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用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1441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包括水平设置的板体,板体的四周侧壁包裹有加强框,板体的长侧壁开有多个横向设置的通孔,板体为三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塑胶基板、网格板和第二塑胶基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板体的四周侧壁包裹有加强框,起到了加固的效果,板体的长侧壁开有多个横向设置的通孔,减少了整体重量,节约了制作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
技术介绍
模板施工成本,是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总成本核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且对施上过程、上程质量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目前建筑上地所用的建筑模板,有钢模板、木模板、木胶合板模板、竹胶合板等。钢模板由于笨重,因而使用尺寸较小,且成本高,易出现事故,因而已很少使用。木模板或竹质模板由于木材或竹材的宽度、长度所限,必须进行切割拼接才能满足建筑施工的实际需要,特别是会造成本质木材或竹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包括水平设置的板体,板体的四周侧壁包裹有加强框,板体的长侧壁开有多个横向设置的通孔,板体为三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塑胶基板、网格板和第二塑胶基板。作为优选,通孔的体积为板体的体积的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板体的四周侧壁包裹有加强框,起到了加固的效果,板体的长侧壁开有多个横向设置的通孔,减少了整体重量,节约了制作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面剖视图。图中1、板体;2、加强框;3、通孔;41、第一塑胶基板;42、网格板;43、第二塑胶基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I和图2,本技术包括水平设置的板体1,板体I的四周侧壁包裹有加强框2,板体I的长侧壁开有多个横向设置的通孔3,板体I为三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塑胶基板41、网格板42和第二塑胶基板43。通孔3的体积为板体I体积的30%。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板体I的四周侧壁包裹有加强框2,起到了加固的效果,板体I的长侧壁开有多个横向设置的通孔3,减少了整体重量,节约了制作成本。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内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 宽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包括水平设置的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四周侧壁包裹有加强框,板体的长侧壁开有多个横向设置的通孔,所述板体为三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塑胶基板、网格板和第二塑胶基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体积为板体的体积的3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包括水平设置的板体,板体的四周侧壁包裹有加强框,板体的长侧壁开有多个横向设置的通孔,板体为三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塑胶基板、网格板和第二塑胶基板。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板体的四周侧壁包裹有加强框,起到了加固的效果,板体的长侧壁开有多个横向设置的通孔,减少了整体重量,节约了制作成本。文档编号E04G9/10GK202787952SQ20122032892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专利技术者刘稼涛, 詹宝驹, 杜嘉晖 申请人:成都驹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包括水平设置的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四周侧壁包裹有加强框,板体的长侧壁开有多个横向设置的通孔,所述板体为三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塑胶基板、网格板和第二塑胶基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稼涛詹宝驹杜嘉晖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驹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