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了一种数字传输线束,包括数字传输线(1)和接线端子(3),所述的接线端子(3)为两个,分别连接在数字传输线(1)的两端,所述的接线端子(3)与数字传输线(1)的连接处外面通过连接套(2)铆压在一起。采用这种结构后,由于数字传输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是通过连接套铆压在一起的,换句话说,利用连接套将连接处裸露的金属线束包裹起来,避免与空气接触,增强了线束的屏蔽作用,因此,使数字传输线束的损耗较小,大大提高数字传输线束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讲是一种数字传输线束。技术背景 目前,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汽车内部的零部件众多,而且内部的线路比较复杂,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线路,对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安装和连接汽车内的线路是很重要的。数字传输线束是众多线束中的一种,现有技术的数字传输线束包括一根数字传输线和两个接线端子,两个接线端子分别焊接在数字传输线的两端。但是,这种结构的数字传输线束存在以下的缺点由于数字传输线的两端在与接线端子焊接时,需要剥开外皮把内部的金属线束裸露后再与接线端子的金属端焊接,因此,焊接部分就裸露在空气中,这样,金属裸露在空气中,减少了线束的屏蔽作用,从而使数字传输线束的损耗较大,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输损耗少,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数字传输线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数字传输线束,包括数字传输线和接线端子,所述的接线端子为两个,分别连接在数字传输线的两端,所述的接线端子与数字传输线的连接处外面通过连接套铆压在一起。所述的数字传输线的接线端处的芯线与接线端子内的管脚铆压连接。所述连接套的铆压处两端分别具有相配合的向外凸的限位块和向内凹的限位槽。所述的限位块为三角形,相应的限位槽的形状也为相配合的三角形。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由于数字传输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是通过连接套铆压在一起的,换句话说,利用连接套将连接处裸露的金属线束包裹起来,避免与空气接触,增强了线束的屏蔽作用,因此,使数字传输线束的损耗较小,大大提高数字传输线束的工作效率;2)此外,数字传输线内的芯线与接线端子内的管脚之间也是通过铆压连接而成,更加保证了连接的牢固性;3)另外,在连接套的铆压端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的结构来进行限位,也更加保证了数字传输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的牢固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数字传输线束中数字传输线与管脚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数字传输线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数字传输线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数字传输线;11、芯线;2、连接套;21、限位槽;22、限位块;3、接线端子;31、管脚。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由图I、图2和图3所示的本技术数字传输线束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数字传输线I和接线端子3,所述的接线端子3为两个,分别连接在数字传输线I的两端,所述的接线端子3与数字传输线I的连接处外面通过连接套2铆压在一起。所述的数字传输线I的接线端处的芯线11与接线端子3内的管脚31铆压连接。所述连接套2的铆压处两端分别具有相配合的向外凸的限位块22和向内凹的限位槽2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限位块22为三角形,相应的限位槽21的形状也为相配合的三 角形。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结构,其中,限位块与限位槽的形状还可以是半圆形、方形、梯形等等,以上这些变化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数字传输线束,包括数字传输线(I)和接线端子(3),所述的接线端子(3)为两个,分别连接在数字传输线(I)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端子(3)与数字传输线(I)的连接处外面通过连接套(2)铆压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数字传输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字传输线(I)的接线端处的芯线(11)与接线端子(3)内的管脚(31)铆压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数字传输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2)的铆压处两端分别具有相配合的向外凸的限位块(22 )和向内凹的限位槽(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传输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块(22)为三角形,相应的限位槽(21)的形状也为相配合的三角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了一种数字传输线束,包括数字传输线(1)和接线端子(3),所述的接线端子(3)为两个,分别连接在数字传输线(1)的两端,所述的接线端子(3)与数字传输线(1)的连接处外面通过连接套(2)铆压在一起。采用这种结构后,由于数字传输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是通过连接套铆压在一起的,换句话说,利用连接套将连接处裸露的金属线束包裹起来,避免与空气接触,增强了线束的屏蔽作用,因此,使数字传输线束的损耗较小,大大提高数字传输线束的工作效率。文档编号H01R13/648GK202797551SQ20122049110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专利技术者胡志明, 李胜旺 申请人:宁波艾思科汽车音响通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字传输线束,包括数字传输线(1)和接线端子(3),所述的接线端子(3)为两个,分别连接在数字传输线(1)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端子(3)与数字传输线(1)的连接处外面通过连接套(2)铆压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明,李胜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艾思科汽车音响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