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和空调器,该平行流换热器包括:若干扁平管、若干翅片、第一集流管及第二集流管,其中,第一集流管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开口腔和第二开口腔;第二集流管上设有第三开口腔;扁平管两侧设有纵向贯穿扁平管两端的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且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腔连通,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腔连通,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的另一端均与第三开口腔连通。冷媒从第一开口腔沿着扁平管一侧的第一通道进入第三开口腔,在此混合后进行第二次分流。从而避免了冷媒因一次分流不均而引起的出风温度不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是涉及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和空调器。技术背景 目前在空调
,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传统的平行流换热器,由于只对冷媒进行一次分流,所以当冷媒分流不均时,将导致出风温度不均。为了解决此问题,目前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双排平行流换热器。如图I所示,所谓双排平行流换热器即是将两个传统的平行流换热器并排叠加、焊接在一起,其中每个平行流换热器由若干扁平管I、连接于扁平管I之间的翅片3以及连接于扁平管I两端的两根集流管2组成,然后将其在一端的两个并排的集流管2通过连接管4连接在一起,冷媒就在该端从扁平管I一侧的集流管2通过连接管4进入扁平管I另一侧的集流管2,并于该集流管2内混合后进行二次分流,从而改善了冷媒分流不均的问题,使得其出风温度均匀。然而该双排平行流换热器结构上较复杂,成本较高,占据空间较大。而且双排平行流换热器有两排叠加的翅片,造成风阻较大,减小了出风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和空调器,旨在以较低的成本、更为紧凑的结构,解决平行流换热器出风温度不均的问题。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平行流换热器,该平行流换热器包括若干扁平管、若干翅片、第一集流管及第二集流管,其中,第一集流管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开口腔和第二开口腔;第二集流管上设有第三开口腔;扁平管两侧设有纵向贯穿扁平管两端的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且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腔连通,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腔连通,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的另一端均与第三开口腔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腔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开口腔连通的第一连通孔,第二开口腔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与第二开口腔连通的第二连通孔;第三开口腔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与第三开口腔连通的第三连通孔;所述扁平管一端的两侧分别插入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另一端插入第三连通孔。优选地,所述扁平管一端还设有一供扁平管适配插入第一连通孔及第二连通孔的缺口,且该缺口一侧设有所述第一通道,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二通道。优选地,所述扁平管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扁平管和第二扁平管,第一扁平管上设有所述第一通道,第二扁平管上设有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连通孔包括两组,其中一组与第一扁平管连接,另一组与第二扁平管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横截面积不相等。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为若干并排设置的通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腔或/和第二开口腔为纵向贯穿第一集流管的通孔,所述第三开口腔为纵向贯穿第二集流管的通孔。优选地,所述第一集流管包括扁平部和圆弧部,所述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设于第一集流管的扁平部上。优选地,所述第二集流管包括扁平部和圆弧部,所述第三连通孔设于该第二集流管的扁平部上。本技术同时提出一种空调器 ,该空调器包括一平行流换热器,该平行流换热器包括若干扁平管、若干翅片、第一集流管及第二集流管,其中,第一集流管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开口腔和第二开口腔;第二集流管上设有第三开口腔;扁平管两侧设有纵向贯穿扁平管两端的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且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腔连通,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腔连通,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的另一端均与第三开口腔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腔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开口腔连通的第一连通孔,第二开口腔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与第二开口腔连通的第二连通孔;第三开口腔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与第三开口腔连通的第三连通孔;所述扁平管一端的两侧分别插入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另一端插入第三连通孔。优选地,所述扁平管一端还设有一供扁平管适配插入第一连通孔及第二连通孔的缺口,且该缺口一侧设有所述第一通道,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二通道。优选地,所述扁平管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扁平管和第二扁平管,第一扁平管上设有所述第一通道,第二扁平管上设有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连通孔包括两组,其中一组与第一扁平管连接,另一组与第二扁平管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横截面积不相等。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为若干并排设置的通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腔或/和第二开口腔为纵向贯穿第一集流管的通孔,所述第三开口腔为纵向贯穿第二集流管的通孔。优选地,所述第一集流管包括扁平部和圆弧部,所述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设于第一集流管的扁平部上。优选地,所述第二集流管包括扁平部和圆弧部,所述第三连通孔设于该第二集流管的扁平部上。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和空调器,由于在第一集流管上设置了相互隔离的第一开口腔和第二开口腔,在第二集流管上设置了第三开口腔,使得冷媒首先从第一开口腔进入扁平管一侧的第一通道,实现冷媒的第一次分流;然后沿着第一通道进入第三开口腔,在此混合后进入扁平管另一侧的第二通道,实现冷媒的第二次分流,最后冷媒从第二开口腔排出。从而避免了冷媒因一次分流不均而引起的出风温度不均,并且该平行流换热器结构紧凑,生产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双排平行流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平行流换热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平行流换热器的第一实施例的装配图;图4是本技术的平行流换热器的第一实施例中扁平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平行流换热器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二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平行流换热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爆炸图;图7是本技术的平行流换热器的第二实施例的装配图;图8是本技术的平行流换热器的第二实施例中扁平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平行流换热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爆炸图;图10是本技术的平行流换热器的第三实施例中扁平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平行流换热器的第三实施例中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平行流换热器的扁平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技术的平行流换热器的第四实施例的爆炸图;图14是本技术的平行流换热器的第四实施例中第二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2-图5,提出本技术的平行流换热器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图2是本技术的平行流换热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平行流换热器的第一实施例的装配图;图4是本技术的平行流换热器的第一实施例中扁平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平行流换热器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二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平行流换热器,包括若干扁平管100、若干翅片400、一根第一集流管200和一根第二集流管300。参见图4,其中扁平管100 —端的中部设有一缺口 130,该缺口 130两侧设有若干沿扁平管100纵向贯穿的通孔,这些通孔即为供冷媒流动通过的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21,本实施例中缺口 130两侧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横截面积相等;第一集流管200上设有两个相互隔离、并纵向贯穿第一集流管两端的通孔,也即将冷媒导入和排出的开口腔,分别为第一开口腔211和第二开口腔212,它们中间有一隔板230将两个开口腔隔离开,隔板的厚度与上述缺口 130适配,两开口腔大小相同。第一集流管200的横截面呈D字型,也即包括圆弧部210和扁平部220,扁平部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扁平管、若干翅片、第一集流管及第二集流管,其中,第一集流管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开口腔和第二开口腔;第二集流管上设有第三开口腔;扁平管两侧设有纵向贯穿扁平管两端的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且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腔连通,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腔连通,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的另一端均与第三开口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龙,程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