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浮动主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2579 阅读:4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弹性浮动主轴装置,是由铣切单元及滑动构件所构成,其中铣切单元是设有弹性组成,主要是利用铣切单元连接于滑动构件,所述铣切单元通过弹性组成及滑动构件达到随铣切对象表面自由上下升降浮动。运作动作时是将待铣切对象或铣切单元其中之一定位固定,并将其中另一组件沿需铣切处贴附移动,所述铣切单元随待铣切物表面幅度上下浮动,令铣切对象钻刻铣切出一等深凹槽,通过弹性组成及滑动构件的设计可取代并克服现有技术于例如须额外增加设备、效率慢等缺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性浮动主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主轴依附在对象的表面幅度,通过主轴上下升降浮动,在对象表面铣切出等深凹槽或透孔的弹性浮动主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对象的表面幅度上铣切出等深凹槽或透孔的技术,是通过一气压动力加工机加工制成;所述气压动力加工机包括有气压源,通过所述气压源提供主轴动力,令主轴可随对象的表面幅度升降浮动,并铣切出等深凹槽或透孔,但是,上述气压动力加工机于实际使用时,却有下列所列出的缺点一、气压动力加工机需要另外使用气压源辅助,因此必须额外增加气压源设备,也造成整体的设备成本上升。二、气压动力加工机使用上亦需要迁就气压源所设置的位置等,造成使用上的种种不便。三、气压源需要外接电源,因此相当不符合经济效益。四、气压动力加工机因空压力不足,常令对象无法快速铣切所需的深度。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得以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各种缺点的浮动加工机,藉以发展出减少设备成本、降低能源耗损、不受限于气压源设置位置以及提升加工效率的实用性技术,实为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少设备成本并降低能源耗损、不受限于气压源设置位置同时提升加工效率的弹性浮动主轴装置。为达上述目的以及其它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弹性浮动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一个及一个以上的铣切单元及滑动构件所构成,所述铣切单元是连接于滑动构件一面,其铣切单元包括有主轴马达、连接座主体、铣切组成及弹性组成,所述连接座主体上方承置有一主轴马达,所述主轴马达一端向下延设而出一动力传出轴,所述动力传出轴穿套于连接座主体,所述连接座主体两端设有弹性组成,另动力传出轴底端接合一铣切组成,滑动构件包括有滑动单元、基座及防尘盖所构成,防尘盖是设于滑动单元上方,所述滑动单元是锁固于基座一面,其中基座是由滑动座、固定座及导引管所组成,所述滑动座一面是锁固于固定座背面,所述固定座正面是连接有滑动单元、弹性组成一端及防尘盖,另固定座一侧是连接导引管;滑动单元是由滑轨件、滑动块及限位块所组成,其中所述滑轨件是锁固于固定座一面,另滑轨件是与滑动块对应接合滑动,所述滑动块另一面与连接座主体锁接,另滑动块下方设有注油管,又滑动块两侧下方设有限位块;铣切组成是设有连接组件、调整组件、接触组件及铣切刀具,接触组件底端具有一接触球面,所述调整组件连接于动力传出轴底端,另调整组件外环侧设有一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下端设有一接触组件,所述接触组件中间区域设有铣切刀具,所述铣切刀具贯穿接触组件底端的接触球面;弹性组成设于连接座主体两侧,是由固定组件、弹性调整组件及锁固原件所组成,其中弹性调整组件两端分别连接于固定组件一端及锁固组件一端。上述防尘盖是设有第一防尘盖及第二防尘盖,所述第一防尘盖一端锁接于固定座一面,所述第二防尘盖一端是锁接于连接座主体,其中第二防尘盖是与第一防尘盖相互滑动配合。所述连接座主体底面一侧连接一注油块,所述注油块上方设有一轴向孔;滑动块下方设有一注油管,所述注油管对应套合于上述注油块的轴向孔。所述调整组件上方外环侧设有一调整环,所述调整环一侧是锁接有调整件。所述接触球面为圆弧状。所述弹性调整组件包括有调整螺杆、螺帽拉及伸弹性件,所述调整螺杆螺接所述螺帽并穿设于固定组件一侧,所述固定组件另一端是锁接于基座一面,其中调整螺杆一端连接拉伸弹性件一端,所述拉伸弹性件另一端是连接于锁固组件一端,另一端连接于连接座主体一侧。所述锁固组件是包括有一接合面及一调整面,所述调整面设有一长圆孔,锁固组件通过所述长圆孔与连接座主体锁接。所述弹性调整组件设有螺杆、螺帽及压缩弹性件,所述压缩弹性件两端穿套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另一端锁接于螺帽。所述固定组件设有接合面及调整面,所述接合面是锁接弹性调整组件一侧,所述调整面是锁接于连接座主体一侧,其中调整面设有长圆孔。所述锁固组件包括有压抵面及调整连接面,所述压抵面是锁接弹性调整组件一侧,所述调整连接面是锁接于固定座一面,其中调整连接面设有调整孔。使用时是先调整所述调整组件的调整件及调整环,令铣切刀具凸出接触球面达到铣切所需的长度,并将铣切物置于铣切刀具及接触球面的相对应位置,令铣切刀具及接触球面压抵铣切物所需铣切的部位。运作动作时是将待铣切对象或铣切单元其中之一定位固定,并将其中另一组件沿需铣切处贴附移动,所述铣切单元随待铣切物表面幅度上下浮动,令铣切对象钻刻铣切出一等深凹槽。本技术具有数项优点一、弹性浮动主轴装置不需要另外使用气压源辅助,因此令整体的设备成本下降。二、弹性浮动主轴装置使用上不需要迁就气压源所设置的位置等,使用上较为方便。三、弹性调整组件不需要外接电源,因此比现有技术更加符合经济效益。四、使用电动主轴在动力输出上有更大的输出力,以达到增加加工深度及缩短加工时间的目的。五、弹性调整组件保养相当简单且不容易坏,因此具有节省保养成本及节省保养人员时间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弹性浮动主轴装置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弹性浮动主轴装置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弹性浮动主轴装置的铣切组成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弹性浮动主轴装置的铣切组成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的弹性浮动主轴装置的铣切升降动作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弹性浮动主轴装置的铣切水平位移动作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双轴弹性浮动主轴装置外观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弹性浮动主轴装置外观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0铣切单元;1主轴马达;11动力传出轴;2连接座主体;21注油块;211轴向孔;3铣切组成;31连接组件;311连接孔;312第一调整件;32调整组件;321第二调整件;322调整环;33接触组件;331接触球面;332透孔;34铣切刀具;4弹性组成;41固定组件;42弹性调整组件;421调整螺杆;422螺帽;423拉伸弹性件;43锁固组件;431接合面;432调整面;433长圆孔;20滑动构件;5滑动单元;51滑轨件;52滑动块;521注油管;53限位块;6基座;61滑动座;62固定座;63导引管;7防尘盖;71第一防尘盖;72第二防尘盖;8弹性组成;81固定组件;811接合面;812调整面;813长圆孔;82弹性调整组件;821螺杆;822螺帽;823压缩弹性件;83锁固组件;831压抵面;832调整连接面;833调整孔;62’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有关于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达成功效,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相信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4及图6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本技术的弹性浮动主轴装置主要包括有,一铣切单元10及一滑动构件20,所述铣切单元10是连接滑动构件20一面,其中铣切单元10包括有主轴马达1、连接座主体2、铣切组成3及弹性组成4;滑动构件20是由一滑动单元5、基座6及防尘盖7所构成,其中主轴马达1承置于连接座主体2上方,另主轴马达1一端向下延设而出一动力传出轴11,所述动力传出轴11穿套于连接座主体2,另动力传出轴11底端接合一铣切组成3。连接座主体2底面一侧连接一注油块21,所述注油块21上方设有一轴向孔211;另连接座主体2两侧锁接有两弹性组成4,又连接座主体2背面是锁固于滑动单元5。铣切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浮动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一个及一个以上的铣切单元及滑动构件所构成,所述铣切单元是连接于滑动构件一面,其铣切单元包括有主轴马达、连接座主体、铣切组成及弹性组成,所述连接座主体上方承置有一主轴马达,所述主轴马达一端向下延设而出一动力传出轴,所述动力传出轴穿套于连接座主体,所述连接座主体两端设有弹性组成,另动力传出轴底端接合一铣切组成,滑动构件包括有滑动单元、基座及防尘盖所构成,防尘盖是设于滑动单元上方,所述滑动单元是锁固于基座一面,其中:    基座是由滑动座、固定座及导引管所组成,所述滑动座一面是锁固于固定座背面,所述固定座正面是连接有滑动单元、弹性组成一端及防尘盖,另固定座一侧是连接导引管;    滑动单元是由滑轨件、滑动块及限位块所组成,其中所述滑轨件是锁固于固定座一面,另滑轨件是与滑动块对应接合滑动,所述滑动块另一面与连接座主体锁接,另滑动块下方设有注油管,又滑动块两侧下方设有限位块;    铣切组成是设有连接组件、调整组件、接触组件及铣切刀具,接触组件底端具有一接触球面,所述调整组件连接于动力传出轴底端,另调整组件外环侧设有一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下端设有一接触组件,所述接触组件中间区域设有铣切刀具,所述铣切刀具贯穿接触组件底端的接触球面;    弹性组成设于连接座主体两侧,是由固定组件、弹性调整组件及锁固原件所组成,其中弹性调整组件两端分别连接于固定组件一端及锁固组件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大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