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WT太阳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0524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8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WT太阳电池组件,包括MWT太阳电池组,该MWT太阳电池组包括多片MWT太阳电池,在每片MWT太阳电池的发射极电极上设有具有开口的绝缘层,所述开口的位置与MWT太阳电池发射极电极的位置相对应,在绝缘层上设有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MWT太阳电池发射极电极相接触的焊带,在基区电极上也设有焊带,相邻电池片发射极电极上的焊带和基区电极上的焊带通过互联焊带相连接并引出。该组件结构简单,制作过程成本低廉,与当前光伏工业界广泛应用的太阳电池组件生产线完全兼容,并且稳定性好,易于被业界采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WT太阳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基本结构从正面至背面依次为发射极电极、减反射膜、发射极、基区、背表面场、基区电极。按照功能划分,可以将太阳电池的电极分为两种一种是收集电极,用于收集太阳电池由于光伏效应产生的电流;另一种是导出电极,用于太阳电池与外界器件的连接。对传统的太阳电池来说,发射极的导出电极就是主栅线,基区的导出电极就是基区电极,发射极和基区的导出电极分别布置在电池片的两个表面上。金属缠绕式(Metal Wrap-Through,简称MWT)电池技术可以得到17%的多晶硅组 件转化效率。这种太阳电池技术将发射极从正面穿过硅基体后引导至电池背面,将主栅线从传统的正面转移至背面,正面只保留金属细栅线,形成了发射极和基区的导出电极都位于电池背面的结构。MWT太阳电池与传统结构的太阳电池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因为减少了主栅线的遮挡损失,增加了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所以具有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2、因为MWT太阳电池的导出电极都在背面,所以在组件制作时只在背面实现电池片间的连接,降低了电池到组件的电阻损耗,从而降低功率损耗。一般的MWT太阳电池电极的设计图案和传统太阳电池不一样,如图I所示,发射极和基区的导出电极都是圆点形式,不仅如此,发射极和基区的圆点导出电极数目不一致,并且交替错开。所以这给组件制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进行MWT太阳电池相互连接的时候,需要将一片太阳电池的发射极圆点电极和旁边太阳电池的基区圆点电极相连,同时这片太阳电池的基区圆点电极和另一边太阳电池的发射极圆点电极相连。专利WO 2010/027265A2提供了一种MWT太阳电池组件制作方法,该方法在背板材料上预先设计好与MWT太阳电池背面电极图案相配合的导电箔,导电箔上和MWT太阳电池背面电极接触的地方铺好导电胶,接着将EVA覆盖在导电箔上,EVA预先经过了开孔处理,在开孔处导电箔和MWT太阳电池背面电极可以接触,然后将MWT太阳电池置于EVA上,然后再铺上另外一层EVA,这层EVA没有经过开孔处理,最后将玻璃覆盖其上进行层压封装。整个组件的制作过程采用全自动的方式,但是组件线的设备成本相当不菲,无法与当前光伏工业界广泛应用的太阳电池组件生产线完全兼容,最重要的是,这种制作方式存在一些隐患1、这种将与太阳电池电极实现接触的导电箔集成到背板材料上的方式没有经过验证,存在长期间工作是否能保持稳定性的问题;2、采用导电胶与太阳电池电极连接这种方式还没有被广泛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MWT太阳电池组件,该组件成本低廉,与当前光伏工业界广泛应用的太阳电池组件生产线完全兼容,并且稳定性好,易于被业界采纳。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MWT太阳电池组件,包括MWT太阳电池组,该MWT太阳电池组包括多片MWT太阳电池,在每片MWT太阳电池的发射极电极上设有具有开口的绝缘层,所述开口的位置与MWT太阳电池发射极电极的位置相对应,在绝缘层上设有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MWT太阳电池发射极电极相接触的焊带,在基区电极上也设有焊带,相邻电池片发射极电极上的焊带和基区电极上的焊带通过互联焊带相连接并引出。本技术所述的开口的大小优选小于MWT太阳电池单个发射极电极的大小。本技术所述开口的形状优选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本技术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EPE材料或PE材料,EPE材料为EVA、PET和EVA制成的混合材料,简称为EPE (EVA+PET+EVA) ;PE材料为PET和EVA制成的混合材料,简称为PE (PET+EVA),其中EVA表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PET表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中的MWT太阳电池的组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与当前光伏工业界广泛应用的太阳电池组件生产线完全兼容。附图说明图Ia是常规MWT太阳电池背面电极图案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4中的单片MWT太阳电池焊接后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4中同一列相邻两片MWT太阳电池串联焊接前摆放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4中2行2列MWT太阳电池串联焊接后示意图;附图说明1、电池发射极电极;2、电池基区电极;3、预先开口的绝缘层;4、电池电极上焊带;5、电池间互联焊带;6、对应电池发射极的组件引出电极;7、对应电池基区的组件引出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I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WT太阳电池组件,包括MWT太阳电池组,该MWT太阳电池组包括多片MWT太阳电池,在每片MWT太阳电池的发射极电极上设有具有开口的绝缘层3,开口的位置与MWT太阳电池发射极电极I的位置相对应,在绝缘层上设有通过开口与MWT太阳电池发射极电极相接触的焊带4,在基区电极上也设有焊带4,相邻电池片发射极电极上的焊带和基区电极上的焊带通过互联焊带5相连接并引出。其中,本实施例中MWT太阳电池组包括四片P型156_X 156mm多晶硅MWT太阳电池,但实际上,MWT太阳电池组可以包括多片MWT太阳电池,MWT太阳电池的尺寸也并非是限定的,此处仅以包括四片P型156mmX 156mm多晶娃MWT太阳电池为例,设于绝缘层上的开孔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为圆形,开孔的直径小于MWT太阳电池单个发射极电极的直径,绝缘层的材质为EPE (EVA+PET+EVA)材料;其中,EVA表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PET表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该MWT太阳电池组件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成(I)选取4片P型156mmX 156mm多晶硅MWT太阳电池制作组件,太阳电池背面图形如图Ia所示,发射极电极I圆点直径为5mm,将厚度为2mm的预先开口的绝缘材料3EPE剪切成长条形,长度为146mm,宽度为2cm,在EPE上预先开口,开口的形状为圆形孔,绝缘材料的开口处与MWT太阳电池的发射极电极对应,开口直径为4mm ;(2)单焊电池片,在进行太阳电池发射极电极焊接时,将经过步骤(I)制备的EPE覆盖其上,EPE开口处的圆心和太阳电池发射极电极的圆心相对应,使焊带能通过开口与MWT太阳电池的发射极电极焊接,但不与基区金属层连接;在进行太阳电池基区电极2焊接时,焊带4可以直接覆盖其上,焊接完毕时在同一电池片上引出的发射极电极焊带为四根,基区电极焊带数目为三根,发射极电极焊带和基区电极焊带分出电池两端,如图2所示;(3)串焊电池片,将同一列两片太阳电池按照顺序摆放好,如图3所示,通过电池片间的互联焊带5使一片电池的发射极电极上的焊带和旁边电池的基区电极上的焊带相 连,同时这片电池的基区电极上的焊带和另一边电池的发射极电极上的焊带相连,实现电池的相互连接,互联焊带连接了一片太阳电池的发射极电极焊带和另一片太阳电池的基区电极焊带,或者连接了一片太阳电池的基区电极焊带和另一片太阳电池的发射极电极,将不同列的电池串也通过互联焊带串联起来,发射极通过对应电池发射极的组件引出电极6引出,基区电极通过对应电池基区电极的组件引出电极7引出,如图4所示;(4)将相互连接好的太阳电池按照夹层结构布置,布置顺序为玻璃、EVA、太阳电池、EVA、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MWT太阳电池组件,包括MWT太阳电池组,该MWT太阳电池组包括多片MWT太阳电池,其特征是:在每片MWT太阳电池的发射极电极上设有具有开口的绝缘层,所述开口的位置与MWT太阳电池发射极电极的位置相对应,在绝缘层上设有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MWT太阳电池发射极电极相接触的焊带,在基区电极上也设有焊带,相邻电池片发射极电极上的焊带和基区电极上的焊带通过互联焊带相连接并引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井升许佳平黄纪德蒋方丹
申请(专利权)人:上饶光电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