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万红专利>正文

太阳能移动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208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8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领域,尤其是一种太阳能移动电站。太阳能移动电站,包括采光系统、车载移动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的采光系统,包括采光板(01)、跟踪总成(02)、脚架(03)、双联式气动阀B(1)、推杆B(2)、连接支承(3)、水准器(4)、轴承(5)、支架旋块(6)、滑槽及滑块(7)、推杆A(8)、气动阀A(9)、“L”架A(10)、斜齿轮(11)、十字支架(12)、支架螺栓(13)、总成座(14)、微调旋钮(15)、总成螺栓(16)、脚架接块(17)、脚架及锁紧钮(18)、“L”架B(19)、推杆C(20)及加固钢钎(20’);所述的采光系统具有实时跟踪太阳光轴及可拆分、组合的功能;所述的控制系统置于车载移动系统的汽车中;所述的太阳能移动电站适合军事、科考、游牧、救灾的野外供电及供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的领域,尤其是一种太阳能移动电站
技术介绍
当今世界,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频频告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而太阳能作为最具潜力的、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储量的无限性、存在的普遍性、应用的清洁性以及利用的经济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积极开发太阳能,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在全球范围得到了空前重视,已列为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国策。然而,当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都是沿着“高”与“大”的方向发展,所谓的“高”,就是太阳能的采能器都是置于建筑物的最高处,或者是建立起极高的集热塔。所谓的“大”,因为I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输出的功率仅有180W和130W左右,西班牙ACCIONA公司在葡萄牙建造的一座太阳能光伏电站,装机容量46兆瓦,每块太阳板大140平方米,电站占地面积250公顷(3750亩),只能满足三万户家庭的日常用电,土地资源换能源的矛盾可见一斑。但是,在日常的社会实践中因得不到电力供应的偏远环境还是大量存在的,如军事、科考、游牧、救灾及各种野外作业的供热与供电,若这些偏远环境的用电困难的问题,能用太阳能移动电站来实现,应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就是为解决偏远环境用电困难而提出一种太阳能移动电站技术方案。太阳能移动电站,包括组合式采光系统(O)、车载移动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的太阳能移动电站适合军事、科考、游牧、救灾的野外供电及供热;所述的采光系统(0),具有实时跟踪太阳光轴及可拆分、组合的功能;所述的组合式采光系统(0),由采光板(01)、跟踪总成(02)、脚架(03)三个模块单元组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转换能高。米光板(01)具有实时追踪太阳光轴的功能,结合透镜群聚光技术(见申请在先已获授权的专利号为2012201981203的水冷式聚光光伏太阳能发电场及2012201396214 —种太阳能列阵式透镜群的专利)协同应用,采光板(01)可获高达50%以上的太阳能转换率。移动灵活。一个太阳能移动电站,一辆普通的汽车拉上就能出发,汽车不但解决移动电站的流动任务,还兼作移动电站的控制调度室。可组合、拆分的结构设计,更为多装快跑提供了先决条件。适应性强。三脚架式的安装模,保证太阳能移动电站能适应任何的建站环境。插入脚上设计的固定钢钎,提高了组合式采光系统(O)抗恶劣自然条件的能力。体积小巧。常规的阳光轴跟踪机件都是通过齿轮传动来实现的,其结构比较复杂,跟踪机件中免不了依赖制动齿轮、涡轮、蜗杆、电动马达来驱动的,所以,机构是复杂,占有空间亦大,若采集了气动驱动的技术方案,驱动机构变得简单可靠,且可大幅节省装机的空间和重量,非常适合在太阳能移动电站上的应用。成本低廉。气动驱动与机械驱动相比,优势是很明显的,特别在需多单元部件协同工作的情况下,气动驱动的优势就更为突出了,对生产制造者而言,生产成本就会大幅降低。应用广泛。本太阳能移动电站,特别适合军事、科考、游牧、救灾及野外场合供电及供热。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采光板(01),包括支架旋块(6)、滑槽及滑块(7)、十字支架(12)、支架螺栓;所述的采光板(01),采用水冷式聚光光伏太阳能采光技术,兼有热水及电力的供应功能(见申请在先已获授权的专利号为2012201981203的水冷式聚光光伏太阳能发电场及2012201396214 —种太阳能列阵式透镜群的专利);所述的采光板(01)的背面,设有十字支架(12);所述的十字支架(12)的中心,设有与连接支承(3)顶端相接的支架旋块(6);所述十字支架(12)靠近气动阀A (9)的垂架上,设有滑槽及滑块(7);所述的滑槽及滑块(7)中的滑块,与气动阀A (9)中的推杆A (8)的上端相接,随着推杆A (8)的上下运动,安装于十字支架(12)上的采光板(01),会在连接支承(3)上作垂直角度的调整;所述的跟踪总成(02),包括双联式气动阀B (I)、推杆B (2)、连接支承(3)、轴承(5)、推杆A (8)、气动阀A(9)、“L” 架 A (10)、斜齿轮(11)、总成座(14)、“ L” 架 B (19)、推杆 C (20)。所述的跟踪总成(02),具有实时跟踪太阳光轴的功能,以获得太阳能最大转换值;所述的气动阀A (9),通过“L”架A (10)固定于连接支承(3)的轴承座的上方;所述的轴承座上设有“L”架A (10)的安装螺孔,气动阀A (9)通过“L”架A (10)安装于轴承座上;所述的连接支承(3),其上端与支架旋块(6)相接,是承载采光板(01)的支柱,其下端则是轴承座,轴承(5)安装于其中;所述的轴承(5)紧实地套着于总成座(14)上;所述的连接支承(3 )下端的轴承座的外侧,紧实地套着有斜齿轮(11),斜齿轮(11)在双联式气动阀B (I)的推杆B (2)及推杆C (20)驱动下,斜齿轮(11)作正反方向的水平旋转;所述的双联式气动阀B (1),通过“L”架B (19)固定安装在总成座(14)的下方;所述的连接支承(3)通过轴承(5)紧实套着于总成座(14)上,实现连接支承(3)在总成座(14)上可作旋转运动;所述的轴承座的外侧紧实地套着有斜齿轮(11),斜齿轮(11)的齿部伸入双联式气动阀B (I)的推杆B (2)与推杆C (20)形成的空间中;所述的推杆B (2)及推杆C (20)在控制系统的程控下,交替驱动斜齿轮(11)作正向或反向的水平旋转及锁定斜齿轮(11)的动作;所述的脚架(03),包括水准器(4)、微调旋钮(15)、总成螺栓(16)、脚架接块(17)、脚架及锁紧钮(18)及加固钢钎(20’);所述的脚架(03)具有适应任何安装地形及调整组合式采光系统(O)精准安装、可靠安装的功能。所述的脚架接块(17),其上,连接总成座(14),以承载组合式采光系统(O)的跟踪总成(02 )及采光板(OI),其下,通过三条脚架及锁紧钮(18 ),使组合式采光系统(O )能适应任何的装机地形;所述的脚架插入地下的位置上,设有加固钢钎(20’)的穿透孔,加固钢钎(20’ )穿过穿透孔打入安装的地面中,以切实保障组合式采光系统(O)安装的可靠性。所述的脚架接块(17),呈块状的三角形,三角形的中心,设有总成座(14)插入的圆柱孔,圆柱孔底部的中心,设有总成螺栓(16)穿过的圆孔。所述的总成螺栓(16)的头部呈扁条状,用以穿过总成座(14)底部所设的扁圆孔;所述的总成螺栓(16)的头部镶嵌有水准器(4),以校核组合式采光系统(O)的精准安装,所述的脚架接块(17)的三个角的位置上,均设有微调旋钮(15)及脚架及锁紧钮(18)。所述的双联式气动阀B (I),包括下阀体(21)、后室液嘴(22 )、安装螺孔(23 )、密封环A (24)、方导柱(25)、前室液嘴(26)、推杆C (20)、密封环B (27)、推杆头(28)、推杆圆弧头(29)、上阀体C (30)、连接底部(31)、推杆B (2)及推杆C (20)、推杆方孔(32)、前液室(33)、上阀体B (34)、及后液室(35)。所述的双联式气动阀B (1),是由二个左右对称的上阀体C (30)及上阀体B (34)与下阀体(21)紧合并通过连接底部(31)相连后形成双联结构的;所述的推杆B (2)及推杆C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太阳能移动电站,包括组合式采光系统(0)、车载移动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的采光系统具有实时跟踪太阳光轴及可拆分、组合的功能;所述的太阳能移动电站适合军事、科考、游牧、救灾的野外供电及供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式采光系统(0),由采光板(01)、跟踪总成(02)、脚架(03)三个模块单元组合;所述的采光板(01),包括支架旋块(6)、滑槽及滑块(7)、十字支架(12)、支架螺栓(13);所述的采光板(01),采用水冷式聚光光伏太阳能采光技术,兼有热水及电力的供应功能;所述的采光板(01)的背面,设有十字支架(12);所述的十字支架(12)的中心,设有与连接支承(3)顶端相接的支架旋块(6);所述十字支架(12)靠近气动阀A(9)的垂架上,设有滑槽及滑块(7);所述的滑槽及滑块(7)中的滑块,与气动阀A(9)中的推杆A(8)的上端相接,随着推杆A(8)的上下运动,安装于十字支架(12)上的采光板(01),会在连接支承(3)上作垂直角度的调整;所述的跟踪总成(02),包括双联式气动阀B(1)、推杆B(2)、连接支承(3)、轴承(5)、推杆A(8)、气动阀A(9)、“L”架A(10)、斜齿轮(11)、总成座(14)、“?L”架B(19)、推杆C(20);所述的跟踪总成(02),具有实时跟踪太阳光轴的功能,以获得太阳能最大转换值;所述的气动阀A(9),通过“L”架A(10)固定于连接支承(3)的轴承座的上方;所述的轴承座上设有“L”架A(10)的安装螺孔,气动阀A(9)通过“L”架A(10)安装于轴承座上;所述的连接支承(3),其上端与支架旋块(6)相接,是承载采光板(01)的支柱,其下端则是轴承座,轴承(5)安装于其中;所述的轴承(5)紧实地套着于总成座(14)上;所述的连接支承(3)下端的轴承座的外侧,紧实地套着有斜齿轮(11),斜齿轮(11)在双联式气动阀B(1)的推杆B(2)及推杆C(20)驱动下,斜齿轮(11)作正反方向的水平旋转;所述的双联式气动阀B(1),通过“L”架B(19)固定安装在总成座(14)的下方;所述的连接支承(3)通过轴承(5)紧实套着于总成座(14)上,实现连接支承(3)在总成座(14)上可作旋转运动;所述的轴承座的外侧紧实地套着有斜齿轮(11),斜齿轮(11)的齿部伸入双联式气动阀B(1)的推杆B(2)与推杆C(20)形成的空间中;所述的推杆B(2)及推杆C(20)在控制系统的程控下,交替驱动斜齿轮(11)作正向或反向的水平旋转及锁定斜齿轮(11)的动作;所述的脚架(03),包括水准器(4)、微调旋钮(15)、总成螺栓(16)、脚架接块(17)、脚架及锁紧钮(18)及加固钢钎(20’);所述的脚架(03)具有适应任何安装地形及调整组合式采光系统(0)精准安装、可靠安装的功能;所述的脚架接块(17),其上,连接总成座(14),以承载组合式采光系统(0)的跟踪总成(02)及采光板(01),其下,通过三条脚架及锁紧钮(18),使组合式采光系统(0)能适应任何的装机地形;所述的插地脚插入地下的位置上,设有加固钢钎(20’)的穿透孔,加固钢钎(20’)穿过穿透孔打入安装的地面中,以切实保障组合式采光系统(0)安装的可靠性;所述的脚架接块(17),呈块状的三角形,三角形的中心,设有总成座(14)插入的圆柱孔,圆柱孔底部的中心,设有总成螺栓(16)穿过的圆孔;所述的总成螺栓(16)的头部呈扁条状,用以穿过总成座(14)底部所设的扁圆孔;所述的总成螺栓(16)的头部镶嵌有水准器(4),以校核组合式采光系统(0)的精准安装,所述的脚架接块(17)的三个角的位置上,均设有微调旋钮(15)及脚架及锁紧钮(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红李正
申请(专利权)人:李万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