧,而配合于两V形口各以一V形枕组装,并以一长螺杆予以贯穿相螺接,再于伸出壳体外侧之螺杆端套装一旋钮,旋转旋钮作支臂张合之调整,调整锯片松紧。兹为使 贵审查员方便审查,并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之结构特征及实用性,谨佐以附图配合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系本技术之立体系统分解图。图2系本技术之夹放动作示意图。图3系本技术之外观立体图。图4现有的调整装置剖视图(放松时)。图5现有的调整装置剖视图(夹紧时)。本技术之曲线锯机锯片调整装置,请参阅图1、3所示,其与一般之曲线锯机之造型外观大同小异,系由二个U形之外壳(1)(2)相互对接组成,藉由U形壳内凹之设计,且于U形两直边中段适当高度,各设有一套装有凸字形状之轴套(154)(141),并于U形底边面之一侧,配合于相互对接之外壳(1)(2)上各设有一相互对称之半圆孔(111)(22)相互组合成一圆孔状,另分设若干个类似轴孔座(24),用螺栓(23)组装上、下支臂(12)(121)后予以锁固,其中上支臂(12)系呈一长杆状,于适当比例之中段处设较粗大之向两侧外伸出之中轴(13),而在较长一端之端头(31)配合一垫片(33),组装一端头片(32),该端头片(32)具有卡合锯片(3)两端所设之十字端头(30)之定位锁固凹槽(图上未明显显示),以螺栓(34)锁固于端头(31)上,而于支臂(12)之另一较短端臂面上开具一V形口,供配装一V形枕(15),而于V形尖底侧方留一小圆孔(171),恰可供连接两支臂(12)(121)间之弹簧(17)插装,而于端面中内开设一道导槽(161),垂直开到V形口底,下支臂(121)之外形结构设计,大致与上支臂(12)相同,一端设端头片(32)固定锯片(3)之另一端,而在中轴(131)之另一端亦设有相同之V形口配合安装一V形枕(151)之另一端亦设有相同之V形口配合安装一V形枕(151)及穿装弹簧(17)之小圆孔(171)、导槽(161),配合以一较长之螺杆(16)穿过卡于V形口内之V形枕(151)一直穿过上支臂(12),再于支臂(12)外侧穿装一V形枕(15)卡合住端头外之V形口,并于上下支臂(12)(121)螺杆(16)之外侧均以一挡片(18)(181)分别予以锁抵,防止螺杆(16)掉出,将组装好之支臂组合,使螺杆(16)由一侧组合圆孔伸出,并配装一旋钮(19),使其方便地转动调整,藉由中段定位轴,使形成一种杠杆之动作,由一边作旋紧压缩,令锯片(3)一端则转换成一种拉紧之调整状态。配合参阅图2所示,可明显观察出本技术的工作情况,当螺杆(16)外侧所设之旋钮(19),钮紧向内压缩一端,令两支臂(12)(121)之杆端藉由螺杆(16)上所设之螺纹旋紧,相对使两边之V形枕(15)(151)相互抵紧臂杆面之V形口端之锯片(3)固定上,必然形成两端向外扩张直接夹紧固定锯片(3),而以此种旋钮(19)做转动调整之方式,在调整上属微量之旋紧设计操作,于自然使用之锯片(3)夹紧操作,显然更符合实际操作需要,亦方能有效提供一真正实用之锯片固定调整,实为一符合实用特性之调整装置。综上所述,本技术之曲线锯机锯片调整装置,其虽不尽然是一高技术层次之专利技术,然就其所于锯片调整之操作上,确实具有其微量适度调整锁定,使用安全操作简易之实用特性,就其所具改善使用锁定安全及适度之调整实用性,实已完全符合技术专利申请要件,故依法提出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曲线锯机锯片调整装置,包括有U形相对接组装之外壳,壳体内配装两相互作动固定锯片之支臂,及装于两支臂伸出端之锯片等构件,其特征在于,两支臂偏于中段设装一向两侧外伸之中轴,于外壳中间内部亦设有供组装的轴套之轴孔座,予以组装定位,而于支臂位于壳体内侧一侧,组装臂杆外侧开设一V形口,口下侧方钻留一圆孔,供组装一弹簧,而配合于两V形口各以一V形枕组装,并以一长螺杆予以贯穿相螺接,再于伸出壳体外侧之螺杆端套装一旋锯,旋转旋钮作支臂张合之调整,调整锯片松紧。专利摘要本技术关于一种曲线锯机锯片调整装置,为一般用于曲线锯机支臂末端锯片锁放之调整装置,配合将支臂中间以轴杆定位转动,藉由杠杆相对反向调整之方式,于支臂锯片安装之另一端,以一长螺杆贯穿相连两相对安装之支臂端头,并于两支臂间内侧预先置入一弹簧做张开定位,而使贯穿之螺杆,藉由伸出一端所配装之旋钮,予以做旋紧或放松操作,相对使支杆对锯片作放松或锁紧之相反方向控制。文档编号B23D51/00GK2076891SQ9020976公开日1991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1990年7月2日 优先权日1990年7月2日专利技术者陈瑞钦 申请人:陈瑞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曲线锯机锯片调整装置,包括有U形相对接组装之外壳,壳体内配装两相互作动固定锯片之支臂,及装于两支臂伸出端之锯片等构件,其特征在于,两支臂偏于中段设装一向两侧外伸之中轴,于外壳中间内部亦设有供组装的轴套之轴孔座,予以组装定位,而于支臂位于壳体内侧一侧,组装臂杆外侧开设一V形口,口下侧方钻留一圆孔,供组装一弹簧,而配合于两V形口各以一V形枕组装,并以一长螺杆予以贯穿相螺接,再于伸出壳体外侧之螺杆端套装一旋锯,旋转旋钮作支臂张合之调整,调整锯片松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钦
申请(专利权)人:陈瑞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