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及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0500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8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及灯具,包括蓝光晶片、红光晶片、内支架、外支架以及基座,所述外支架包括相对设置并相互绝缘的左端架和右端架,所述红光晶片固定于左端架或右端架上,并通过金属线依次与所述内支架和与之相对的另一端部电性连接,所述蓝光晶片通过金属线分别与所述左端架和所述右端架电性连接,所述内支架凹设有可由黄色荧光粉胶层将蓝光晶片封装于其内的容纳腔,所述基座凹设有可依次容纳所述内支架和可将所述红光晶片封装固定于所述外支架上的透明胶层的阶梯孔。如此,红色晶片发出的红光不经过黄色荧光层而直接由所述透明胶层射出,如此,大大的提高了LED的出光效率,且成本低,易于制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LED及灯具
技术介绍
显色性是指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所产生的客观效果和对物体真实色彩的显现程度,是评价照明光源的一个重要指标。显色性高的光源对颜色的表现较好,所看到的颜色接近自然原色;显色性低的光源对颜色表现较差,所看到的颜色偏差也较大。光源的显色性影响人眼观察物体的颜色,对光源显色性进行定量评价是评价光源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都是采用一般显色指数作为显色性的定量评价指标,显色指数同时也是衡量光源颜色特性的重要参数。随着国内外对LED白光的显色性指数要求越来越高,通常都要求在80%,甚至90%以上,然而,显色指数与亮度成反比,显色性越高其亮度越低。现有市场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提高白光的显色指数第一种,采用蓝光晶片+黄色荧光粉+高显红色荧光粉的组合,甚至有蓝光晶片+绿色荧光粉+黄色荧光粉+高显红色荧光粉的组合,通过蓝光晶片发出的蓝光激发荧光粉产生白光,这样,白光的显色指数可以提高到80%-90%,但高显红色荧光粉价格昂贵,多种荧光粉混用导致荧光胶难以搅拌均匀,良品率低,且出光效率低;第二种,如图I和图2所示,采用红光晶片6"取代高显红色荧光粉,将蓝光晶片5"与红光晶片6"固在同一面上,蓝光晶片5"与红光晶片6"覆盖同一荧光粉层3",通过蓝光激发荧光粉层3"与红光混合得到白光,该白光的显色指数可达到90%以上。比第一种方式的光效还要高,但红光晶片6"被荧光粉层覆盖,红光晶片6"不会激该发荧光粉层3 ",反而降低了红光本身出来的光效率,进而降低了整个白光的出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解决现有技术中高显指白光出光效率低,成本高,难制作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ED灯,包括蓝光晶片、红光晶片、用于支撑固定所述蓝光晶片且位于中心处的内支架、用于支撑固定所述红光晶片且置于所述内支架上方的外支架以及可将所述内外支架包覆固定的基座,所述外支架包括相对设置于其两端并相互绝缘的左端架和右端架,所述红光晶片固定于左端架或右端架上,并通过金属线依次与所述内支架和与之相对的另一端部电性连接,所述蓝光晶片通过金属线分别与所述左端架和所述右端架电性连接,所述内支架的中心处凹设有可由黄色荧光粉胶层将蓝光晶片封装于其底部的容纳腔,所述基座凹设有可依次容纳所述内支架和可将所述红光晶片封装固定于所述外支架上的透明胶层的阶梯孔。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以沿其径向远离几何中心的方向倾斜的方式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以沿其径向远离几何中心的方向倾斜的角度为10。 15。。进一步地,所述阶梯孔为二级阶梯孔,其中所述内支架置于位于所述基座底部的第一阶梯孔内,所述内支架的底面露出所述所述第一阶梯孔底部,所述左端架和所述右端架上靠近所述内支架的一端为连接部置于所述基座上部的第二阶梯孔内,另一端为引脚部由所述第二阶梯孔延伸出所述基座之外。进一步地,所述左端架和所述右端架上延伸出所述基座的引脚部相对置于所述第一阶梯孔内的连接部弯折设于所述基座外壁侧并于所述基座底端处再次弯折贴于所述基座底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阶梯孔的内壁以沿其径向远离几何中心的方向倾斜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二阶梯孔的内壁与所述容纳腔的外壁以相匹配的方式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阶梯孔的内壁以沿其径向远离几何中心的方向倾斜的角度为10。 15。。进一步地,所述蓝光晶片和所述红光晶片至少为一颗。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架的底部下表面贴有用于散热的散热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提供的一种LED,通过黄色荧光粉胶层将蓝光晶片密封固定于所述内支架的容纳腔的底部,然后,采用透明胶层将红光晶片密封固定于所述外支架上,如此,不需要采用多种荧光粉混合搅拌封装发光晶片,蓝光晶片发出的蓝光直接激发覆盖于其上的黄色荧光粉胶层,与红光晶片发出的红光混合形成正白光经所述透明胶层射出,而红光直接由所述透明胶层射出,毋需经过黄色荧光粉胶层,从而避免了黄色荧光粉胶层的遮挡,由于透明胶层的透光率高,黄色荧光粉胶层制作简单且价格低廉,如此,大大的提高了出光效率,且成本低,易于制作。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所述灯具采用上述LED。由于该LED其具有成本低,易制作,出光效率高的性能,故可降低采用了上述LED的灯具的制作成本,还可提高整个灯具的照明强度。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LED的俯视不意图;图2是图I中沿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LED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图3中沿剖面线C-C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参阅图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LED的俯视示意图;参阅图4所示,为图3中沿剖面线C-C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包括蓝光晶片I、红光晶片2、用于支撑固定所述蓝光晶片I且位于中心处的内支架3、用于支撑固定所述红光晶片2并置于所述内支架3上方的外支架4以及基座5,所述基座5可将所述外支架4和内支架3包覆固定,所述外支架4包括相对设置分别位于其左右端的的左端架41和右端架42,所述左端架41和所述右端架42相互间隔设置绝缘,所述红光晶片2固定于左端架41或右端架42上,并通过金属线6依次与所述内支架3和与左端架41或右端架42相对的位于另一端的右端架42或左端架41电性连接,所述蓝光晶片I通过金属线6分别与所述左端架41和所述右端架42电性连接,所述内支架3的中心处凹设有一容纳腔31,该容纳腔31可通过黄色荧光粉胶 层7将蓝光晶片I封装于其底部,所述基座5凹设有阶梯孔51,该阶梯孔51可依次容纳所述内支架3和透明胶层8,其中该透明胶层8可将所述红光晶片2封装固定于所述外支架4上。如此,所述蓝光晶片I与所述红光晶片2于纵向方向上错开,且黄色荧光粉胶层7和透明胶层8依次覆盖于所述封闭于蓝光晶片I上,而红光晶片2位于黄色荧光粉胶层7之上,仅由透明胶层8封装覆盖,不需要将多种荧光粉混合搅拌来封装发光晶片,这样,红色晶片2发出的红光可直接由所述透明胶层5射出,而无需经过黄色荧光粉胶层7,从而避免了黄色荧光粉胶层7的遮挡;蓝光晶片I发出的蓝光直接激发覆盖于其上的黄色荧光粉胶层7,与红光晶片2发出的红光混合形成正白光经所述透明胶层8射出,由于透明胶层8的透光率高,黄色荧光粉胶层7制作简单且价格低廉,如此,大大的提高了出光效率,且成本低,易于制作。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31的内壁以沿其径向远离几何中心的方向倾斜的方式设置。这样,该容纳腔31上部的截面面积大于底部的截面面积,其内壁具有一个由其底部向外张开的斜度。如此,便于制作脱模,且易于在容纳腔31的内壁表面形成漫反射,还易于同黄色荧光粉胶层7粘结固定,所述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容纳腔31的内壁以沿其径向远离几何中心的方向倾斜的角度设置为10° 15°。进一步地,所述阶梯孔51为二级阶梯孔,其中所述内支架3置于位于所述基座5底部的第一阶梯孔511内,所述内支架3的底面露出所述第一阶梯孔5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包括蓝光晶片、红光晶片、用于支撑固定所述蓝光晶片且位于中心处的内支架、用于支撑固定所述红光晶片且置于所述内支架上方的外支架以及可将所述内外支架包覆固定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架包括相对设置并相互绝缘的左端架和右端架,所述红光晶片固定于左端架或右端架上,并通过金属线依次与所述内支架和与之相对的另一端部电性连接,所述蓝光晶片通过金属线分别与所述左端架和所述右端架电性连接,所述内支架的中心处凹设有可由黄色荧光粉胶层将蓝光晶片封装于其底部的容纳腔,所述基座凹设有可依次容纳所述内支架和可将所述红光晶片封装固定于所述外支架上的透明胶层的阶梯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亮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温家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