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热泵热水器,包括承压水箱以及设置在承压水箱外部的直热水循环加热系统,该承压水箱的上部具有热水出水口及循环热水进水口,该承压水箱的下部具有冷水补水口及循环热水出水口;该直热水循环加热系统包括热泵主机、水泵和水温调节阀,该循环热水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热泵主机的进水口,该热泵主机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循环热水进水口,该水泵和水温调节阀接在循环热水出水口与热泵主机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上,藉此,承压水箱内的冷水可以在水泵的抽水作用下流到热泵主机进行加热,使冷水变成热水后再返回到承压水箱内,水加热过程从传统的静态加热或循环加热转变为直热循环加热,有效提高能效转换率,同时能改善承压水箱内冷热混水问题,提高热水输出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泵热水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带承压水箱的热泵热水器。
技术介绍
在倡导节能减排的今天,热泵热水器在这几年开始普及,但是,常规热泵热水器却存在以下问题1、普通盘管式热泵热水器由于静态加热而导致能效低的缺陷;2、常规水循环热泵热水器由于混水问题导致热水输出率低;3、常规直热热泵热水器配置非承压水箱供水时需要配置增压水泵,且容易出现水压不稳定,出水温度出现忽冷忽热等问题。因此亟待寻找一种新的设计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泵热水器,其能提闻热栗热水器的能效比,提闻热水输出率,出水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热泵热水器,包括承压水箱以及设置在承压水箱外部的直热水循环加热系统,该承压水箱的上部具有热水出水口及循环热水进水口,该承压水箱的下部具有冷水补水口及循环热水出水口 ;该直热水循环加热系统包括热泵主机、水泵和水温调节阀,该循环热水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热泵主机的进水口,该热泵主机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循环热水进水口,该水泵和水温调节阀接在循环热水出水口与热泵主机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上。优选的,所述热泵主机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为热泵热换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该热泵热换器的出水口连接承压水箱的循环热水进水口,该水温调节阀连接热泵热换器的进水口,该水泵接在水温调节阀与循环热水出水口之间和管道上。优选的,所述承压水箱上还设有一测温口,该测温口位于循环热水出水口的侧旁。优选的,所述测温口内设有伸到承压水箱内的水温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承压水箱的下部还设有一排污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在承压水箱外部增加直热水循环加热系统,从而承压水箱内的冷水可以在水泵的抽水作用下流到热泵主机进行加热,使冷水变成热水后再返回到承压水箱内,这样,水加热过程从传统的静态加热或循环加热转变为直热循环加热,有效提高能效转换率,同时能改善承压水箱内冷热混水问题,提高热水输出率。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I、热泵主机2、水温调节阀3、水泵4、承压水箱5、热泵热换器6、进水口7、出水口8、循环热水进水口9、循环热水出水口10、排污口11、热水出水口12、冷水补水口13、测温口。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I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承压水箱4以及设置在承压水箱4外部的直热水循环加热系统。其中,该承压水箱4的上部具有热水出水口 11及循环热水进水口 8,该承压水箱4的下部具有冷水补水口 12及循环热水出水口 9,且于循环热水出水口 9的侧旁还设置有一测温口 13,且该测温口 13内安装有一伸入到承压水箱4内部的水温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冷热混水的水温。该冷水补水口 12的侧旁设有排污口 10,用于清洗承压水箱4时排出污水污泥。该直热水循环加热系统包括热泵主机I、水泵3和水温调节阀2,该循环热水出水口 9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水泵3、水温调节阀2、热泵主机I后接入到循环热水进水口 8中。当然,水泵3和水温调节阀2的安装位置不限于此,亦可进行位置互换安装。所述热泵主机I包括热泵热换器5和用于给热泵热换器5散热的风机,该水温调节阀2连接热泵热换器5的进水口 6,该热泵热换器5的出水口 7连接承压水箱4的循环热水进水口 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外部冷水从承压水箱4下端的冷水补水口 12流入到承压水箱4内,当承压水箱4的达到一定的水位,启动水泵3进行抽水,从而可以使承压水箱4的水通过水泵3抽向热泵热换器5的进水口 6,在热泵热换器5的加热作用下,冷水变成热水,并且加热后的热水通过管道从循环热水进水口 8流回到承压水箱4内,这样承压水箱4内的水不断地被抽出加热,再送回至承压水箱4内。并且,由于承压水箱4内设有测温口 13,测温口 13内设有水温检测装置,该水温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水温信号传递到热泵主机1,依据水温情况控制热泵主机I的开停,在启动热泵主机I的同时,水温调节阀2依据水温的情况调节水温调节阀2的开度,使从换热器5流入承压水箱4的热水是达到设定温度的热水。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在承压水箱4外部增加直热水循环加热系统,从而承压水箱4内的冷水可以在水泵3的抽水作用下流到热泵主机I进行加热,使冷水变成热水后再返回到承压水箱4内,这样,水加热过程从传统的静态加热或循环加热转变为直热循环加热,有效提高能效转换率,同时能改善承压水箱4内冷热混水问题,提高热水输出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热泵热水器,包括承压水箱以及设置在承压水箱外部的直热水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承压水箱的上部具有热水出水口及循环热水进水口,该承压水箱的下部具有冷水补水口及循环热水出水口 ;该直热水循环加热系统包括热泵主机、水泵和水温调节阀,该循环热水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热泵主机的进水口,该热泵主机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循环热水进水口,该水泵和水温调节阀接在循环热水出水口与热泵主机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主机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为热泵热换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该热泵热换器的出水口连接承压水箱的循环热水进水口,该水温调节阀连接热泵热换器的进水口,该水泵接在水温调节阀与循环热水出水口之间和管道上。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水箱上还设有一测温口,该测温口位于循环热水出水口的侧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口内设有伸到承压水箱 内的水温检测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水箱的下部还设有一排污口。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热泵热水器,包括承压水箱以及设置在承压水箱外部的直热水循环加热系统,该承压水箱的上部具有热水出水口及循环热水进水口,该承压水箱的下部具有冷水补水口及循环热水出水口;该直热水循环加热系统包括热泵主机、水泵和水温调节阀,该循环热水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热泵主机的进水口,该热泵主机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循环热水进水口,该水泵和水温调节阀接在循环热水出水口与热泵主机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上,藉此,承压水箱内的冷水可以在水泵的抽水作用下流到热泵主机进行加热,使冷水变成热水后再返回到承压水箱内,水加热过程从传统的静态加热或循环加热转变为直热循环加热,有效提高能效转换率,同时能改善承压水箱内冷热混水问题,提高热水输出率。文档编号F24H9/00GK202757258SQ201220364808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5日专利技术者林友金, 葛风雷, 何永义, 梁锐志 申请人:本科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泵热水器,包括承压水箱以及设置在承压水箱外部的直热水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承压水箱的上部具有热水出水口及循环热水进水口,该承压水箱的下部具有冷水补水口及循环热水出水口;该直热水循环加热系统包括热泵主机、水泵和水温调节阀,该循环热水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热泵主机的进水口,该热泵主机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循环热水进水口,该水泵和水温调节阀接在循环热水出水口与热泵主机的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友金,葛风雷,何永义,梁锐志,
申请(专利权)人:本科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