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风冷式电热电容器,为了解决由于水资源溃乏给采用水冷却电热电容带来安装困难、体积较大的问题,包括油箱、箱盖装配,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箱内设有芯子,芯子由若干件箔膜电容单元整齐排列成若干组电容组,若干组电容组外分别设有衬垫,电容组外设有侧包封,芯子外还设有U形固定件,若干组电容组上部均设有连接片,连接片与设置在箱盖装配上的导杆连接,导杆数与电容组数相配,油箱内的空隙中充满卞基甲苯。改变了原有技术的部分参数,进一步提高了电容器的场强,缩小了电容器的体积,提高比特性,综合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
,尤其是一种风冷式电热电容器。技术背景 电热电容器是储存电荷和电能的器件,它在工业电控设备中广泛使用,电容器的结构形式多样,其效果也不一,如专利公告号为CN2517091Y的一种外置冷却式电热电容器,由传热器、电容器及外置冷却器构成,传热器由热管或其他传热器构成,传热器的吸热端置于电容器内的发热部位,散热端置于外置冷却器的腔体内,外置冷却器可通水、通风。又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2307528U的一种电热电容器双面冷却结构,包括有紫铜管,紫铜管与元件的极板焊接在一起,特征是紫铜管为两根,分别与元件的两个极板焊接成一体,这是一种采用两个紫铜管作为冷却水管对电容器进行冷却。再如专利公告号为CN2243118Y的一种内水冷式电容器,其冷却水套与圆柱筒形电容器的内电极接触,水套由内电极两端面焊接两端盖,端盖上焊上两水嘴形成,也可由螺旋外径与内电极接触的螺旋铜管形成,这种结构适用于高频电热设备的槽路中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由于水资源溃乏给采用水冷却电热电容带来安装困难、体积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更换绝缘介质,提高电容器场强和比特性的风冷式电热电容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风冷式电热电容器,包括油箱、箱盖装配,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箱内设有芯子,所述的芯子由若干件箔膜电容单元整齐排列成若干组电容组,若干组电容组外分别设有衬垫,电容组外设有侧包封,芯子外还设有U形固定件,若干组电容组上部均设有连接片,连接片与设置在箱盖装配上的导杆连接,所述的导杆数与电容组数相配,油箱内的空隙中充满卞基甲苯。油箱外形为扁平式的长方体结构,外壳由合金铝板焊接而成,箱盖装配上一般设两排、每排四件,共八个带绝缘瓷套的铜接线端子,作为电容器引出电极。其中一排四个端子在油箱内部短接在一起作为公共端,另四个为独立分组引出。本装置内部芯子的箔膜电容单元用特种工艺分切的电工铝箔和粗化聚丙烯电工薄膜卷制。铝箔作电容器电极板,粗化聚丙烯膜浸溃特种液体绝缘材料作电容器介质。绝缘介质采用卞基甲苯代替二芳基乙烷,箔膜电容单元分成带公共端的四组,用紫铜片锡焊连接铜接线导杆并引出。油箱内部根据分组及极间绝缘需要,用绝缘材料分隔。本电容器储能密度及引出电流密度较高,使用时须按规定用强迫风冷方式辅助散热。本装置适用于感应加热装置中,能改善感应加热、熔化、搅拌或铸造装置、以及类似应用场合的功率因数,是感应加热装置或系统中,容性无功的主要提供者。作为优选,所述的若干件箔膜电容单元排列成的若干组电容组为长方形,电容组的上方设有衬套,电容组的上部设有上夹板,电容组的下部设有下夹板,上夹板、下夹板外设有聚丙稀包带。在油箱内,充分利用内部空间,并按组别设计要求进行组数分配。箔膜电容单元组合之后使用衬套、上、下夹板、聚丙稀包带进行紧固。作为优选,所述的衬垫包括电容组长度方向的组间衬垫,与组间衬垫垂直方向设有侧衬垫。箔膜电容单元是分组进行叠装的,组间衬垫 、侧衬垫有效地对电容组进行了限位。作为优选,所述的若干组电容组上部均设有的连接片由U形固定件和侧包封共同固定。连接片通过连接线分别与箱盖装配上的导杆相连。U形固定件和侧包封均采用绝缘材料制作。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片设置在电容组长度方向的两端位置,连接片平行排列。长度方向提供了最大电容容量距离,也使芯子最具有最佳结构组成。作为优选,所述的箱盖装配与油箱之间密封连接,箱盖装配上设有注油孔。内部芯子装配之后,箱盖装配与油箱焊接成封闭体。注油孔部分装有O型密封圈及油孔螺塞。作为优选,所述的箱盖装配的导杆沿箱盖长度方向成两排布置,箱盖上设有瓷套,箱盖下设有绝缘套筒,导杆穿插在瓷套和绝缘套筒中并通过固定板、螺母固定。导杆接线端子采用多部件装配式组合,用硅橡胶密封安装在箱盖装配上。作为优选,所述的绝缘套筒内设有密封管,密封管的上端位于瓷套底部设有的管座内,密封管的下端定位在垫圈上,固定板位于垫圈下位。密封管保证了瓷套、箱盖,以及箱盖、导杆、固定板之间的密封。作为优选,所述的油箱长度两端的侧板上设有安装脚,所述的安装脚为半框形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式产品,安装脚提供了产品安装基础,安装脚采用半框形即槽钢式结构,结构强度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改变了原有技术的部分参数,进一步提高了电容器的场强,缩小了电容器的体积,提高比特性,综合成本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I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I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导杆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芯子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图5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箱,2.箱盖装配,21.导杆,22.罩,23.密封管,24.箱盖,25.固定板,26.瓷套,27.绝缘套筒,3.连接线,4.注油孔,5.卞基甲苯,6.芯子,7.安装脚,8.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参见图I、图2、图3,本实施例一种风冷式电热电容器,由合金铝板制作成长方体状的油箱1,油箱I上部是与其密封焊接的箱盖装配2,油箱I内设有一个组合式的整体芯子6,箱盖装配2上还设有一个注油孔4,注油孔4部位装有O型密封圈和油孔螺塞,油油箱I内的空隙中充满卞基甲苯5。油箱I长度两端的侧板上分别设有半框形结构的安装脚7。芯子6由36件箔膜电容单元68整齐排列成4组电容组,4组电容组沿油箱I宽度方向平行排列,4组电容组外分别设有衬垫,衬垫包括电容组长度方向的组间衬垫65,与组间衬垫65垂直方向设有侧衬垫66,如图5、图6所示。电容组外设有侧包封64,芯子6外还设有U形固定件61,4组电容组长度向的两端上部都设有连接片63,连接片63由U形固定件61和侧包封64共同固定,连接片63通过连接线3与设置在箱盖装配2上的导杆21连接。电容组的上方设有衬套,衬套上部设有上夹板62,电容组的下部设有下夹板67,上夹板62和下夹板67装配后外面再用聚丙稀包带69进行4个部位的捆扎。如图4所示,导杆21数量与电容组数相配共设8个,导杆接线端子采用多部件装配式组合,再用硅橡胶密封安装在箱盖装配2上,导杆21沿箱盖24长度方向成两排布置,其中一排4个端子在油箱I内由连接线3短接在一起作为公共端,另4个为独立分组引出。导杆21的装配是箱盖24上设有瓷套26,箱盖24下设有绝缘套筒27,绝缘套筒27内设有密封管23,密封管23的上端位于瓷套26底部设有的管座内,密封管23的下端定位在·一个垫圈上,固定板25设置在垫圈下位,导杆21穿插在瓷套26和绝缘套筒27内的密封管23中,下端通过固定板25定位,瓷套26上端盖一个罩22,然后用螺母固定。芯子装入油箱后,需要测试电容和直流电压试验。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风冷式电热电容器,包括油箱(I)、箱盖装配(2),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箱(I)内设有芯子(6),所述的芯子(6)由若干件箔膜电容单元(68)整齐排列成若干组电容组,若干组电容组外分别设有衬垫,电容组外设有侧包封(64 ),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冷式电热电容器,包括油箱(1)、箱盖装配(2),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箱(1)内设有芯子(6),所述的芯子(6)由若干件箔膜电容单元(68)整齐排列成若干组电容组,若干组电容组外分别设有衬垫,电容组外设有侧包封(64),芯子(6)外还设有U形固定件(61),若干组电容组上部均设有连接片(63),连接片(63)与设置在箱盖装配(2)上的导杆(21)连接,所述的导杆(21)数与电容组数相配,油箱(1)内的空隙中充满卞基甲苯(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辉,胡桔娣,曹鸣捷,
申请(专利权)人:建德市新安江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