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脉冲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438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动脉冲阀,包括:依次安装的底座、阀主体以及顶盖,阀主体内部安装有推动装置,阀主体上成型有出气口以及主出气口;推动装置安装于阀主体内部的安装腔中并在安装腔中往复移动,阀主体上还成型一用于存储气体的空腔;顶盖上安装有气流调节装置,该气流调节装置控制排气量低于进气量继而使阀主体中形成高气压,推动装置在高压气体推动下前移并对出气口进行密闭,气体从主出气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的气流调节装置,通过气流调节装置上的气流调节杆调节气流调节块和出气块之间的气隙,进一步控制了通过气流调节块的气体流量,实现了用恒定的压缩空气源产生脉冲的气流控制信号,且此信号的频率和脉宽是可以自由调节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脉冲阀领域,特指一种气动脉冲阀。技术背景脉冲阀是靠气流经气阻、气容的延时作用,使输入的长信号变为脉冲信号的阀类。一般现有的脉冲阀分为直角脉冲阀和淹没式脉冲阀两种。直角脉冲阀的特征是阀的空气进出口管呈90度直角,阀内的膜片把脉冲阀分成前、后两个气室,当接通压缩空气时,压缩空气通过节流孔进入后气室,此时后气室压力将膜片紧贴阀的输出口,脉冲阀处于“关闭”状态,脉冲喷吹控制仪的电信号使脉冲阀衔铁移动,阀后气室放气孔打开,后气室迅速失压,膜片后移,脉冲阀处于“开启”状态。压缩空气·瞬间从阀内喷出,形成喷吹气流,当脉冲控制仪点信号小时,脉冲阀衔铁复位,后气室放气孔关闭,后气室压力升高使膜片紧贴阀出口,脉冲阀又处于“关闭”状态,如此不断地循环工作。淹没式脉冲阀的工作原理与直角脉冲阀的工作原理大致相同,但淹没式脉冲阀的流通性好,喷吹两高,提高负荷带动量,扩大了气源压力的使用范围,更适合于气源压力较宽场合使用。上述的两种脉冲阀都是属于电磁脉冲阀是电气形式控制,需要提供电源、电脉冲产生装置,涉及两种能源结构比较复杂,而为了进一步简化设备结构满足实际使用需要,实现气-气控制,本技术提出一种气动脉冲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动脉冲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气动脉冲阀,包括依次安装的底座、阀主体以及顶盖,底座、阀主体和顶盖之间形成一进气通道以及一出气通道,所述的阀主体内部安装有一推动装置,于阀主体上成型有出气口以及主出气口 ;所述的推动装置安装于阀主体内部的安装腔中并可在安装腔中往复移动,阀主体上还成型一用于存储气体的空腔;所述的顶盖上安装有一气流调节装置,通过该气流调节装置控制排气量低于进气量继而使阀主体中形成高气压,所述的推动装置在高压气体推动下前移并对出气口进行密闭,气体从主出气口排出。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阀主体包括第一阀体,安装于底座上,第一阀体对应推动装置的位置成型一凹位,于该凹位上设置有所述的出气口;第二阀体,具有所述的安装腔,第二阀体上开设有所述的连通第二阀体外部以及安装腔的主出气口,所述的推动装置安装于该安装腔中,第二阀体和第一阀体之间安装一弹黃。第三阀体,成型有一用于存储气体的空腔,空腔与第二阀体的安装腔之间通过第三进气口连通;第三阀体与顶盖之间夹设有垫片组。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推动装置包括推动杆、推动杆前盖和推动杆后盖,高压气体推动推动装置前移,推动杆后盖对出气口进行密闭;所述的弹簧安装于凹位以及推动杆后盖之间,弹簧提供推动装置后移的恢复力。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垫片组对第三阀体上的空腔进行密闭,该垫片组包括前垫片、后垫片和位于前、后垫片、之间的铝片,所述的前垫片、铝垫片以及后垫片上一致地开通一贯通的垫片组进气口,该垫片组进气口与空腔连通。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气流调节装置包括气流调节块、出气块和气流调节杆;所述的气流调节块与气流调节杆通过盘头螺钉连接并与气流调节杆连动,出气块安装于气流调节块上方,转动气流调节杆以调节气流调节块与出气块之间的气隙;气流调节块上形成有气槽和气槽出口,出气块上对应气槽的位置开设一进气孔,该进气孔与垫片组进气口对应连通,气体穿过进气孔后沿气槽流动。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顶盖上开设一安装位,该安装位与顶盖出气口连通;所述的气流调节块和气流调节杆安装于该安装位中,气流调节杆显露于顶盖,气流 调节块与安装位内壁之间形成出气间隙。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进气通道包括成型于底座上的底座进气口、成型于第一、二三阀体上的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第三进气口、垫片组进气口和出气块进气孔;所述的出气通道包括顶盖出气口、垫片组出气口、分别成型于第一、二、三阀体上的第一、二、三出气口、主出气口、出气口和底座出气口。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出气口通过密封垫密闭;所述的第二进气口与安装腔连通。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底座、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第三阀体和顶盖之间通过螺杆固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气动脉冲阀利用高压气体的压力推动装置前移,对出气口进行密闭,迫使气体从主出气口排出,本技术中还设置有气流调节装置,该气流调节装置可调节气体的排气量,通过气流调节装置上的气流调节杆调节气流调节块和出气块之间的气隙,进一步控制了通过气流调节块的气体流量,实现了用恒定的压缩空气源产生脉冲的气流控制信号,且此信号的频率和脉宽是可以自由调节的。另外,传统电-气形式控制的电磁脉冲阀需要提供电源、电脉冲产生装置,涉及两种能源结构比较复杂,而本技术结构简单、新颖,各部件之间紧密配合,利用由此装置产生的脉冲气流信号可以驱动其他气动执行元件动作,从而实现了气-气直接控制。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阀体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阀体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推动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阀体和推动装置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顶盖和气流调节块配合安装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底座2阀主体21第一阀体211出气口212凹位22第二阀体221主出气口23第三阀体3顶盖31出气口4推动装置41推动杆前盖42推动杆43推动杆后盖5气流调节装置51出气块511进气孔52气流调节块53气流调节杆521气槽6垫片组61前垫片62铝片63后垫片64垫片组进气口7弹簧8 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1-7所示,一种气动脉冲阀,包括依次安装的底座I、阀主体2以及顶盖3,底座I、阀主体2和顶盖3之间形成一进气通道以及一出气通道,所述的阀主体2内部安装有一推动装置4,于阀主体2上成型有出气口 211以及主出气口 221 ;所述的推动装置4安装于阀主体2内的安装腔中并可在安装腔中往复移动,阀主体上还成型一用于存储气体的空腔,所述的顶盖3上安装有一气流调节装置5,气体从进气通道进入,通过该气流调节装置5使排气量低于进气量继而阀主体2的空气中形成高气压,推动装置4在高压气体推动下前移并对出气口 211进行密闭,迫使气体从主出气口 221排出。具体而言,所述的阀主体2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第一阀体21、第二阀体22和第三阀体23。第二阀体22上成型有一贯通第二阀体22的安装腔,推动装置4安装在安装腔中,推动装置4包括推动杆42、推动杆前盖41和推动杆后盖43,推动杆43位于推动杆前盖41和推动杆后盖43之间。第一阀体21与第二阀体22连接,第一阀体21对应推动装置4的位置成型有一圆形的凹位212,于圆形凹位212的圆心处开设有一出气口 211,第二阀体22和第一阀体21之间安装一弹簧7,弹簧7安装于推动杆后盖43和凹位212之间。第二阀体22上成型有第二进气口和主出气口 221,第二进气口和主出气口 221均与安装腔连通。第三阀体23上设置有一空腔,空腔上开设一第三进气口 231,该第三进气口 231与第二阀体22上的安装腔相通,气体从安装腔中通过第三进气口 231进入到空腔中。第三阀体23与顶盖3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脉冲阀,包括:依次安装的底座(1)、阀主体(2)以及顶盖(3),底座(1)、阀主体(2)和顶盖(3)之间形成一进气通道以及一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主体(2)内部安装有一推动装置(4),于阀主体(2)上成型有出气口(211)以及主出气口(221);所述的推动装置(4)安装于阀主体(2)内部的安装腔中并可在安装腔中往复移动,阀主体(2)上还成型一用于存储气体的空腔;所述的顶盖(3)上安装有一气流调节装置(5),通过该气流调节装置(5)控制排气量低于进气量继而使阀主体(2)中形成高气压,所述的推动装置(4)在高压气体推动下前移并对出气口(211)进行密闭,气体从主出气口(221)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亚美精密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