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房的机柜,适用于新建或改造机房,具体为带走线槽的机柜组,机柜组,包括机柜、侧门框、侧门板、底封板和顶封板,其特征在于机柜的前端面安装有框架组,框架组将机柜分隔成并列的多个空间组,形成机柜组,其中每个空间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机柜,多个空间连接在一起,形如将数个普通机柜排列放置成的一组机柜。解决机柜内部上、下和垂直走线问题;也解决多个机柜并列时的走线问题,线路封闭在线槽中而不外露,利于线路的保护,同时改善机柜使用的视觉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房的机柜,适用于新建或改造机房,具体为带走线槽的机柜组。
技术介绍
机柜主要用于放置大量服务器、交换机等网路连接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电力、航空航天、机场等弱电机房领域。由于网路设备之间往往会有很多的线路连接,在数量较大时,往往形成很多走线交错杂乱的连接在一起,造成机房凌乱不堪。现有的机柜大多属于单个柜体,柜内没有设置专门走线的线路、线槽,缆线一般都是随意穿插,在设备较多时,往往并排放置多个机柜,机柜与机柜之间的连线更是裸露于外,杂乱不堪。因此现在大多数机房内视觉上都是不整齐,不美观,现场杂乱的场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为解决机柜内部和多个机柜之间的走线问题,设计一种具有封闭式走线槽的机柜组。本技术的设计方案如下机柜组,包括机柜、侧门框、侧门板、底封板和顶封板,其特征在于机柜的前端面安装有框架组,框架组将机柜分隔成并列的多个空间组,形成机柜组,其中每个空间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机柜,多个空间连接在一起,形如将数个普通机柜排列放置成的一组机柜。安装在机柜前端面的框架组,用于机柜内设备走线的线槽,其中框架组由2个或2个以上的框架、上走线槽、底板、下盖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框架是由左、右两根立柱和上、下两根横梁用螺栓互相连接构成的矩形框,立柱为板面带孔的凹形槽板,上、下横梁为两块板面带孔的凹形槽板对扣构成,中间形成走线槽,框架组的左、右两侧立柱与机柜的两侧用螺栓连接固定,在每个框架上连接有门板。框架组中的每个框架底部横梁面上还设置有下盖板,框架组底部设置有底板,每个下盖板和底板对扣用螺栓连接,盖住框架底部的横梁。立柱凹槽内安装有走线支架,并用线盖板盖住。这样在每个框架与机柜形成的单个空间内的设备线路,均通过立柱的槽和上、下横梁的槽进行走线。在机柜靠内侧与框架组的立柱对应位置安装有内立柱,内立柱与立柱之间连接横档,横档上设置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安装孔。横档用于在机柜中安装横隔板,用于放置仪器设备、电脑主机等。上面所述的上走线槽为带孔的凹形槽板,安装在框架组的顶部横梁上方,用螺栓连接固定在横梁上。上走线槽用于机柜组内单个空间之间的线路走线布置。上面所述的侧门框安装在连接有框架组的机柜的侧面,并配有侧门板,将机柜侧面和与机柜连接的框架立柱盖住,侧门板上设置有两根加固筋;顶封板盖住机柜顶面和框架组顶部走线槽,底封板盖住机柜底面部和框架组底部。侧门框、侧门板、顶封板和底封板将机柜和框架组包住,保持机柜组外观的整体性。在每个框架上连接有门板,门板与立柱固定连接,这样从外部形式上,更能显示出整体一致性的机柜组合。在门板上设置有锁具和网状散热孔,散热孔为等边六边形孔,能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比起封闭式的玻璃门机柜,散热性能更好。本技术优点如下I.解决机柜内部上、下和垂直走线问题;也解决多个机柜并列时的走线问题,线路封闭在线槽中而不外露,利于线路的保护,同时改善机柜使用的视觉效果。2.适用于新建或改造的机房的机柜,改造过程实施难度小,改造效果明显。可采用本技术整体新建机房机柜组,也可以采用其中的框架或框架组结构对现有单个机柜和并列的多个机柜进行改造,规范线路布置。附图说明·图I为机柜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机柜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框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含2个框架的框架组结构示意图;图5为横梁结构示意图;图6为立柱结构示意图;图7为底板结构示意图;图8为下盖板结构示意图;图9为上走线槽结构示意图;图10为走支架结构示意图;图11为侧门框结构示意图;图12为侧门板结构示意图;图13为线盖板结构示意图;图14为门板结构示意图;图15为横档结构示意图;其中I——上走线槽;2——侧门板;3——侧门框;4——顶封板;5——门板;6——框架组;7——机柜;8——横档;9——走线支架;10——立柱;11——内立柱;12——底封板;13——下盖板;14——横梁;15——底板;16——加固筋;17——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I所示,机柜组,包括机柜、侧门框、侧门板、底封板和顶封板,如图2所示,机柜的前端面安装有框架组,框架组由4个框架、上走线槽、底板、下盖板组成,如图3所示,框架是由左、右两根立柱和上、下两根横梁用螺栓互相连接构成的矩形框,立柱为板面带孔的凹形槽板,上、下横梁为两块板面带孔的凹形槽板对扣构成,中间形成走线槽。如图4所示为两个框架组合的框架组结构,当相应的机柜隔断个数不同时,采用相应个数的框架进行组合,如本实施例采用4个框架组成框架组,根据框架组的长度,制作相应长度的上走线槽和底板。框架组的左、右两侧立柱与机柜的两侧用螺栓连接固定,在每个框架上连接有门板。框架组将机柜分隔成4并列的空间,形成相当于4个机柜的机柜组。框架组中的每个框架底部横梁面上还设置有下盖板,框架组底部设置有底板,每个下盖板和底板对扣用螺栓连接,盖住框架底部的横梁。立柱凹槽内安装有走线支架,并用线盖板盖住。在机柜靠内侧与框架组的立柱对应位置安装有内立柱,内立柱与立柱之间连接横档,横档上设置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安装孔。所述的上走线槽为带孔的凹形槽板,安装在框架组的顶部横梁上方,用螺栓连接固定在横梁上。上走线槽用于机柜组内单个空间之间的线路走线布置。所述的侧门框安装在连接有框架组的机柜的侧面,并配有侧门板,将机柜侧面和与机柜连接的框架立柱盖住,侧门板上设置有两根加固筋;顶封板盖住机柜顶面和框架组顶部走线槽,底封板盖住机柜底面部和框架组底部。侧门框、侧门板、顶封板和底封板将机柜和框架组包住。在每个框架上连接有门板,门板与立柱固定连接,这样从外部形式上,更能显示出整体一致性的机柜组合。在门板上设置有锁具和网状散热孔,散热孔为等边六边形孔,能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所述的柜体和框架组及侧门框、侧门板、门板、内立柱,均采用钢材制成,刚性强度高,坚固耐用。综上所述是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凡依本技术技术方案所做的改变,所生产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机柜组,包括机柜、侧门框、侧门板、底封板和顶封板,其特征在于机柜的前端面安装有框架组,框架组将机柜分隔成并列的多个空间组,形成机柜组,其中框架组由2个或2个以上的框架、上走线槽、底板、下盖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框架是由左、右两根立柱和上、下两根横梁用螺栓互相连接构成的矩形框,立柱为板面带孔的凹形槽板,上、下横梁为两块板面带孔的凹形槽板对扣构成,中间形成走线槽,框架组的左、右两侧立柱与机柜的两侧用螺栓连接固定,在每个框架上连接有门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组中的每个框架底部横梁面上还设置有下盖板,框架组底部设置有底板,每个下盖板和底板对扣用螺栓连接,盖住框架底部的横梁。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凹槽内安装有走线支架,并用线盖板盖住。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走线槽为带孔的凹形槽板,安装在框架组的顶部横梁上方,用螺栓连接固定在横梁上。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门框安装在连接有框架组的机柜的侧面,并配有侧门板,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机柜组,包括机柜、侧门框、侧门板、底封板和顶封板,其特征在于机柜的前端面安装有框架组,框架组将机柜分隔成并列的多个空间组,形成机柜组,其中框架组由2个或2个以上的框架、上走线槽、底板、下盖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框架是由左、右两根立柱和上、下两根横梁用螺栓互相连接构成的矩形框,立柱为板面带孔的凹形槽板,上、下横梁为两块板面带孔的凹形槽板对扣构成,中间形成走线槽,框架组的左、右两侧立柱与机柜的两侧用螺栓连接固定,在每个框架上连接有门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绍友,
申请(专利权)人:刘绍友,李光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