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冲砂井下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2202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冲砂井下工具,包括旋转冲砂总成及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接头、堵塞器座和钻杆;堵塞器座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旁通孔,内圆周面上设置有堵塞器座斜台;旋转冲砂总成包括笔尖钻头、冲管、堵塞器总成、冲管接头以及旋转总成;堵塞器总成包括剪切短节、剪切钉、无油润滑轴承、梯形密封环、堵塞器以及自封胶环;堵塞器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堵塞器斜台;旋转总成包括偏水眼接头、滚珠挡丝、滚珠以及轴承座;偏水眼接头侧壁上设置有偏心孔;轴承座、滚珠、滚珠挡丝以及偏水眼接头的上端一起构成一个轴承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转冲砂井下工具,可以快速、直接而有效地清除钻具内的堵塞物,减少了钻井成本,缩短了见井周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冲砂井下工具,包括接头(2)以及钻杆(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冲砂总成(1)以及堵塞器座(3);所述堵塞器座(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钻杆(4)以及所述接头(2)通过螺纹紧固连接;所述接头(2)的下端与被卡钻具连接;所述旋转冲砂总成(1)设置在由所述接头(2)、所述堵塞器座(3)以及所述钻杆(4)的内孔所连接形成的贯穿式空腔中;所述堵塞器座(3)为空心柱状结构,且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的旁通孔(31);在所述堵塞器座(3)的内圆周面上位于所述旁通孔(31)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下部内径小于上部内径的堵塞器座斜台(32);所述旋转冲砂总成(1)包括笔尖钻头(5)、冲管(6)、堵塞器总成(7)、冲管接头(8)以及旋转总成(9);所述笔尖钻头(5)设置在所述旋转冲砂总成(1)的最下端,所述旋转总成(9)设置在所述旋转冲砂总成(1)靠近上方的位置处,所述堵塞器总成(7)设置在所述笔尖钻头(5)与所述旋转总成(9)之间;所述笔尖钻头(5)与所述堵塞器总成(7)之间、所述堵塞器总成(7)与所述旋转总成(9)之间均通过所述冲管(6)连接;相邻两段所述冲管(6)之间通过所述冲管接头(8)相连接;所述堵塞器总成(7)包括剪切短节(13)、剪切钉(14)、无油润滑轴承(16)、梯形密封环(17)、堵塞器(18)以及自封胶环(19);所述堵塞器(18)为空心柱状结构,且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下部外径小于上部外径的堵塞器斜台(33);所述堵塞器斜台(33)的锥角与所述堵塞器座斜台(32)的锥角相同,且所述堵塞器斜台(33)的大端外径大于所述堵塞器座斜台(32)的小端内径;在所述堵塞器斜台(33)的外圆周斜面上设置有所述梯形密封环(17);所述剪切短节(13)配合在所述堵塞器(18)的内孔中,且所述剪切短节(13)的两端均与所述冲管(6)相连接;所述剪切短节(13)通过所述剪切钉(14)固定连接在所述堵塞器(18)上;所述无油润滑?轴承(16)以及所述自封胶环(19)均设置于所述堵塞器(18)的内圆周面与所述冲管(6)的外圆周面之间;所述旋转总成(9)包括偏水眼接头(20)、滚珠挡丝(21)、滚珠(22)以及轴承座(23);所述偏水眼接头(20)为空心柱状结构,且侧壁上设置有两对轴线分别平行的、贯穿侧壁的偏心孔(34);所述轴承座(23)的下端设置有安装孔(24);所述安装孔(24)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轴承孔(25);所述偏水眼接头(20)的下端与所述冲管(6)连接,上端插入所述安装孔(24)中;所述偏水眼接头(20)插入所述安装孔(24)的一端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轴承孔(25)相对应的滚珠槽(26);所述滚珠(22)同时嵌合在所述滚珠槽(26)以及所述轴承孔(25)中;所述滚珠挡丝(21)设置在所述轴承孔(25)中,且所述滚珠挡丝(21)的内侧压紧在所述滚珠(22)的外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青忠王殿云陶瑞东齐金涛王守岐张晓王丕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