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3602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器,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器具有制冷剂流动通道,制冷剂流动通道的分路数随着制冷剂流动干度的增加而增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器包括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流路设计方法充分考虑了换热器内换热及流动特性,提出分路数随着制冷剂干度的增加而增加的流路布置方式,保证整个换热器表面热流密度均匀,压力梯度变化均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领域,特别地,涉及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使用的制冷剂如R22和R410A的温室效应潜值(GWP)较高(分别约为1810和2100),且直接碳排放量高成为行业和政府重点关注的环保问题。热カ性能优秀的R32制冷剂GWP (约为670)不到R410A的1/3,因此逐渐成为R22和R410A等较高GWP制冷剂的替代选择。但是R32制冷剂具有一定的可燃性,用于单级蒸汽压缩式循环系统时具有过高的排气温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安全使用范围,双级压缩中间补气带液冷却循环系统能有效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R32制冷剂或双级压缩循环系统及较小换热管尺寸的换热器的结合,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为了降低材料消耗和提高空调器性价比,针对该空调系统用的换热器的优化设计特别是换热器流路的优化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制冷剂特性或换热器用的换热管尺寸或系统冷量范围等管侧换热与流动压降变化规律有较大影响,因而管侧换热通道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保证制冷剂流动过程中压カ变化均匀或管侧热流密度均匀,以充分发挥换热器性能,从而有效提高空调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器,以解决换热器表面热流密度及压カ梯度不均匀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器,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器具有制冷剂流动通道,制冷剂流动通道的分路数随着制冷剂流动干度的増加而增加。进ー步地,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额定制冷量为P,P彡3. 6KW。进ー步地,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器为室外换热器,该室外换热器用的换热管的胀管外径为d,范围是5. 15mm ^ d ^ 5. 35mm、6. 55mm ^ d ^ 6. 75mm、7.25mm < d < 7. 5mm 或 8. 25 < d < 8. 5mm。进ー步地,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用的室外换热器换热管的胀管外径范围为5. 15mm彡d彡5. 35mm时,制冷剂流动通道包括“6进6出”、“5进5出”、“6进3出”、“6进2出”、“6进I出”、“5进3出”、“5进2出”、“5进I出”、“6进3中I出”、“6进2中I出”、“5进3中I出”或“5进2中I出”流路。进ー步地,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用的室外换热器换热管的胀管外径范围为6.55mm ^ d彡6. 75mm时,制冷剂流动通道包括“4进4出”、“3进3出”、“4进2出,,、“4进I出”、“3进2出”、“3进I出”、“4进2中I出”或“3进2中I出”流路。进ー步地,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用的室外换热器换热管的胀管外径范围为7.25mm ^ d ^ 7. 5mm时,制冷剂流动通道包括“3进3出”、“2进2出”、“3进2出”、“3进I出”、“2进I出”或“3进2中I出”流路。进ー步地,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用的室外换热器换热管的胀管外径范围为8.25mm ^ d ^ 8. 5mm时,制冷剂流动通道包括“2进2出”、“I进I出”、“2进I出”流路。进ー步地,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器为室内换热器,该室内换热器用的换热管的胀管外径为D,范围是5. 15mm ^ D ^ 5. 35mm、6. 55mm ^ D ^ 6. 75mm或7.25mm ^ D ^ 7. 5mm η进ー步地,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用的室内换热器换热管的胀管外径范围为5.15mm ^ D ^ 5. 35mm时,制冷剂流动通道包括“4进4出”、“3进3出”、“2进3出”、“2进4出”、“I进3出”、“I进4出”、“I进2中3出”或“I进2中4出”流路。·进ー步地,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用的室内换热器换热管的胀管外径范围为6.55mm彡D彡6. 75mm时,制冷剂流动通道包括“3进3出”、“2进2出”、“2进3出”、“I进3出”、“ I进2出”或“ I进2中3出”流路。进ー步地,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用的室内换热器换热管的胀管外径范围为7.25mm ^ D ^ 7. 5mm时,制冷剂流动通道包括“2进2出”或“I进2出”流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器包括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流路设计方法充分考虑了换热器内换热及流动特性,提出分路数随着制冷剂干度的增加而增加的流路布置方式,保证整个换热器表面热流密度均匀,压カ梯度均匀,换热器综合性能最佳。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參照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ー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技术的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器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器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器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以及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器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參见图I至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器,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器具有制冷剂流动通道,制冷剂流动通道的分路数随着制冷剂流动干度的増加而增加。管路可以为两级或多级,多级包括进ロ、出口和中间管路。本技术的换热器包括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空调系统制冷运行时,室外换热器作冷凝器,室内换热器作蒸发器;空调系统制热运行时,室外换热器作蒸发器,室内换热器作冷凝器。流路设计方法综合考虑了上述换热器内的制冷剂在空调系统制冷运行和制热运行时的换热及流动特性,提出分路数随着制冷剂干度的増加而增加的流路布置方式,保证整个换热器表面热流密度均匀,压カ梯度均匀。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额定制冷量为P,P彡3. 6KW。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器为室外换热器,该室外换热器用的换热管的胀管外径为山范围是5. 15mm彡d彡5. 35mm、6. 55mm彡d彡6. 75mm、7.25mm < d < 7. 5mm 或 8· 25 < d < 8· 5mm。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用的室外换热器换热管的胀管外径范围为5.15mm ^ d彡5. 35mm时,制冷剂流动通道包括“6进6出”、“5进5出”、“6进3出”、“6进2出”、“6进I出”、“5进3出”、“5进2出”、“5进I出”、“6进3中I出”、“6进2中I出”、“5进3中I出”或“5进2中I出”流路。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用的室外换热器换热管的胀管外径范围为6.55mm彡d彡6. 75mm时,制冷剂流动通道包括“4进4出”、“3进3出”、“4进2出”、“4进I出”、“3进2出”、“3进I出”、“4进2中I出”或“3进2中I出”流路。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器具有制冷剂流动通道,所述制冷剂流动通道的分路数随着制冷剂流动干度的增加而增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小苹梁祥飞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