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君华专利>正文

护理床绷带式悬浮装置及浴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44374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8:16
一种护理床绷带式悬浮装置,包括床架、床板、铺面,床板设于床架上,铺面设于床板上,其特征在于:在床架的两头外侧设有悬浮升降机构,在铺面上方设有绷带式绷床,绷带式绷床一头与悬浮升降机构相固定连接、另一头跨过悬浮升降机构通过调节机钩与挂钩机构相固定连接;一种与护理床绷带式悬浮装置相匹配的浴盆,其特征在于:为充气式浴盆,设于铺面与绷带式绷床之间。由于绷带式绷床设成经纬网格状,可通过悬浮升降机构将绷带式绷床升起,悬浮于护理床之上,通风透气,可有效防止褥疮的发生;绷带式绷床升起之后,下方可放置充气式浴盆,实现了患者能在护理床上洗浴,护理方便;由于绷带具有柔软性,因而也可应用于二折、三折式护理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理床绷带式悬浮装置及浴盆
技术介绍
常有些患者由于某种病因至使长期卧床不起,也有些患者由于治疗需要强迫卧位不许翻身,人体与床接触面的时间长,透气性差,易弓I发褥疮。中国专利CN201768101. 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预防褥疮护理床,其透气装置采用在床框下部设置有空气调节器,在上方侧框和下方通风管之间设置有横向排风管,横向排风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吹风口,达到透气的目的。中国专利CN2394616Y公开了一种褥疮防治床,其透气装置是将床面的主要承重部位以板块形式分为两组,利用升降机构控制两组床板交替升降,使之交替承受患者身体重量,同时在床面的两端安装轴流风机,达到透气的目的。另一方面,患者卧床不起,已有的护理床为了达到对其洗浴的目的,有的采用将患者移至类似网兜的织物,用轨道或搬运器械将其移到浴室进行洗浴,有的采用搬运器械将其移至浴室或在铺面上铺设防水胶板进行洗浴。综观现有护理床均未见设有结构合理,患者使用舒适,且能满足不需移动患者,达到对其洗浴目的,护理方便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透气、患者使用舒适、能在护理床上洗浴、护理方便的护理床绷带式悬浮装置,同时提供与护理床绷带式悬浮装置相匹配的浴盆。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护理床绷带式悬浮装置,包括床架、床板、铺面, 床板设于床架上,铺面设于床板上,其特征在于在床架的两头外侧设有悬浮升降机构,在铺面上方设有绷带式绷床,绷带式绷床一头与悬浮升降机构相固定连接、另一头跨过悬浮升降机构通过调节机钩与挂钩机构相固定连接。—种与护理床绷带式悬浮装置相匹配的浴盆,其特征在于为充气式浴盆,设于铺面与绷带式绷床之间。所述的悬浮升降机构包括床架、驱动装置、调节机构、升降杆、导向筒、导向杆、轴承、滑轨,升降杆两端设有轴承,轴承设于滑轨内,滑轨设于床架上,导向筒下端固设于床架上,导向杆下部设于导向筒内、上端固设于升降杆,驱动装置下端通过固定板与床架相连接、上端通过连接板与升降杆相连接。所述的悬浮升降机构可以是独立控制,也可以联动控制。所述的绷带式绷床用绷带设成经纬网格状,中部绷带为尼龙绷带,前后边沿绷带为钢绳,钢绳外设有软性套管,中央设有便口。所述的挂钩机构包括床架、床板、配重杆、挂钩、触板、导向管、顶杆、弹簧、连接杆, 连接杆通过两端的连接块与床架相连接,连接杆两端各设有一挂钩,挂钩上端与配重杆相适配,触板的一端固设于连接杆上、另一端与顶杆下端相适配,顶杆呈T字形、设于导向管内、上部设有弹簧、上端与床板相接触,导向管通过连接杆固设于床架上。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配重杆、螺母、连接条,连接条呈门形,上部与绷带的端头相连接,下部穿过配重杆上的通孔,通过其上、下的螺母与配重杆相固定连接,同时达到可调节绷带松紧的目的。所述的充气式浴盆包括浴盆底、浴盆墙、充气口、排水口,浴盆墙设于浴盆底的四周,为中空且相互连通,在其一角设有充气口,在浴盆底的一角设有排水口。所述的浴盆墙分为前后浴盆墙、两头浴盆墙,前后的浴盆墙比两头的浴盆墙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绷带式绷床用绷带设成经纬网格状,可通过悬浮升降机构将绷床升起,悬浮于护理床之上,结构合理、操作简便、通风透气,可有效防止褥疮的发生;同时,当绷带式绷床升起之后,下方可放置充气式浴盆,实现了患者能在护理床上洗浴,不需将患者移至浴室,护理方便,并且中部是用尼龙绷带制成易干,患者使用时舒适。(2)采用充气式浴盆,可方便于其架设,使用后也方便地折叠收起,不影响患者使用舒适感。(3)由于设置了调节机构,可方便地将绷带式绷带调节成松紧一致,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性。(4)由于设置了挂钩机构,可更加广泛应用于二折、三折式等护理床,即当床板升起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可将挂钩有效脱离配重杆,即使误操作悬浮升降机构,也不会造成绷床升起, 达到不影响使用效果的目的。(5)由于在绷带式绷床的中部设有便口,可与设有便门的护理床相匹配,而不影响使用效果。(6)由于设置了配重杆,当绷床放平于护理床铺面上时,可通过其重力作用,将绷床拉平,以避免其皱折造成患者不适。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不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节机钩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挂钩机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绷带式绷床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式浴盆主视示意图。图 7为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式浴盆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如图I、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护理床绷带式悬浮装置,包括床架3、床板20、铺面21、悬浮升降机构、调节机钩、挂钩机构,床板20设于床架 3上,铺面21设于床板20上,在床架3的两头设有悬浮升降机构,悬浮升降机构可以是独立控制,也可以联动控制,包括轴承I、导向杆4、升降杆5、滑轨8、驱动装置11、导向筒13,升降杆6两端设有轴承1,轴承I设于滑轨8内,滑轨8设于床架3上,导向筒13下端固设于床架3上,导向杆4下部设于导向筒13内、上端固设于升降杆6,驱动装置11下端通过固定板12与床架3相连接、上端通过连接板5与升降杆6相连接;在铺面21上方设有绷带式绷床,绷带式绷床用绷带7设成经纬网格状,中部绷带7A为尼龙绷带,前后边沿绷带7B为钢绳,钢绳外设有软性套管22,中央设有便口 17,一头与悬浮升降机构上的升降杆6相固定连接,另一头跨过悬浮升降机构上的升降杆6上的导轮2,通过调节机钩与挂钩机构相固定连接;调节机构包括配重杆14、螺母16、连接条17,配重杆14上至少设有两个通孔,连接条 17呈门形,上部与绷带7的端头相连接,下部穿过配重杆14上的通孔,通过其上螺母16A、 下螺母16B与配重杆16相固定连接,同时达到可调节绷带7松紧的目的;挂钩机构包括床架3、挂钩9、连接杆19B、触板19C、顶杆19D、导向管19E、弹簧19G,连接杆19B通过两端的连接块19A与床架3相固定连接,两端各设有一挂钩9,挂钩9上端与配重杆14相适配,触板19C的一端固设于连接杆19B上、另一端与顶杆19D下端相适配,顶杆19D呈T字形、设于导向管19E内、上部设有弹簧19G、上端与床板20相接触,导向管19E通过连接杆19F固设于床架3上。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如图6、图7所示,一种与护理床绷带式悬浮装置相匹配的浴盆,为充气式浴盆18,设于铺面21与绷带式绷床之间,包括浴盆底18A、浴盆墙 18C、18E、充气口 18D、排水口 18B,浴盆墙分为前后浴盆墙18E、两头浴盆墙18C,设于浴盆底 18A的四周,前后的浴盆墙18E比两头的浴盆墙高18C,为中空且相互连通,在其一角设有充气口 18D,在浴盆底18A的一角设有排水口 18B。实际使用时,绷带式绷床置于护理床的铺面上,当需要绷带式绷床上升使其处于悬浮状态时,同时启动床架3两头悬浮升降机构中的驱动装置11,驱动升降杆6上升,拉动绷带7,绷带7拉动配重杆14上升,配重杆14上升至一定位置时,因挂钩9的作用,限制了配重杆14上升,此时,继续启动驱动装置11,实现了绷带式绷床上升使其处于悬浮状态,因绷带式绷床为网格状,通风透气,可有效防止褥疮的发生;当绷带式绷床处于悬浮状态时, 可放置入充气浴盆18,此时,即可对患者进行洗浴,达到了不需将患者移至浴室进行洗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理床绷带式悬浮装置,包括床架、床板、铺面,床板设于床架上,铺面设于床板上,其特征在于:在床架的两头外侧设有悬浮升降机构,在铺面上方设有绷带式绷床,绷带式绷床一头与悬浮升降机构相固定连接、另一头跨过悬浮升降机构通过调节机钩与挂钩机构相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君华林航建
申请(专利权)人:陈君华林航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