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及其扫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35993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包括出风面板和设置于出风面板的出风口的扫风装置,扫风装置包括转动轴、扫风叶片和驱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扫风叶片的扫风面与转动轴连接,转动轴与扫风叶片之间的扫风夹角为锐角,扫风夹角为转动轴的轴线与扫风面上任意一条与其相交的直线的夹角。在转动轴转动过程中带动扫风叶片转动,从而改变扫风面的角度,进而实现改变空调出风方向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中仅需设置一个扫风装置即可完成出风口处的360°扫风,有效避免了安装上下扫风及左右扫风叶片的麻烦,简化了扫风装置的结构,也避免了安装两组扫风叶片时易发生的相互干扰情况,降低了故障发生频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扫风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及其扫风装置。技术背景随着空调行业的不断发展,对空调的使用舒适性能也不断提高。在空调的出风面板的出风口处,设置扫风装置。使空调吹出的风可以尽量快的分散,并使室内气温均衡度提闻。目前,现有的空调均在出风面板的出风口设置扫风装置,而大多扫风装置为上下扫风叶片及左右扫风叶片的组合结构,即两个扫风叶片并排且独立设置,使风机吹出的风先后经过两者,分别改变横向风向及纵向风向,进而达到空调出风口的出风均匀的吹向室内,使室内受风面积增大,进而使得室内气温均衡度提高,也避免直吹对使用者造成的舒适度较低的情况。但是,这种扫风装置需要两组结构不同的扫风叶片相互配合,其结构较复杂,加工时间较长,从而使得其成本较高;且在两组扫风叶片长时间工作后,极易发生变形而导致两组扫风叶片相互接触而影响扫风效果,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相互卡死的情况,发生故障的频率较高。因此,如何简化扫风装置的结构,降低故障发生频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以简化扫风装置的结构,降低故障发生频率。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扫风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出风面板和设置于所述出风面板的出风口的扫风装置,所述扫风装置包括转动轴、扫风叶片和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扫风叶片的扫风面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扫风叶片之间的扫风夹角为锐角,所述扫风夹角为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与所述扫风面上任意一条与其相交的直线的夹角。优选地,所述扫风夹角为20° 60°。优选地,所述出风面板上设置有分别用于转动支撑所述转动轴两端的两个支撑板。优选地。两个所述支撑板中的一个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转动轴转动配合的卡扣,所述卡扣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端,两个所述卡端形成用于定位所述转动轴的装配结构;另一个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转动轴的支撑孔。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与所述转动轴配合传动的拨轮。优选地,所述拨轮上同轴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转动轴上同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优选地,所述扫风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同轴连接,用于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优选地,所述拨轮设置于所述出风面板的内壁面上且穿过所述出风面板并伸出2mm 5mmο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与所述转动轴同轴连接的驱动电机。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改变风流方向的上盖板及蜗壳,所述上盖板具有与所述出风面板的出风口的上端连接的第一阶梯连接端;所述蜗壳的出风口具有与所述出风面板的出风口的下端连接的第二阶梯连接端。 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扫风装置,用以改变空调出风方向,包括转动轴和扫风叶片,所述扫风叶片的扫风面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扫风叶片之间的扫风夹角为锐角,所述扫风夹角为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与所述扫风面上任意一条与其相交的直线的夹角。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将扫风叶片的扫风面与转动轴连接,转动轴与扫风叶片之间的扫风夹角为锐角,扫风夹角为转动轴的轴线与扫风面上任意一条与其相交的直线的夹角,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使得在转动轴转动过程中带动扫风叶片转动,从而改变扫风面的角度,进而实现改变空调出风方向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t匕,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中仅需设置一个扫风装置即可完成出风口处的360°扫风,有效避免了安装上下扫风及左右扫风叶片的麻烦,简化了扫风装置的结构,也避免了安装两组扫风叶片时易发生的相互干扰的情况,降低了故障发生频率。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空调内的扫风装置,由于上述空调具有上述效果,该扫风装置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介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扫风装置及扫风面板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扫风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扫风装置的转动轴和扫风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扫风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结构剖视图;图7为图6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6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以简化扫风装置的结构,降低故障发生频率。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扫风装置。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f图4,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扫风装置及扫风面板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扫风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扫风装置的转动轴和扫风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拨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出风面板2和设置于出风面板2的出风口的扫风装置1,扫风装置I包括转动轴11、扫 风叶片12和驱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扫风叶片12的扫风面与转动轴11连接,转动轴11与所风叶片12之间的扫风夹角为锐角,扫风夹角为转动轴11的轴线与扫风面上任意一条与其相交的直线的夹角。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将扫风叶片12的扫风面与转动轴11连接,转动轴11与所风叶片12之间的扫风夹角为锐角,扫风夹角为转动轴11的轴线与扫风面上任意一条与其相交的直线的夹角,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使得在转动轴11转动过程中带动扫风叶片12转动,从而改变扫风面的角度,进而实现改变空调出风方向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中仅需设置一个扫风装置即可完成出风口处的360°扫风,有效避免了安装上下扫风及左右扫风叶片的麻烦,简化了扫风装置的结构,也避免了安装两组扫风叶片时易发生的相互干扰的情况,降低了故障发生频率。考虑到转动轴11的轴心与扫风叶片12的扫风面的扫风夹角越大,扫风角度越大,但扫风叶片12投影于出风面板的面积越小,扫风强度降低。因此,将扫风夹角设置为20。 60。。优选的,扫风夹角的最小角度为40°。为了便于扫风装置设置于出风面板2的出风口处,优选在出风面板2上设置有分别用于支撑转动轴11两端的两个支撑板,通过两个支撑板转动支撑转动轴11,使扫风叶片12设置于出风面板2的出风口处。也可增加用于支撑扫风装置的支架,通过支架的安装将扫风装置架设于出风面板2的出风口 ;还可将扫风装置设置于空调机壳或其他部件上,具体安装部位不做限制。如图5所示,两个支撑板中的一个支撑板上设置有与转动轴11转动配合的卡扣21,卡扣21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端,两个卡端形成用于定位转动轴11的装配结构 ’另一个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支撑转动轴11的支撑孔22。在将转动轴11安装于出风面板2时,先将其一端与支撑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包括出风面板(2)和设置于所述出风面板(2)的出风口的扫风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装置(1)包括转动轴(11)、扫风叶片(12)和驱动所述转动轴(11)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扫风叶片(12)的扫风面与所述转动轴(11)连接,所述转动轴(11)与所述扫风叶片(12)之间的扫风夹角为锐角,所述扫风夹角为所述转动轴(11)的轴线与所述扫风面上任意一条与其相交的直线的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绍林杨检群罗镇雄刘秋华杨杰吴霞安智李松朱守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