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路通断联体微动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0114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8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器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同时接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线路,且还能实现其中的多条线路的动作行程跟动作位置统一的多线路通断联体微动开关;它包括前盖和后盖,在前盖和后盖之间还设有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中套和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二中套,第一中套和第二中套均位于前盖和后盖之间,并与前盖和后盖组合成联体状,上述后盖、第一中套和第二中套的一侧壁上均设有两个焊脚槽,其底部均设有限位槽,每个焊脚槽内均卡接有焊脚,限位槽内均卡接有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的主体部分均独立置于后盖、第一中套和第二中套的内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稳定性高、且拆装维修简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于电器开关
,特别是多线路通断联体微动开关
技术介绍
现有的微动开关有多种,但是大多数微动开关只能接一条路线,如果需要接两条或两条以上线路时则必须安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微动开关,其不足之处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微动开关安装极不方便,安装后不但结构复杂,而且在使用时单个微动开关控制的动作行程和动作位置不能统一工作,使用极不方便,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同 时接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线路,且还能实现其中的多条线路的动作行程跟动作位置统一的多线路通断联体微动开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多线路通断联体微动开关,包括前盖和后盖,在前盖和后盖之间还设有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中套和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二中套,第一中套和第二中套均位于前盖和后盖之间,并与前盖和后盖组合成联体状,上述后盖、第一中套和第二中套的一侧壁上均设有两个焊脚槽,其底部均设有限位槽,每个焊脚槽内均卡接有焊脚,限位槽内均卡接有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的主体部分均独立置于后盖、第一中套和第二中套的内腔内,所述切换组件与对应的两个焊脚配合,后盖和第一中套的顶部均设有第一按钮槽,第二中套的顶部设有第二按钮槽,第二按钮槽与一个相邻的第一按钮槽配合形成联动按钮槽,联动按钮槽内塞接有联动按钮,其余第一按钮槽内均塞接有按钮,所述联动按钮与对应的两个切换组件联动配合,所述按钮与对应的切换组件配合。作为优选,所述的切换组件主要由中脚、动触脚和弹性片组成,动触脚架设在中脚上,中脚上设有第一限位孔,弹性片顶接在动触脚与第一限位孔之间,后盖内的中脚卡接在后盖底部的限位槽内并延伸出后盖,其上端的动触脚与卡接在后盖上的两个焊脚配合,第一中套内的中脚卡接在第一中套底部的限位槽内并延伸出第一中套,其上端的动触脚与卡接在第一中套上的两个焊脚配合,第二中套内的中脚卡接在第一中套底部的限位槽内并延伸出第二中套,其上端的动触脚与卡接在第二中套上的两个焊脚配合。盖优选方案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为了提升本技术的使用稳定性,本技术中所述的切换组件还包括叉脚,所述中脚上还设有第二限位孔,叉脚顶接在与其对应的中脚的第二限位孔与动触脚之间。本技术得到的多线路通断联体微动开关,其结构简单,方便同时接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线路,如果需要其中的多条线路一同工作时,其多条线路的动作行程跟动作位置可以实现统一;同时本技术的工作稳定性高、拆装维修简单。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例I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I的整体爆炸图;图3是实施例I中第一中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的整体爆炸图;图5是实施例2中第一中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 :如图I、图2和图3中所示的多线路通断联体微动开关,它包括前盖和后盖,在前盖4和后盖I之间还设有包括两个第一中套2和一个第二中套3,第一中套2和第二中套3均位于前盖4和后盖I之间并与前盖4和后盖I组合成联体状,所述第二中套3位于两个第一中套2之间,上述后盖I、第一中套2和第二中套3的一侧壁上均设有两个焊脚槽6,其底部均设有限位槽7,每个焊脚槽6内均卡接有焊脚8,限位槽7内均卡接有切换组件16,所述切换组件16的主体部分均独立置于后盖I、第一中套2和第二中套3的内腔内,所述切换组件16与对应的两个焊脚8配合,后盖I和第一中套2的顶部均设有第一按钮槽5,第二中套3的顶部设有第二按钮槽15,第二按钮槽15与一个相邻的第一按钮槽5配合形成联动按钮槽,联动按钮槽内塞接有联动按钮14,其余两个第一按钮槽5内均塞接有按钮13,所述联动按钮14与对应的两个切换组件16联动配合,所述按钮13与对应的切换组件16配合。上述切换组件16主要由中脚9、动触脚10和弹性片11组成,动触脚10架设在中脚9上,中脚9上设有第一限位孔9-1,弹性片11顶接在动触脚10与第一限位孔9-1之间,后盖I内的中脚9卡接在后盖I底部的限位槽7内并延伸出后盖1,其上端的动触脚10与卡接在后盖I上的两个焊脚8配合,第一中套2内的中脚9卡接在第一中套2底部的限位槽7内并延伸出第一中套2,其上端的动触脚10与卡接在第一中套2上的两个焊脚8配合,第二中套3内的中脚9卡接在第二中套3底部的限位槽7内并延伸出第二中套3,其上端的动触脚10与卡接在第二中套3上的两个焊脚8配合。在具体生产装配中,其具体生产装配工序如下先将两个焊脚8独立塞入后盖I的两个焊脚槽6内,把动触脚10、弹性片11与中脚9配合组成切换组件16,将切换组件16装入后盖I的限位槽7内,接着在后盖I顶端的第一按钮槽5内装入按钮13,合上一个第一中套2压紧固定;然后将再取两个焊脚8独立塞入上述第一中套2的两个焊脚槽6内,把另外的一个动触脚10、一个弹性片11与一个中脚9配合组成切换组件16,将切换组件16装入上述第一中套2的限位槽6内,合上第二中套3压紧固定;再取两个焊脚8独立塞入第二中套3的两个焊脚槽6内,再取一个动触脚10、一个弹性片11与一个中脚9配合组成切换组件16,将切换组件16装入第二中套3的限位槽6内,在上述第一中套2的第一按钮槽5和第二中套3的第二按钮槽15配合形成的联动按钮槽内装入联动按钮14,合上另外一个第一中套2压紧固定;再后取剩下的两个焊脚8独立塞入盖接在第二中套3上的第一中套2的焊脚槽6内,把剩下的一个动触脚10、一个弹性片11与一个中脚9配合组成切换组件16,将切换组件16装入盖接在第二中套3上的第一中套2的限位槽6内,装入按钮13,最后合上前盖4压紧固定。上述整个装配过程简单方便。实施例2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线路通断联体微动开关,其大体结构与实施例I 一致,但是为了提升本实施例的使用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切换组件16还包括叉脚12,所述中脚9上还设有第二限位孔9-2,叉脚12顶接在与其对应的中脚9的第二限位孔9-2与动触脚10之间。·权利要求1.一种多线路通断联体微动开关,包括前盖(4)和后盖(1),其特征在于在前盖(4)和后盖(I)之间还设有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中套(2)和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二中套(3),第一中套(2)和第二中套(3)均位于前盖(4)和后盖(I)之间,并与前盖(4)和后盖(I)组合成联体状,上述后盖(I)、第一中套(2)和第二中套(3)的一侧壁上均设有两个焊脚槽(6),其底部均设有限位槽(7),每个焊脚槽(6)内均卡接有焊脚(8),限位槽(6)内均卡接有切换组件(16),所述切换组件(16)的主体部分均独立置于后盖(I)、第一中套(2)和第二中套(3)的内腔内,所述切换组件(16)与对应的两个焊 脚(8)配合,后盖(I)和第一中套(2)的顶部均设有第一按钮槽(5),第二中套(3)的顶部设有第二按钮槽(15),第二按钮槽(15)与一个相邻的第一按钮槽(5)配合形成联动按钮槽,联动按钮槽内塞接有联动按钮(14),其余第一按钮槽(5)内均塞接有按钮(13),所述联动按钮(14)与对应的两个切换组件(16)联动配合,所述按钮(13)与对应的切换组件(16)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线路通断联体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换组件(16)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线路通断联体微动开关,包括前盖(4)和后盖(1),其特征在于:在前盖(4)和后盖(1)之间还设有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中套(2)和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二中套(3),第一中套(2)和第二中套(3)均位于前盖(4)和后盖(1)之间,并与前盖(4)和后盖(1)组合成联体状,上述后盖(1)、第一中套(2)和第二中套(3)的一侧壁上均设有两个焊脚槽(6),其底部均设有限位槽(7),每个焊脚槽(6)内均卡接有焊脚(8),限位槽(6)内均卡接有切换组件(16),所述切换组件(16)的主体部分均独立置于后盖(1)、第一中套(2)和第二中套(3)的内腔内,所述切换组件(16)与对应的两个焊脚(8)配合,后盖(1)和第一中套(2)的顶部均设有第一按钮槽(5),第二中套(3)的顶部设有第二按钮槽(15),第二按钮槽(15)与一个相邻的第一按钮槽(5)配合形成联动按钮槽,联动按钮槽内塞接有联动按钮(14),其余第一按钮槽(5)内均塞接有按钮(13),所述联动按钮(14)与对应的两个切换组件(16)联动配合,所述按钮(13)与对应的切换组件(16)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雪刚林相如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嘉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