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窗拉手,包括主体和与主体相连接的立柱。立柱设有螺钉孔,螺钉穿过螺钉孔将门窗拉手固定在门窗上设置的安装柱上。螺钉孔上设置有覆盖第一螺钉孔及第一螺钉孔内的螺钉的螺钉盖。由此,螺钉完全被螺钉盖覆盖,不但更加美观,避免了螺钉头部划伤人体或是勾损织物,而且还可以避免螺钉的锈蚀和螺钉孔的杂物沉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五金配件,特别涉及门窗配件。
技术介绍
目前,门窗拉手在人们的日常家居生活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如附图I所示,在门体I上安装拉手2时,通常有些部件的连接采用螺钉3固定连接。采用这种螺钉连接方式时,部分螺钉暴露于拉手的外表,这样一方面影响拉手的美观性;另一方面暴露在外的螺钉外缘也存有划伤人体或是勾损织物的隐患。为了避免螺钉头部体划伤人体或是勾损织物,也有采用沉头螺钉的连接方式的,即在拉手上设置螺钉沉孔。上述两种方式由于螺钉头部暴露于外表,一方面影响美观性,另一方面,外界环境可能锈蚀螺钉,灰尘等杂物也可以在螺钉连接处产生积聚,从而影响今后螺钉的旋拧的顺畅,甚至产生螺钉拧死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窗拉手。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门窗拉手,包括主体和与主体相连接的立柱。立柱设有第一螺钉孔,螺钉穿过第一螺钉孔将门窗拉手固定在门窗上设置的安装柱上。第一螺钉孔上设置有覆盖第一螺钉孔及第一螺钉孔内的螺钉的螺钉盖。由此,螺钉完全被螺钉盖覆盖,不但更加美观,避免了螺钉头部划伤人体或是勾损织物,而且还可以避免螺钉的锈蚀和螺钉孔的杂物沉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螺钉盖嵌入并固定于第一螺钉孔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体设有第二螺钉孔,主体通过第二螺钉孔内的螺钉与立柱固定连接。螺钉盖设置于第二螺钉孔上,且覆盖第二螺钉孔及第二螺钉孔内的螺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螺钉孔和第二螺钉孔包括用于容置螺钉主体的第一区域,用于容置螺钉帽的第二区域和用于容置螺钉盖的第三区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螺钉盖通过螺纹与螺钉孔旋接。由此,螺钉盖方便安装和拆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螺钉盖包括盖帽和突出部,突出部设有螺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帽上表面设有钥匙插孔状的装饰孔。由此,盖帽会让陌生人误以为是开启门窗的钥匙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盗的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螺钉盖套在立柱上。螺钉盖为喇叭状圆管,螺钉盖的小口端的内壁设有螺纹。立柱为圆柱形且设有与螺钉盖内壁上的螺纹相匹配的螺纹。由此,螺钉盖的结构更加简单,拉手的安装更加便捷。附图说明图I为安装拉手的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I的门窗拉手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门窗拉手安装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门窗拉手的螺钉孔剖面图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门窗拉手安装示意图。图6为图5中A所示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的门窗拉手螺钉盖上表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I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门窗拉手的安装。如图所示,门体I上设有圆形安装孔5。拉手2包括主 体21和两根立柱22,且主体21和立柱22为一体结构。立柱22为管状结构,其侧壁上设有第一螺钉孔221。安装柱4为圆柱形,其侧壁上设有孔41。螺钉盖6为圆碟形,直径与第一螺钉孔221直径相当且可嵌入螺钉孔22中。在本实施例中,一个门体I上安装有两个拉手2。拉手2通过安装柱4与门体I固定。两个拉手2通过安装柱4固定连接。安装柱4两端分别设有孔41。安装时,安装柱4穿设于安装孔5中,安装柱4两端分别插入门体I两边的两个拉手2的立柱22内。安装柱4上的孔41与第一螺钉孔221对齐。螺钉3旋入第一螺钉孔221和孔41,将立柱22与安装柱4固定连接。螺钉3旋入第一螺钉孔221后,再将螺钉盖6嵌入第一螺钉孔221中,覆盖第一螺钉孔221及第一螺钉孔221内的螺钉3。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拉手2还可以包括一根或者多根立柱22,主体21和立柱22还可以通过螺钉等固定连接。在另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门体I还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拉手2。实施例2图3和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门窗拉手的安装。与实施例I的区别之处在于主体21和立柱22通过螺钉3固定连接。如图3和图4所示,拉手2包括主体21和圆柱形立柱22。主体21设有第二螺钉孔211。螺钉3穿过第二螺钉孔211将主体21和立柱22固定连接。螺钉盖6包括盖帽61和圆柱形突出部62。突出部62具有螺纹。第二螺钉孔211包括直径依次增加的用于容置螺钉3的主体的第一区域211a,用于容置螺钉3的螺钉帽的第二区域211b和用于容置螺钉盖6的盖帽61的第三区域211c。第一区域211a内壁设有与螺钉3的螺纹匹配的螺纹,第二区域211b内径与突出部62相当,且其内壁设有与突出部62的螺纹匹配的螺纹。螺钉3主体旋入第一区域211a将主体21和立柱22固定连接后,螺钉3的螺钉帽位于第二区域211b底部。突出部62通过螺纹旋入第二区域211b。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211a内壁还可以不设螺纹。螺钉盖6还可以仅包含设有螺纹的盖帽61,第三区域211c内壁还可以设有与盖帽61的螺纹匹配的螺纹,盖帽61和第三区域211c相旋接。在另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设置于立柱上的第一螺钉孔也可以包括上述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等三个区域。实施例3图5和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门窗拉手的安装。如图所示,门体I上设有圆形安装孔5。拉手2包括主体21和两根立柱22,且主体21和立柱22为一体结构。立柱22为管状结构,其侧壁上设有第一螺钉孔221。安装柱4为圆柱形,其侧壁上设有孔41。螺钉盖6套在立柱22上。螺钉盖6为喇叭状圆管,小口一端内壁设有螺纹。立柱22与主体21连接的一端的直径小于另一端。立柱22侧壁设有与螺钉盖6内壁的螺纹匹配的螺纹22a。在本实施例中,一个门体I上安装有两个拉手2。拉手2通过安装柱4与门体I固定。两个拉手2通过安装柱4固定连接。安装柱4两端分别设有孔41。安装时,安装柱4穿设于安装孔5中,安装柱4两端分别插入门体I两边的两个拉手2的立柱22内。安装柱4上的孔41与第一螺钉孔221对齐。螺钉3旋入第一螺钉孔221,将立柱22与安装柱4固定连接,然后螺钉盖6沿螺纹22a向第一螺钉孔221方向旋进,最后螺钉盖6覆盖第一螺钉孔221及第一螺钉孔221内的螺钉3。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拉手2还可以包括一根或者多根立柱22,主体21和立柱22还可以通过螺钉等固定连接。在另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门体I还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拉 手2。实施例4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门窗拉手的螺钉盖。和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螺钉盖6上表面设有装饰孔。如图所示,盖帽61上表面设有钥匙孔装饰孔61a。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装饰孔61a还可以为三角形,树叶形或者梅花形等的规则或者不规则形状。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门窗拉手,包括主体和与主体相连接的立柱,所述的立柱设有第一螺钉孔,螺钉穿过所述的第一螺钉孔将门窗拉手固定在门窗上设置的安装柱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螺钉孔上设置有覆盖第一螺钉孔及第一螺钉孔内的螺钉的螺钉盖。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门窗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钉盖嵌入并固定于第一螺钉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门窗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设有第二螺钉孔,所述的主体通过设置在第二螺钉孔内的螺钉与立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门窗拉手,包括主体和与主体相连接的立柱,所述的立柱设有第一螺钉孔,螺钉穿过所述的第一螺钉孔将门窗拉手固定在门窗上设置的安装柱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螺钉孔上设置有覆盖第一螺钉孔及第一螺钉孔内的螺钉的螺钉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代国,
申请(专利权)人:高代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