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364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贝类清洗装置,有一圆筒[5],圆筒的两端开口,一端为进料口[2],另一端为出料口[7],一进水管[1]经端口插入筒内,筒内有螺旋状抄板安装在筒壁内,圆筒壁外与滚动轮[4]连接,筒壁上开有排水孔[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贝类清洗装置,在保留现有技术结构的基础上,在筒壁上开了排水孔,使灌入筒内的清洗水被随时排出筒外,减少水对贝类的浮力和缓冲力,提高贝类在清洗中的摩擦力和碰撞力,提高清洗强度,同时水的排出还带出了泥沙及其他从贝类上洗脱下来的细小杂质,使贝类能被清洗得更干净。(*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贝类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向用户提供清洁的产品,贝类加工的第一步便是清洗,而贝类在生长过程中,壳外附生了许多水生生物,所附生的包括其他贝壳类和藻类,它们与贝壳的粘着力很大,轻易不能被清洗掉。尤其是以足丝固定生长的贝类,如贻贝,相互缠结更增添了清洗的困难。以往这种操作是以人工进行的,为提高效率和降低劳动负荷,这种操作目前已实现了机械化,且所用机械已从振动床淋水方式发展到滚筒方式。所述滚筒方式是利用了一种滚筒式的混凝土拌和机,具有一受驱动滚动的圆筒,圆筒的两端开口,一端与进料斗连接,另一端与出料斗连接,与进料斗连接的一端还与一进水管连接,筒内有螺旋状抄板安装在筒壁内的结构。但这一结构在清洗时因筒内水所产生浮力和缓冲力,使贝类在清洗中所受到的摩擦力和碰撞力过小,清洗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就是要提供一种向贝类提供较大摩擦和碰撞力度的贝类清洗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贝类清洗装置,有一圆筒,圆筒的两端开口,一端为进料口,另一端为出料口,一进水管经端口插入筒内,筒内有螺旋状抄板安装在筒壁内,圆筒壁外与滚动轮连接,筒壁上开有排水孔。本技术提供的贝类清洗装置,筒壁上所开的排水孔均匀分布在整个筒壁上,使在操作时,清洗水能及时排尽。本技术提供的贝类清洗装置,在保留现有技术结构的基础上,在筒壁上开了排水孔,使灌入筒内的清洗水被随时排出筒外,减少水对贝类的浮力和缓冲力,提高贝类在清洗中的摩擦力和碰撞力,提高清洗强度,同时水的排出还带出了泥沙及其他从贝类上洗脱下来的细小杂质,使贝类能被清洗得更干净。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中:1-进水管,2-进料斗,3-安装在圆筒上用以与滚动轮连接的加强环,4-滚动轮,5-筒体,6-筒体上的排水孔,7-出料斗;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中:1-进水管,3-安装在圆筒上用以与滚动轮连接的环,4-滚动轮,5-筒体,7-出料斗;8-抄板。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贝类清洗装置,其清洗操作部分结构如图1、2所示,有一圆柱形筒体5,筒壁上均匀地开有排水孔6,圆筒的两端开口并有圆台形收缩以容存被清洗的贝类,圆筒的一端为进料口,有进料斗2伸入其中,另一端为出料口,有出料斗7伸入其中。在进料口一端有一进水管1经插入圆筒内,在圆筒内有螺旋状抄板8安装在筒壁内,圆筒壁外近两端加装有两道加强环3,加强环与滚动轮4连接。滚动轮通过轴安装在机架上,滚动轮的轴与驱动机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贝类清洗装置,有一圆筒,圆筒的两端开口,一端为进料口,另一端为出料口,一进水管经端口插入筒内,筒内有螺旋状抄板安装在筒壁内,圆筒壁外与滚动轮连接,其特征是筒壁上开有排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贝类清洗装置,有一圆筒,圆筒的两端开口,一端为进料口,另一端为出料口,一进水管经端口插入筒内,筒内有螺旋状抄板安装在筒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於定华
申请(专利权)人:嵊泗县华利水产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