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471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它是以白术、当归、白芍、党参、橘皮和地肤子等10多味中草药为原料。具有益气养血,祛风止痒的功效。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是一种治疗荨麻疹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药汤剂。属于中药领域。
技术介绍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本病较常见,约15%-25%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风疹、赤疹、白疹、白游风、风丹等。俗称鬼风疙瘩、风疹块、风包等。如《证治准绳·风门》中说“夫邪客热在于皮肤,遇风寒所伤则起瘾疹,热多则色赤,风多则色白,甚者痒痛,搔之则成疮。”又如《外科大成·瘾疹》“瘾疹者,声小粒魇于皮肤之中,憎寒发热遍身瘙痒。经方劳汗当风,乃痤痱。热微色赤,热甚色黑。由痰热在肺,治宜清肺降痰解表。” 荨麻疹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水肿性风团。风团颜色可呈鲜红色、淡红色、苍白色或皮肤色,形态可呈圆形、椭圆形、环形或不规则形。风团可在数分钟内突然发生,可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消失,不留任何痕迹,可此起彼复,反复发作。其临床特征为迅速发生与消退,退后无痕迹,伴有剧痒。严重患者可伴有头痛、头晕、关节痛、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胸闷、心慌、声音撕哑、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喉头水肿、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临床根据病程长短,一般把起病急,病程在三个月以内者称为急性荨麻疹,其发病急骤、风团数目较多,多伴有全身症状;风团反复发作超过三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其风团时多时少,但多数风团较少,全身症状较轻。荨麻疹常见的病因有①食物如鱼、虾、蟹、鸡蛋或牛奶等。②药物青霉素、痢特灵、血清、疫苗等。③感染扁桃体炎、病毒性肝炎、肠道寄生虫等。④动物及植物因素如吸入动物的皮屑、羽毛或花粉等。⑤物理及化学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⑥内脏和全身疾病及情绪紧张均可诱发本病。荨麻疹除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以外还有特殊类型荨麻疹,(I)蛋白胨性荨麻疹(急性蛋白过敏性荨麻疹)。(2)寒冷性荨麻疹又分为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和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3)热性荨麻疹。(4)胆碱能性荨麻疹。(5)日光性荨麻疹。(6)压迫性荨麻疹。(7)水源性荨麻疹。(8)血清病性荨麻疹。(9)自身免疫性黄体酮性荨麻疹。(10)血管性水肿(巨大性荨麻疹)。(11)人工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经数日或数周消退,原因较易追查,祛除病因后迅速消退。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常年不愈。病因复杂难以查明,给患者生活、精神上带来很大痛苦与不便。当其急性发作时症状严重,可致窒息休克,危及生命。因此,有关预防减少慢性荨麻疹复发的问题是目前临床治疗方面的难点。中医治疗急性荨麻疹单用中药治疗即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临床辨证以实证、热证为主,常见证有风热、血热生风、肠胃湿热等证型,风邪是最主要外因,治疗以疏风止痒为主;分别配以辛凉解表、清热凉血、清热通腑导滞之药。慢性荨麻疹中医辨证以虚证、瘀证为多。常见的证型有脾虚受寒,卫外不固;气血亏虚;肝肾阴亏,虚风内生;气滞血瘀;冲任失调等。治疗分别以健脾益气,散寒固表;益气养血,疏风止痒;调补肝肾,养血熄风;活血化瘀^祛风止库;调摄冲任为法。西医认为荨麻疹要预防其复发,首先当发现明确其病因,加以去除。但临床上往往病因难以发现。故目前西医治疗大多是对症治疗。传统的抗组胺药有较强的中枢抑制能力易产生嗜睡等副作用,而新一代的抗组胺药如阿司咪唑、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一般都不具有嗜睡等副作用,其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较差。这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及减少其复发率来说,疗效往往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白术I. 5 6份生地I. O 4份获茶I. O 4份 当归I. 5 6份北沙参I. O 4份柴胡I. O 4份 白芍I. 5 6份白鲜皮I. O 4份橘皮O. I 2份 党参I. O 4份地肤子O. I 2份防风O. I 2份 本专利技术的优选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白术2. 5 3. 5份生地I. 5 2. 5份茯苓I. 5 2. 5份 当归2. 5 3. 5份北沙参I. 5 2. 5份柴胡I. 5 2. 5份 白芍2. 5 3. 5份白鲜皮I. 5 2. 5份橘皮O. 5 I. 5份 党参I. 5 2. 5份地肤子O. 5 I. 5份防风O. 5 I. 5份 本专利技术的最佳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白术3份生地2份茯苓2份 当归3份北沙参2份柴胡2份 白芍3份白鲜皮2份橘皮I份 党参2份地肤子I份防风I份 本专利技术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白术药性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可治疗脾气虚弱之乏力,食少腹胀,泄泻,便秘,水饮内停之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寒湿痹,身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945页)。当归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通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553页)。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抗菌、升血小板的功效。可治疗胁肋疼痛、泻痢腹痛、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头痛眩晕、四肢挛痛、血虚萎黄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432页)。党参性味甘、平。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可治疗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并配伍治骨肉瘤、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等恶性肿瘤、脱肛、子宫脱垂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1页)。生地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可治疗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514页)。北沙参药性甘,凉。归肺、胃经。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可治疗肺燥 干咳,虚劳嗽血,胃阴不足,津伤口干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903页)。白鲜皮性味苦、寒。归脾、胃、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功效。可治疗 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等。(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第83页化学工业出版社)。茯苓性味甘、平、淡。归心、肺、脾、肾经。具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脑悸、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遗精、淋浊、脾虚、停饮不食、脘闷、三阴疟疾、发热不愈、止虚亡阳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898页)。柴胡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效。可治疗寒热往来、胸满胁痛、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痢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白术1.5~6份????生地1.0~4份????茯苓1.0~4份当归1.5~6份????北沙参1.0~4份????柴胡1.0~4份白芍1.5~6份????白鲜皮1.0~4份????橘皮0.1~2份党参1.0~4份????地肤子0.1~2份????防风0.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 白术I. 5 6份生地I. O 4份获茶I. O 4份当归I. 5 6份北沙参I. O 4份柴胡I. O 4份白芍I. 5 6份白鲜皮I. O 4份橘皮O. I 2份党参I. O 4份地肤子O. I 2份防风O. I 2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其中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 白术2. 5 3. 5份生地I. 5 2. 5份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兆楷习温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汉河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