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1246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8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变电站,包括变电室和设置在变电室内的变电元件,所述变电室侧壁底部设置进风口,变电室顶板设置出风口,出风口上设置有避免雨水进入的遮雨板。由于在变电室内形成自下而上的通风道,在电气元件发热导致室内空气温度上升时,热空气自动往上移动,底部进风口弥补了热空气运动造成的压差,保持了室内压力平衡,热空气自动通过设置在顶部的出风口排除室外,无需抽风机等其他辅助设备排风,节约成本和能源,而且保证了变电站内通风顺畅,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出现电气元件高温损坏和爬电安全隐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电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防凝露安装柜。
技术介绍
变电站即改变电压的场所。为了把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必须把电压升高,变为高压电,到用户附近再按需要把电压降低,这种升降电压的工作靠变电站来完成。变电站的主要设备是开关和变压器。为了满足安全和管理的需要,现有变电站大多为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为了避免温度过高损坏电气元件和空气潮湿引发爬电现象等,需要保持室内低温和空气干燥。现有封闭或半封闭变电站为普通带窗的小房子或大型柜体。其缺点在于室内通风不畅,散热较慢,大量电气元件散发的热量不能及时排除,导致室内或 柜内温度过高,引发电气元件损坏,而且大量热空气在遇到温度较低的室内墙壁或柜壁后发生凝露结霜,导致室内或柜内空气潮湿,容易引发爬电现象,存在安全隐患。针对上述不足,需对现有的变电站结构进行改进,使其通风顺畅,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出现电气元件高温损坏和爬电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风变电站,使变电站内通风顺畅,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出现电气元件高温损坏和爬电安全隐患。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通风变电站,包括变电室和设置在变电室内的变电元件,所述变电室侧壁底部设置进风口,变电室顶板设置出风口,出风口上设置有避免雨水进入的遮雨板。进一步,所述变电室顶板为向上凹陷的球面状,出风口设置在球面的中心位置。进一步,所述遮雨板与变电室出风口之间设置用于抽风的风机。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控制风机启动的温控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包括位于变电室内的温度感应器和与温度感应器连接的温控开关,温控开关与风机的电机电连接。进一步,所述进风口上设置空气过滤器。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通风变电站,包括变电室和设置在变电室内的变电元件,所述变电室侧壁底部设置进风口,变电室顶板设置出风口,出风口上设置有避免雨水进入的遮雨板。由于在变电室内形成自下而上的通风道,在电气元件发热导致室内空气温度上升时,热空气自动往上移动,底部进风口弥补了热空气运动造成的压差,保持了室内压力平衡,热空气自动通过设置在顶部的出风口排除室外,无需抽风机等其他辅助设备排风,节约成本和能源,而且保证了变电站内通风顺畅,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出现电气元件高温损坏和爬电安全隐患。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通风变电站,包括变电室I和设置在变电室内的变电元件,所述变电室侧壁底部设置进风口 2,变电室顶板设置出风口 3,出风口上设置有避免雨水进入的遮雨板4。由于在变电室内形成自下而上的通风道,在电气元件发热导致室内空气温度上升时,热空气自动往上移动,底部进风口弥补了热空气运动造成的压差,保持了室内压力平衡,热空 气自动通过设置在顶部的出风口排除室外,无需抽风机等其他辅助设备排风,节约成本和能源,而且保证了变电站内通风顺畅,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出现电气元件高温损坏和爬电安全隐患。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变电室顶板为向上凹陷的球面状,出风口 3设置在球面的中心位置。顶部设置为球面状,有利于聚集热空气,增强排风功能。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雨板4与变电室出风口 3之间设置用于抽风的风机5。设置风机用于备用,在室内出现意外导致温度过高时,启动风机用于辅助抽风,及时排除热空气,避免电气元件招到破坏。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控制风机启动的温控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包括位于变电室内的温度感应器和与温度感应器连接的温控开关,温控开关与风机的电机电连接。设置风机温控系统,能够根据室内温度感应器对室内温度的感应,从而控制风机电机的启动和停止,实现自动控制,确保变电站的安全。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口 2上设置空气过滤器6。具体可采用过滤网等,在对空气进行过滤防止异物进入变电室内的同时,防止小动物进入柜内,对电力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造成威胁。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通风变电站,包括变电室⑴和设置在变电室内的变电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室侧壁底部设置进风口(2),变电室顶板设置出风口(3),出风口上设置有避免雨水进入的遮雨板(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风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室顶板为向上凹陷的球面状,出风口(3)设置在球面的中心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通风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板(4)与变电室出风口(3)之间设置用于抽风的风机(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变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风机启动的温控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包括位于变电室内的温度感应器和与温度感应器连接的温控开关,温 控开关与风机的电机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上设置空气过滤器(6)。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变电站,包括变电室和设置在变电室内的变电元件,所述变电室侧壁底部设置进风口,变电室顶板设置出风口,出风口上设置有避免雨水进入的遮雨板。由于在变电室内形成自下而上的通风道,在电气元件发热导致室内空气温度上升时,热空气自动往上移动,底部进风口弥补了热空气运动造成的压差,保持了室内压力平衡,热空气自动通过设置在顶部的出风口排除室外,无需抽风机等其他辅助设备排风,节约成本和能源,而且保证了变电站内通风顺畅,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出现电气元件高温损坏和爬电安全隐患。文档编号H02B1/56GK202797690SQ20122051526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9日专利技术者张飞, 王桂林, 杨晓波, 叶晓明, 冉秀勇, 易红 申请人:重庆市秀山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泰普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变电站,包括变电室(1)和设置在变电室内的变电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室侧壁底部设置进风口(2),变电室顶板设置出风口(3),出风口上设置有避免雨水进入的遮雨板(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王桂林杨晓波叶晓明冉秀勇易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秀山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泰普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