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件,包括:至少一挂件,该挂件一端为U型槽;以及一固定板,该挂件一端的U型槽与固定板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具备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调节功能,而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调节简易灵活,便于批量生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一些建筑工程为了提高保温和隔音性能,通常在主体结构墙体外再增加一层围护墙体。这些围护墙体所使用的材 料一般不具备太大的承重能力,因此往往需要采用专用的连接件将其悬挂在土体结构之上。这种起悬挂作用的连接件,工程用量非常大,但通常只是为某个具体的建筑工程而设计,功能比较单一,不具备调节功能或仅具有很小的调节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接件,可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件不具备调节功能或仅具有很小的调节功能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件,包括至少一挂件,该挂件一端为U型槽;以及一固定板,该挂件一端的U型槽与固定板连接。所述的连接件,其中,该U型槽底部设有第一螺栓孔及第一螺栓,该第一螺栓旋合穿过该第一螺栓孔顶靠该固定板。所述的连接件,其中,该第一螺栓上还配有将该第一螺栓锁定在所述U型槽底部的螺母。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U型槽前板设有第二螺栓孔及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旋合穿过该第二螺栓孔顶靠该固定板。所述的连接件,其中,该固定板正面设有一个安装槽,该第二螺栓卡在该安装槽内。所述的连接件,其中,该固定板正面设有多个安装槽,每个安装槽位置可安装一个挂件,该挂件的第二螺栓卡在该安装槽内。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挂件一端的U型槽与固定板活动连接,并在U型槽底部设置第一螺栓孔配合第一螺栓,不仅通过旋合第一螺栓能够调节挂件与固定板之间的高度差,而且挂件通过U型槽可沿固定板左右滑动,使连接件具备了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调节功能,且U型槽前板设置的第二螺栓孔及第二螺栓,固定板正面设有安装槽,以便所述第二螺栓卡在所述安装槽内,进一步在调整好挂件的左右方向后将挂件固定在固定板上。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调节简易灵活,便于批量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I 挂件11 U 型槽111第一螺栓孔112 第一螺栓 114第二螺栓孔115 第二螺栓2 固定板21 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见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连接件包括挂件I和固定板2,其中挂件I通过一端的U型槽11与所述固定板2活动连接。具体的,挂件I的一端设置有U型槽11,可使挂件I通过该U型槽11悬挂在固定板2的上端。U型槽11的宽度可以与固定板2的厚度一致,也可以略大于固定板2的厚度,但是不能小于固定板2的厚度。所述U型槽11底部设有第一螺栓孔111及第一螺栓112,所述第一螺栓112旋合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111顶在所述固定板2 —端,通过旋合所述第一螺栓112调节所述挂件I与所述固定板2之间的高度差。具体的,为了稳定与耐用,在U型槽11底部的正中间设有第一螺栓孔111,配合第一螺栓孔111设置有第一螺栓112,第一螺栓112穿过第一螺栓孔111正好顶在固定板2的上端。通过不同程度的旋合第一螺栓112,使第一螺栓112穿过第一螺栓孔111露出不同长度的螺杆,以便于调节挂件I与固定板2之间的高度差。可选的,所述第一螺栓112上还配有将所述第一螺栓112锁定在所述U型槽11底部的螺母113。具体的,螺母113在图I中省略未画出。当确定好调节挂件I与固定板2之间的高度差后,可将螺母113旋合在第一螺栓112穿过U型槽11后露出的螺杆上,以便将所述第一螺栓112锁定在所述U型槽11底部,达到挂件I在固定板2上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挂件I通过所述U型槽11沿所述固定板2左右滑动。具体的,由于U型槽11的宽度可以与固定板2的厚度一致,也可以略大于固定板2的厚度,但是不能小于固定板2的厚度,所以挂件I通过U型槽11能够沿所述固定板2左右滑动,以实现连接件左右方向灵活调节的功能。可选的,如图I所示,所述U型槽11前板设有第二螺栓孔114及第二螺栓115,所述第二螺栓115旋合穿过所述第二螺栓孔114顶在所述固定板2正面。具体的,当挂件I通过所述U型槽11沿所述固定板2左右滑动时,当位置确定时,为了进一步固定挂件1,在U型槽11前板设有第二螺栓孔114,配合第二螺栓孔114设置有第二螺栓115,第二螺栓115旋合穿过第二螺栓孔114,正好顶在固定板2正面。可选的,如图I所示,所述固定板2正面设有安装槽21,以便所述第二螺栓115卡在所述安装槽内。 具体的,为了达到更加可靠的稳定性,在固定板2正面设有安装槽21,当第二螺栓115旋合穿过第二螺栓孔114后,正好能卡在安装槽21内。安装槽21的宽度可设置为与第二螺栓115的螺杆的直径相同,以便于第二螺栓115穿过第二螺栓孔114后,正好卡在安装槽21内。以上只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本技术的的固定板可以为一个长板,其上有多个安装槽,每个安装槽的位置都可以安装一个挂件。这样一个固定板上就可以安装多个挂件。此外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中,如果修改了方向,固定板有多长,就有开一个安装槽跟固定板一样长。而将挂件随意安装在固定板任意位置,只要螺栓能固定在安装槽内就可以。当然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无论如何变化,本技术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挂件一端的U型槽与固定板活动连接,并在U型槽底部设置第一螺栓孔配合第一螺栓,不仅通过旋合第一螺栓能够调节挂件与固定板之间的高度差,而且挂件通过U型槽可沿固定板左右滑动,使连接件具备了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调节功能,且U型槽前板设置的第二螺栓孔及第二螺栓,固定板正面设有安装槽,以便所述第二螺栓卡在所述安装槽内,进一步在调整好挂件的左右方向后将挂件固定在固定板上。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调节简易灵活,便于批量生产。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挂件,该挂件一端为U型槽;以及 一固定板,该挂件一端的U型槽与固定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U型槽底部设有第一螺栓孔及第一螺栓,该第一螺栓旋合穿过该第一螺栓孔顶靠该固定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螺栓上还配有将该第一螺栓锁定在所述U型槽底部的螺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U型槽前板设有第二螺栓孔及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旋合穿过该第二螺栓孔顶靠该固定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板正面设有一个安装槽,该第二螺栓卡在该安装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I或4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挂件,该挂件一端为U型槽;以及一固定板,该挂件一端的U型槽与固定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宝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