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志辉专利>正文

可持续制热的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36079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持续制热的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水冷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一蒸发器、第二节流装置、第二蒸发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单向控制阀;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的冷媒管道交错布置或者紧贴安装;所述压缩机的排气侧通过管道连接水冷换热器,水冷换热器出口管道连接第一节流装置,第一节流装置的出口管道分别连接第一蒸发器入口和第二电磁阀的入口管道,第一蒸发器的出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第一电磁阀入口和第二节流装置入口;第一电磁阀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回气侧;第二节流装置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单向控制阀入口,单向控制阀出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第二电磁阀出口和第二蒸发器入口,第二蒸发器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回气侧,本设计的热泵系统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在化霜的同时持续进行制热水或者供暖,达到热利用率高、使用更加方便的良好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持续制热的热泵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泵系统,尤其是一种可持续制热的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热泵系统广泛应用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比如用于制备热水或者供暖,目前的热泵系统普遍存在工作时间持续性不长的缺点,其主要原因是热泵系统在工作过程中, 蒸发器会因低温结霜而需要停机化霜,从而无法持续制备热水或者供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出使用方便、热利用率高的可持续制热的热泵系统。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可以描述为可持续制热的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水冷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一蒸发器、第二节流装置、第二蒸发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单向控制阀;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的冷媒管道交错布置或者紧贴安装;所述压缩机的排气侧通过管道连接水冷换热器,水冷换热器出口管道连接第一节流装置,第一节流装置的出口管道分别连接第一蒸发器入口和第二电磁阀的入口管道,第一蒸发器的出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第一电磁阀入口和第二节流装置入口 ;第一电磁阀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回气侧;第二节流装置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单向控制阀入口,单向控制阀出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第二电磁阀出口和第二蒸发器入口, 第二蒸发器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回气侧。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为整体式结构;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各自并联设置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水冷换热器与第一节流装置之间还设有第二冷凝器。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与第二冷凝器为整体式结构。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第一节流装置的旁边并联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正常工作时,将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都打开, 使第一蒸发器与第一蒸发器同时进行蒸发换热,热泵系统高效工作;但当蒸发器结霜且需要化霜时,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将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都关闭,将第一节流装置完全开启,来自水冷换热器温度较高的冷媒进入第一蒸发器,除了对第一蒸发器进行化霜外,还对与交错或紧贴安装于一起的第二蒸发器进行化霜,从而确保热泵系统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在化霜的同时持续进行制热水或者供暖,达到热利用率高、使用更加方便的良好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热泵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在正常工作时,将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打开,冷媒的流向为压缩机I——水冷换热器2—一第一节流装置3节流降压一第一蒸发器4—第一电磁阀5—压缩机 I ;另一路冷媒的流向第一节流装置3—第二电磁阀8—第二蒸发器9—压缩机I。 此时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都完全承担蒸发换器功能,热泵系统发挥最大能效。当蒸发器需要化霜时,将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都关闭,将第一节流装置完全开启,冷媒的流向为压缩机I—水冷换热器2—第一节流装置3 (此时完全打开,不进行节流降压)一第一蒸发器4—第二节流装置6—单向控制阀7—第二蒸发器 9—压缩机I。这样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在化霜的同时持续进行制热,避免了停机化霜再启动给用户带来的不便,以及停机过程降温后开机再重新加热给水冷换热器水箱带来的热量损失。本设计的单向控制阀7可采用单向机械截止阀或者电磁控制阀,同样可达到令冷媒单向流动的目的。如图2所示,热泵系统的高压部分由水冷换热器2和第二冷凝器10组成,第二冷凝器10可采用风冷方式冷却;也可以将第二冷凝器10与第一蒸发器4和/或第二蒸发器 9设置于一起,利用第一蒸发器4和/或第二蒸发器9对其进行冷却,改善系统的工况,从而避免压缩机在工作时高压保护。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第一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9各自并联设置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为了令产品的结构更紧凑,通常将第一蒸发器4与第二蒸发器9设计成整体式结构,也就是说设计成整体式的热交换器,将管道的进、出口分组设置。进一步的设计,将第一蒸发器4、第二蒸发器9与第二冷凝器10设计成整体式结构。本设计的热泵系统在全负荷运行或者除霜状态运行两个不同工作过程中,第一节流装置3在前一状态需要节流降压,在后一状态需要完全打开,一般采用可快速调整开启度的电子膨胀阀。进一步,也可在第一节流装置3的旁边并联设置第三电磁阀(图中未画出),当需要化霜时,将第三电磁阀打开,使冷媒直接从第三电磁阀旁路流过,使冷媒流动更加顺畅。根据需要,可在热泵系统压缩机吸气侧设置储液桶,油分离器、集油器、空气分离器等常规辅助设备以及压力、流量、温度传感器等常规部件。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可持续制热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I)、水冷换热器(2)、第一节流装置(3)、第一蒸发器(4)、第二节流装置(6)、第二蒸发器(9)、第一电磁阀(5)、第二电磁阀(8)、单向控制阀(7);第一蒸发器(4)与第二蒸发器(9)的冷媒管道交错布置或者紧贴安装;所述压缩机(I)的排气侧通过管道连接水冷换热器(2),水冷换热器(2)出口管道连接第一节流装置(3),第一节流装置(3)的出口管道分别连接第一蒸发器(4)入口和第二电磁阀(8)的入口管道,第一蒸发器(4)的出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第一电磁阀(5)入口和第二节流装置(6)入口 ;第一电磁阀(5)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回气侧;第二节流装置(6)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单向控制阀(7 )入口,单向控制阀(7 )出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第二电磁阀(8 ) 出口和第二蒸发器(9)入口,第二蒸发器(9)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回气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持续制热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蒸发器(4)与第二蒸发器(9)为整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持续制热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控制阀(7)是单向机械截止阀或者电磁控制阀。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持续制热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器(4)和第二蒸发器(9)各自并联设置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持续制热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冷换热器(2)与第一节流装置(3 )之间还设有第二冷凝器(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持续制热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蒸发器(4)、第二蒸发器(9)与第二冷凝器(10)为整体式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持续制热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节流装置(3)的旁边并联设置有第三电磁阀。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持续制热的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水冷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一蒸发器、第二节流装置、第二蒸发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单向控制阀;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的冷媒管道交错布置或者紧贴安装;所述压缩机的排气侧通过管道连接水冷换热器,水冷换热器出口管道连接第一节流装置,第一节流装置的出口管道分别连接第一蒸发器入口和第二电磁阀的入口管道,第一蒸发器的出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第一电磁阀入口和第二节流装置入口;第一电磁阀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回气侧;第二节流装置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单向控制阀入口,单向控制阀出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第二电磁阀出口和第二蒸发器入口,第二蒸发器出口通过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持续制热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水冷换热器(2)、第一节流装置(3)、第一蒸发器(4)、第二节流装置(6)、第二蒸发器(9)、第一电磁阀(5)、第二电磁阀(8)、单向控制阀(7);第一蒸发器(4)与第二蒸发器(9)的冷媒管道交错布置或者紧贴安装;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侧通过管道连接水冷换热器(2),水冷换热器(2)出口管道连接第一节流装置(3),第一节流装置(3)的出口管道分别连接第一蒸发器(4)入口和第二电磁阀(8)的入口管道,第一蒸发器(4)的出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第一电磁阀(5)入口和第二节流装置(6)入口;第一电磁阀(5)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回气侧;第二节流装置(6)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单向控制阀(7)入口,单向控制阀(7)出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第二电磁阀(8)出口和第二蒸发器(9)入口,第二蒸发器(9)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回气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林志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