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467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按重量比制成:黄芪25~32克、党参12~17克、当归13~17克、川芎14~16克、皂刺13~17克、赤芍14~17克、木香8~11克、木通9~12克、穿山甲7~11克、大黄9~11克、忍冬藤18~22克,本发明专利技术选取上述中药,充分利用各药物的特性,诸药相配,通筋活络,活血化瘀,消痰散结,治疗血栓性静脉炎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草药,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血栓性静脉炎多表现为血栓性浅静脉炎和深静脉血栓,其中以后者居多。此病多发病急剧,症见肢体肿胀、疼痛、发热、肤色暗红或伴有条索状物,实为湿邪滞留、淤血阻痹、脉络闭塞或血运不畅,寒湿淤阻脉道,郁久化热、湿热蕴蒸、浸淫血脉,脉络不通而发本病。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发生于下肢深静脉,临床比较常见,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常遗留下肢深静脉阻塞或静脉办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大多始发于腓肠肌静脉丛或骼静脉至股静脉段。血栓形成后,除少数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大部分扩展至整个肢体深静脉主干,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多演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长时间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质量,少数并发肺梗塞,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本病多发生于产后、外伤后和手术后。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欧美国家较高,我国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升高趋势。据文献报道,腓肠肌静脉丛以上的血栓形成、肺梗塞发生率高达50%,其中1/4可致命。深静脉血栓大多发生于各种手术中和术后早期,术后5-9天发病者占1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血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按重量比制成:黄芪????25~32克;????党参????12~17克;????当归????13~17克;川芎????14~16克;????皂刺????13~17克;????赤芍????14~17克;木香????8~11克;?????木通????9~12克;?????穿山甲??7~11克;大黄????9~11克;?????忍冬藤??18~22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按重量比制成 黄芪 25 32克; 党参 12 17克; 当归 13 17克; 川芎 14 16克; 皂刺 13 17克; 赤芍 14 17克; 木香 8 11克; 木通 9 12克; 穿山甲7 11克; 大黄 9 11克; 忍冬藤18 22克。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量比为 黄芪 30克; 党参 15克; 当归 16克; 川芎 15克; 皂刺 14克; 赤芍 16克; 木香 10克; 木通 11克; 穿山甲8克; 大黄 10克; 忍冬藤20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祥赵秀华闵翠
申请(专利权)人:青州市经济开发区卫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