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建明专利>正文

鱼肉炒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3686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肉炒松机,包括驱动装置和炒锅。其要点是:还包括机箱、翻炒装置、燃烧器、连接组件和轴承组件。机箱包括机架和固定在机架上的护板。炒锅为开口向上的平底锅,由连接组件同轴固定连接炒锅和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翻炒装置包括铲刀、刀柄、刀架、压缩弹簧和盖帽。刀架固定设置在机箱的护板上。铲刀由其刀背一侧从下方固定连接在刀柄上而形成一个整体构件,铲刀的刀刃朝向下方;且该整体构件通过刀架、压缩弹簧和盖帽使得铲刀的刀刃处于与炒锅的锅底的上侧面相互弹性接触的状态。燃烧器包括喷头座和固定在喷头座上的各个喷火头。喷头座固定在机箱的机架的上侧部位上,且各个喷火头位于炒锅的下方相应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水产加工中将颗粒状鱼肉炒熟且成 为肉松的装置。
技术介绍
鱼类食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是人们喜爱的食物,尤其适宜 老人、幼儿和病人食用。鱼类中蛋白质的含量15% 20%,属优质蛋白质,鱼肉肌纤维较短, 蛋白质组织结构松软,水分含量多,肉质鲜嫩,容易消化吸收。鱼类组织中有含氮化合物,主 要是胶原蛋白和粘蛋白,当煮沸后成为溶胶,冷却后成为凝胶,这就表现为鱼汤自然冷却后 凝成乳白胶冻样状。鱼类含有一种含硫氨基酸叫牛磺酸,它能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有利防治动脉硬化。牛磺酸能促进婴儿大脑发育,提高眼 的暗适应能力。因此牛磺酸现已作为婴儿食品中营养物,如婴儿配方奶粉里使奶粉营养更 接近母乳。鱼类脂肪低,含量在1% 10%。大部分鱼只含有1% 3%的脂肪,如大黄鱼、小 黄鱼、胖头鱼等。有些鱼如草鱼、鲤鱼、带鱼、平鱼脂肪含量在5% 8%。但有个别的鱼如鳊 鱼脂肪含量可达15%。一般鱼类脂肪含量少,供热能低,所以鱼是高蛋白、低热量的食物,是 比家禽、家畜都要优越的动物性食物。俗话说吃四条腿的(猪、牛)不如吃二条腿的(鸡、鸭), 吃二条腿的不如吃没有腿的(鱼类),表明了鱼类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众所周知,鱼类大多体内都有鱼刺,尤其一些常见的淡水鱼的肉间的刺更多,不管 是人们日常食用还是加工鱼肉产品,鱼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食用。有很多人都想吃 鱼,但是又怕吃鱼被鱼刺卡在消化道中而造成对身体的伤害,因此失去了很多吃鱼的机会。 像老人和幼儿一类需要吃鱼的人群,由于缺乏吃鱼吐鱼刺的能力。为了满足更多人吃鱼的 需求,有越来越多的鱼被加工成鱼松方便人们食用。中国专利文献CN201146794Y (专利申请号200820083018. 2)公开了一种“自动炒 松机”,其说明书中第2页的最后一段记载了 “参照图1-3 自动炒松机,包括机架1,机架I 上设置有筒体2,具体地,筒体2后端连接有机座11,所述的机座11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I 上,筒体2内套有内胆3,内胆3的回转轴4通过减速机与驱动电机连接;电加热装置设置 在筒体2与内胆3之间的夹层中,夹层内装有与内胆接触的第一电刷和第二电刷,所述的电 加热装置通过第一电刷与所述的内胆3传热性接触,所述的第二电刷上连接已温度传感器 的信号输入端,温度传感器通过第二电刷测量内胆的实时温度;”其说明书的第3页的第2 段记载了 “所述的机架I内还设有用于输送喷淋油料的齿轮泵,所述齿轮泵从设置有电加 热管12的油箱13中抽油。齿轮泵的输出油管10以‘U’字形从内胆3和筒体2的前端开 口伸入所述的内胆3的内腔,齿轮泵的启动开关连接所述的微电脑控制器的输出端。”由此 可见,该文献的自动炒松机的结构较为复杂,其电加热装置设置在筒体2与内胆3之间的夹 层中使得维修保养麻烦。因为回转轴基本呈水平设置,故在炒制肉松或鱼松时,猪肉、牛肉 或鱼肉等原料在重力作用下随着内胆3的转动而下落,虽然炒制中喷入汽化的油,但是由 于肉类含有大量的水分而极易沾到内胆3上,导致焦糊,影响加工品质。筒体2及内胆3的7CN 102972667 A书明说2/12 页轴线基本呈水平设置,开口向左,使得加工量受到限制,而且在装入原料和取出成品时不方 便,也不利于对内胆的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量大,不易产生焦糊的安全可靠的鱼肉 炒松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鱼肉炒松机,包括驱动装置和炒锅。其结 构特点是还包括机箱、翻炒装置、燃烧器、连接组件和轴承组件。机箱包括机架和固定在 机架上的护板,且护板设置在机架的四周侧部上,形成上下开口的箱形结构。驱动装置设置 在机架的下侧部位上,且其动力输出轴朝向上方铅垂设置。连接组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固 定相连的联轴器、阶梯轴和连接盘,并且阶梯轴通过轴承组件与机箱的机架的上侧部位转 动连接。炒锅为开口向上的平底锅,且从上方与位于下方的连接盘固定连接,并且驱动装置 的动力输出轴、联轴器、阶梯轴和炒锅同轴线设置。翻炒装置包括铲刀、刀柄、刀架、压缩弹 簧和盖帽。刀架由其位于下侧的朝向右方的下连接部位固定设置在机箱的护板上。铲刀由 其刀背一侧从下方固定连接在刀柄上而形成一个整体构件,铲刀的刀刃朝向下方,且与炒 锅的锅底的上侧面相接触。刀柄铅垂设置,从下向上穿过刀架的位于上侧的上连接部位,且 相互间滑动连接。盖帽可调式旋合在刀架的上连接部位的上端头上,且盖住刀柄的向上伸 出刀架的上连接部位的上端头。压缩弹簧位于盖帽的内腔中,且设置在刀柄的上端头与盖 帽的内腔的上壁之间,从而使得铲刀和刀柄的所形成的整体构件弹性设置在刀架与炒锅之 间,且铲刀的刀刃与炒锅之间,且铲刀的刀刃处于与炒锅的锅底的上侧面相互弹性接触的 状态。燃烧器包括喷头座和各个喷火头。喷头座设有燃气进口和数量与喷火头的数量相同 的燃气出口。各个喷火头从上方固定连接在喷头座的相应一个燃气出口上。喷头座固定在 机箱的机架的上侧部位上,且各个喷火头位于炒锅的下方相应部位。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机箱还包括脚轮。机箱的机架包括机 架主体。机架主体包括均为钢制一体件的左前竖梁、左后竖梁、右前竖梁、右后竖梁、前下横 梁、左下纵梁、后下横梁、右下纵梁、前上横梁、左上纵梁、后上横梁和右上纵梁。左前竖梁、 左后竖梁、右前竖梁、右后竖梁、前下横梁、左下纵梁、后下横梁、右下纵梁、前上横梁、左上 纵梁、后上横梁和右上纵梁为全部是角钢、工字钢或钢制方管,或者为角钢、钢制方管和工 字钢混合的形式。上述各梁组成整体呈长方体框架形的机架主体。上述脚轮有4个,各脚轮均包括滚轮、座体、支柱和固定板。滚轮转动连接在座体 上,支柱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座体的顶板上,支柱的上端焊接固定在固定板的下侧面上。4个 活动脚轮由各自的固定板从下方固定连接在机架主体的下侧上,且分别位于下侧的四个角 上。以上述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构成机箱的机架主体的各梁均为钢制方 管。机架主体的左前竖梁、左后竖梁、右前竖梁和右后竖梁均铅垂设置,左后竖梁位于左前 竖梁的正后方,右前竖梁位于左前竖梁的正右方,右后竖梁位于右前竖梁的正后方,且位于 左后竖梁的正右方。上述前下横梁沿左右向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的下部与右前竖梁的下 部之间。左下纵梁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的下部与左后竖梁的下部之8CN 102972667 A书明说3/12 页间。后下横梁沿左右向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左后竖梁的下部与右后竖梁的下部之间。右 下纵梁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右前竖梁的下部与右后竖梁的下部之间。前下横 梁、左下纵梁、后下横梁和右下纵梁的各自的下侧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上述前上横梁沿左右向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的中上部与右前竖梁的 中上部之间。左上纵梁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左前竖梁的中上部与左后竖梁的中 上部之间。后上横梁沿左右向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左后竖梁的中上部与右后竖梁的中上 部之间。右上纵梁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右前竖梁的中上部与右后竖梁的中上部 之间。上述前上横梁、左上纵梁、后上横梁和右上纵梁的各自的上侧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内。上述护板包括前护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肉炒松机,包括驱动装置(2)和炒锅(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箱(1)、翻炒装置(4)、燃烧器(5)、连接组件(6)和轴承组件(7);机箱(1)包括机架和固定在机架上的护板(12),且护板(12)设置在机架的四周侧部上,形成上下开口的箱形结构;驱动装置(2)设置在机架的下侧部位上,且其动力输出轴朝向上方铅垂设置;连接组件(6)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固定相连的联轴器(61)、阶梯轴(62)和连接盘(63),并且阶梯轴(62)通过轴承组件(7)与机箱(1)的机架的上侧部位转动连接;炒锅(3)为开口向上的平底锅,且从上方与位于下方的连接盘(63)固定连接,并且驱动装置(2)的动力输出轴、联轴器(61)、阶梯轴(62)和炒锅(3)同轴线设置;翻炒装置(4)包括铲刀(41)、刀柄(42)、刀架(43)、压缩弹簧(44)和盖帽(45);刀架(43)由其位于下侧的朝向右方的下连接部位(43?1)固定设置在机箱(1)的护板(12)上;铲刀(41)由其刀背一侧从下方固定连接在刀柄(42)上而形成一个整体构件,铲刀(41)的刀刃朝向下方,且与炒锅(3)的锅底的上侧面相接触;刀柄(42)铅垂设置,从下向上穿过刀架(43)的位于上侧的上连接部位(43?5),且相互间滑动连接;盖帽(45)可调式旋合在刀架(43)的上连接部位(43?5)的上端头上,且盖住刀柄(42)的向上伸出刀架(43)的上连接部位(43?5)的上端头;压缩弹簧(44)位于盖帽(45)的内腔中,且设置在刀柄(42)的上端头与盖帽(45)的内腔的上壁之间,从而使得铲刀(41)和刀柄(42)的所形成的整体构件弹性设置在刀架(43)与炒锅(3)之间,且铲刀(41)的刀刃与炒锅(3)之间,且铲刀(41)的刀刃处于与炒锅(3)的锅底的上侧面相互弹性接触的状态;燃烧器(5)包括喷头座(52)和各个喷火头(53);喷头座(52)设有燃气进口和数量与喷火头(53)的数量相同的燃气出口;各个喷火头(53)从上方固定连接在喷头座(52)的相应一个燃气出口上;喷头座(52)固定在机箱(1)的机架的上侧部位上,且各个喷火头(53)位于炒锅(3)的下方相应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刘建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