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泰山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中药复方洗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04797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1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中药复方洗剂,它是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皂角刺、苦参、夜交藤、地肤子、白蒺藜、白藓皮、荆芥穗、防风作为主要原料,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并根据常规制剂工艺制备成的中药洗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邪、利湿止痒的功效,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具有无痛苦、易接受、疗程短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中药复方洗剂
技术介绍
丘疹性荨麻疹又称荨麻疹性苔藓、急性单纯性痒疹,是一种好发于婴儿及儿童的过敏性皮肤病,具有发病率高、瘙痒剧烈、容易复发的特点。皮损常表现为圆形或梭形之风疹块样损害,顶端可有针头至绿豆大小之水疱,散在或成簇分布。多数发病与蚊虫、蚤虱等叮咬有关,患者被叮咬后动物唾液蛋白及其他虫体蛋白引起人体发生过敏反应,从而出现瘙痒、风团、水疱等症状。本病发病高峰与昆虫最活跃的时间一致,均在夏季,加之儿童皮肤较嫩,敏感性较高,叮咬后往往出现较强过敏反应,常常影响患儿睡眠、学习和生活,过度搔抓时可继发感染,西医治疗以抗组胺药、钙剂、糖皮质激素为主,但治疗效果欠佳。专利技术人经过实践发现了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中药复方洗剂,疗程短,副作用小,临床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使用周期短、副作用小的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中药复方洗剂。本专利技术采用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皂角刺、苦参、夜交藤、地肤子、白蒺藜、白藓皮、荆芥穗、防风,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制备本专利技术中药复方洗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10-20份、野菊花6-15份、蒲公英6-15份、紫花地丁6-15份、紫背天葵6-15份、皂角刺10-20份、苦参15-30份、夜交藤10-20份、地肤子15-30份、白蒺藜10-20份、白藓皮10-20份、荆芥穗6-15份、防风6-15份。本专利技术中药复方洗剂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金银花15份、野菊花10份、蒲公英10份、紫花地丁 10份、紫背天葵10份、皂角刺15份、苦参20份、夜交藤15份、地肤子20份、白蒺藜15份、白藓皮15份、荆芥穗1份、防风1份。所述的中药复方洗剂的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添加原料重量10倍的水,浸泡30min,用武火煎煮开锅,改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煎煮20分钟。所述的中药复方洗剂的使用方法,是将煎煮液倒入盆内凉至35-40°C,用医用纱布浸药液擦洗患者皮损部位及皮损周围5cm范围,每部位反复擦洗10次,注意不要太用力。每日擦洗2-3次,第2-3次擦洗前重复上述药物煎煮过程。每日一剂。用药期间患者应忌食海鲜鱼腥、葱蒜辛辣等食物。所述的中药复方洗剂对于丘疹性荨麻疹治疗效果显著,并且具有无痛苦、易接受、疗程短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中药复方洗剂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为: 金银花,性味:甘,寒。归经:归肺、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野菊花,性味:苦、辛,微寒。归经:归肺、肝、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散痈肿,清肝平肝。主治:用于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肝热目赤,肝阳上亢。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归经: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散散结,清热利湿。主治:用于疮痈肿毒,热淋涩痛,湿热黄疸。紫花地丁,性味:苦、辛,寒。归经:归心、肝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用于疮痈肿毒,毒蛇咬伤。紫背天葵,性味:甘、苦,寒。归经:归脾、小肠、膀胱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主治:用于痈肿,瘰疬,疔疮,淋浊,带下,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皂角刺,性味:辛,温。归经:归肺、肝经。功效:消肿排脓,祛风杀虫。主治:用于痈疽初起,脓成不溃,疥癣麻风。苦参,性味:苦,寒。归经: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治:用于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夜交藤,性味:甘、微苦,平。归经:归心、肝经。功效: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主治:用于失眠,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地肤子,性味:苦、寒。归经:归膀胱经。功效:清热利湿止痒。主治:用于皮肤风疹、湿疹、周身瘙痒。白蒺藜,性味:苦、辛,平。归经:归肝经。功效:平肝解郁,祛风明目。主治:用于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白藓皮,性味:苦,寒。归经:归脾、胃、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主治: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荆芥穗,性味:辛,微温。归经:归肺、肝经。功效:祛风解表,止痒,透疹。主治:用于外感表证,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防风,性味:辛,甘,微温。归经:归肺、肝、脾经。功效:发表散风,祛风湿,止痛、止痉。主治: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组方分析:专利技术人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是湿热毒邪蕴于肌肤,复感风邪,两邪相搏而致皮肤红肿瘙痒,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疏风散邪、利湿止痒为主。本专利技术中的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三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主要用于治疗丘疹性荨麻疹之病本,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基本治则,轻祛风止痒而重清热利湿,也是本专利技术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独到之处,共为君药;荆芥穗、防风、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四药合用祛风止痒、清热解毒,治标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君药的治本之力,是为“标本兼治”之意,共为臣药;苦参、地肤子、白藓皮、皂角刺、夜交藤、白蒺藜,六药合用祛风止痒、清热解毒除湿,可增强君臣药的清热除湿、祛风止痒功效,共为佐使药。以上13味中药的配合,起到清热解毒、祛风散邪、利湿止痒的作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复方洗剂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邪、利湿止痒等功效,立足于治病求本、标本兼治,实现治标与治本兼顾,具有疗程短,疗效好,无痛苦,易接受,治疗效果显著的特点。临床典型病例:临床病例1:李某,男,3岁,双肩及双上肢出现红色丘疹伴瘙痒I周。I周前因蚊虫叮咬双肩及双上肢出现红色丘疹,周围有纺锤形红晕,瘙痒剧烈,挠抓后形成风团,影响正常玩耍及睡眠,服用抗组织胺药并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停药后易复发。检查:双肩及双上肢可见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红色风团样丘疹,部分丘疹上有小水疱抓破后有渗液、结痂。诊断为丘疹性荨麻疹。用本专利技术药物外洗双肩及双上肢,每日2次,3天后症状消失,继续擦洗3天以巩固疗效。一周后复诊,皮疹基本结痂,部分已消退,症状未再发作。临床病例2:张某,女,6岁,全身皮肤出现散在红色丘疹I月。症见全身散在绿豆至花生米大小梭形风团样的丘疹,部分丘疹上有米粒大小的水疱,腰部及踝周尤甚,瘙痒剧烈,伴灼热感。诊断为丘疹性荨麻疹。用本专利技术药物行全身外洗,每日2次,I周后皮疹大部分消退,瘙痒减轻,继续外洗I周。两周后复诊,皮疹大部分已结痂消退,停药后随访3个月未复发。临床病例3:胡某,男,11岁,腰部散发淡红色梭形风团样丘疹3周。症见腰部散发风团样丘疹,绿豆至黄豆大小,部分顶端有小水疱,瘙痒剧烈,周围有抓痕。诊断为丘疹性荨麻疹。用本专利技术药物行腰部擦洗,每日2次,I周后皮疹大部分消退,瘙痒明显减轻,继续腰部擦洗。I周后复诊已基本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对本专利技术没有限制。实施例1,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中药复方洗剂,是由金银花15g、野菊花10g、蒲公英10g、紫花地丁 10g、紫背天葵10g、皂角刺15g、苦参20g、夜交藤15g、地肤子20g、白蒺藜15g、白藓皮15g、荆芥穗10g、防风1g制成。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中药复方洗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金银花10‑20份、野菊花6‑15份、蒲公英6‑15份、紫花地丁6‑15份、紫背天葵6‑15份、皂角刺10‑20份、苦参15‑30份、夜交藤10‑20份、地肤子15‑30份、白蒺藜10‑20份、白藓皮10‑20份、荆芥穗6‑15份、防风6‑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信杰
申请(专利权)人:泰山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