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外用搽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外用药品及制备技术,外用搽剂由半枝莲、土槿皮、青黛、川乌、草乌、水杨酸、水杨酸甲酯、樟脑、薄荷冰、甘油、65%乙醇组成,通过中药粉碎、65%乙醇回流提取制备而成,本剂可人、畜通用,具有止痒、干燥、软化收敛、杀菌消炎、祛腐生肌作用,疗效高,复发率低,久用不产生耐药性,皮肤无色素沉着,同时避免使用化药所带给肌体的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主要涉及一种人、畜通用的用于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外用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浅部真菌感染病分为浅表真菌病、皮肤真菌病。人患病包括花斑癣、掌黑癣、毛结节菌病、足癣(俗称“脚气”)、手癣、体癣、股癣、甲癣以及头癣等各类癣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发病率高。牲畜也易多发真菌感染,如猫癣、狗癣、牛脱毛癣、钱癣、秃毛癣等。一般治疗采用类固醇类药物、激素类药物、抗真菌类药物治疗。但上述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均带有一定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如类固醇类药物会降低免疫抗病的反应且不具杀菌的功能;激素类产品治疗,虽然见效快,但是治疗不彻底,使用的时间长还会引起耐药性;口服抗真菌药要经过肝肾的代谢,对肝肾功能的伤害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用搽剂,通过高效透皮促进剂增加药物的穿透性,提高药物的透皮速率,将复方中药经提取的杀菌成分组合快速送入皮肤浅表层内,从而达到内外结合迅速、彻底杀灭真菌、治愈病症、安全、无毒、起效快、疗效高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外用搽剂,由如下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半枝莲5-100g、土槿皮5-100g、青黛5-100g、川乌5_100g、草乌5_100g、水杨酸10_100g、水杨酸甲酷 5_50ml、棒脑 5_50g、薄荷冰 5_30g、甘油 5-501111^65% 乙醇至 1000ml。用于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外用搽剂制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半枝莲、土槿皮、青黛、川乌、草乌粉成粗粉,加入部分65%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收集滤液,加入水杨酸、甘油、水杨酸甲酯、樟脑、薄荷冰,搅拌溶解,加入65 %乙醇定容,搅匀,用G3漏斗抽滤,分装,即得。药方中青黛清热解毒,川乌、草乌镇痛止痒,杀虫抗病毒,土槿皮止痒杀虫且具有抗真菌作用,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薄荷冰止痒、消炎、止痛,上药共用在病变组织后具有止痒、干燥、软化收敛、杀菌消炎、祛腐生肌功能;水杨酸甲酯、水杨酸、樟脑、甘油共同构建了特有的透皮促进系统,软化角质层,促使表皮细胞间裂隙增大,从而降低皮肤对药物的阻滞作用,提高药物经皮穿透速率。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方剂中药材经乙醇回流提后均为有效成分,提高了药效,减少杂质干扰;方剂为复方中药组合利用了药物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疗效,再利用拮抗作用减少了不良反应和延迟、减少耐药性发生;特有的透皮促进系统既加快药物穿透皮肤的速度又不对皮肤形成严重刺激和损害;复方中药组合不仅对真菌有杀灭作用,对葡萄球菌、肠杆菌、链球菌、念珠球菌均有杀灭作用,可有避免真菌感染引起的继发性细菌感染。本专利技术疗效高,复发率低,久用不产生耐药性,皮肤无色素沉着,同时避免使用化药所带给肌体的不良反应。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举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I :称取如下原料备用半枝莲5g、土槿皮5g、青黛5g、川乌100g、草乌100g、水杨酸100g、水杨酸甲酯50ml、樟脑50g、薄荷冰30g、甘油5011^65%乙醇至1000ml。 将半枝莲、土槿皮、青黛、川乌、草乌粉成粗粉,加入部分65%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收集滤液,加入水杨酸、甘油、水杨酸甲酯、樟脑、薄荷冰,搅拌溶解,加入65 %乙醇定容,搅匀,用G3漏斗抽滤,分装,即得。实施例2 称取如下原料备用半枝莲100g、土槿皮100g、青黛100g、川乌5g、草乌5g、水杨酸10g、水杨酸甲酯5ml、樟脑5g、薄荷冰5g、甘油511^65%乙醇至1000ml。将半枝莲、土槿皮、青黛、川乌、草乌粉成粗粉,加入部分65%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收集滤液,加入水杨酸、甘油、水杨酸甲酯、樟脑、薄荷冰,搅拌溶解,加入65 %乙醇定容,搅匀,用G3漏斗抽滤,分装,即得。实施例3:称取如下原料备用半枝莲20g、土槿皮20g、青黛20g、川乌50g、草乌50g、水杨酸25g、水杨酸甲酯10ml、樟脑30g、薄荷冰10g、甘油2511^65%乙醇至1000ml。将半枝莲、土槿皮、青黛、川乌、草乌粉成粗粉,加入部分65%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收集滤液,加入水杨酸、甘油、水杨酸甲酯、樟脑、薄荷冰,搅拌溶解,加入65 %乙醇定容,搅匀,用G3漏斗抽滤,分装,即得。将用于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外用搽剂按实施例I小试生产I批,进行以下试验I、抗真菌试验I. I菌种和培养基沙氏培养基,白色念珠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须发毛癣菌均系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保存菌种。I. 2药物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外用搽剂;硝酸益康唑溶液。I. 3方法制备沙氏培养基并装入锥形瓶中,湿热灭菌。用无菌方法分别取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外用搽剂原液,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外用搽剂与灭菌生理盐水I : 5、1 10、I 20稀释液,硝酸益康唑溶液原液,硝酸益康唑溶液原液与灭菌生理盐水I : 5、1 : 10、I 20稀释液各Iml注入消毒的平皿内,每个剂量组10个平皿(平皿直径为10cm),然后倾入沙氏培养时接种五种皮肤癖菌(直径约0. 5mm的皮肤癖菌团)。保温(37°C )培养一周。观察菌落生长状态以及有无杂菌生长,测量菌落直径(_)并与对照皿比较。结果见表I表I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外用搽剂的抗真菌作用(X土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外用搽剂,其特征在于:该外用搽剂由如下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半枝莲5?100g、土槿皮5?100g、青黛5?100g、川乌5?100g草乌5?100g、水杨酸10?100g、水杨酸甲酯5?50ml、樟脑5?50g、薄荷冰5?30g、甘油5?50ml、65%乙醇至1000m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外用搽剂,其特征在于该外用搽剂由如下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半枝莲5-100g、土槿皮5-100g、青黛5-100g、川乌5-100g草乌5_100g、水杨酸10-100g、水杨酸甲酯 5_50ml、樟脑 5_50g、薄荷冰 5_30g、甘油 5-501111^651% 乙醇至 100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岳奎忠,徐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五牛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