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台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536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02:20
一种印刷机台面,包括台面本体以及开设在所述台面本体上的安装孔和吸附通孔,所述安装孔开设在所述台面本体的四角,多个吸附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台面本体的中间区域,所述吸附通孔的外围均匀开设有一圈的第二吸附通孔,所述第二吸附通孔的外侧均匀开设有一圈的透光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原有的吸附通孔的位置增加了吸附通孔的数量,同时在印刷台面上设有一圈第二吸附通孔,改进了吸附系统的结构,在增加了吸力的同时还使吸力均匀的分布于整个硅片,可以降低印刷偏移,同时也大大减少了硅片的破片率,减少停机时间,从而提高了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制备,且成本较低,适于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台面,特别是涉及一种印刷机台面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丝网印刷设备中,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印刷台面,用来承载硅片。现有的印刷台面主要包括安装孔和吸附通孔。所述吸附通孔设于半块台面的一侧,通常为一排,数量为4个。然而,现有的印刷台面一方面由于吸附孔较少,产生的吸力不能很好的将电池片牢牢地吸附在台面上,导致电池片在吸附过程中经常发生移位,在印刷时由于电池片的偏 移,会产生印刷图案偏移,导致电池的电性能大大地下降;另一方面吸附孔的位置分布较为集中,导致生产过程中产生碎片,碎片产生后需及时进行停机清理,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同类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简单方便,易于固定的印刷台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机台面,包括台面本体以及开设在所述台面本体上的安装孔和吸附通孔,所述安装孔开设在所述台面本体的四角,多个吸附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台面本体的中间区域,所述吸附通孔的外围均匀开设有一圈的第二吸附通孔,所述第二吸附通孔的外侧均匀开设有一圈的透光孔。优选地,所述台面本体采用硬质金属板材制得,所述台面本体上喷涂有防锈漆。优选地,所述台面本体采用硬质不锈金属板材制得。优选地,所述透光孔的孔径为2mm 5mm。本技术的所述透光孔设置于所述台面本体与所述印刷物品的边缘接触部分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原有的吸附通孔的位置增加了吸附通孔的数量,同时在印刷台面上设有一圈批二吸附通孔,改进了吸附系统的结构,在增加了吸力的同时还使吸力均匀的分布于整个硅片,可以降低印刷偏移,同时也大大减少了硅片的破片率,减少停机时间,从而提闻了广能。另外,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制备,且成本较低,适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叙述。参照附图1,提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一种印刷机台面,包括台面本体I以及开设在所述台面本体I上的安装孔2和吸附通孔5,所述安装孔孔2开设在所述台面本体I的四角,多个吸附通孔5均匀分布在所述台面本体I的中间区域,所述吸附通孔5的外围均匀开设有一圈的第二吸附通孔4,所述第二吸附通孔4的外侧均匀开设有一圈的透光孔3。本技术的所述透光孔3的孔径为2mm 5mm0·本技术的所述台面本体I采用硬质金属板材制得,所述台面本体I上喷涂有防锈漆。或者所述台面本体I直接采用硬质不锈金属板材制得。这样都可以防止台面本体在使用过程中氧化生锈,同时也保证了本技术的品质,使其使用寿命更为长久。本技术的所述透光孔3设置于所述台面本体I与所述印刷物品的边缘接触部分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印刷机台面,包括台面本体以及开设在所述台面本体上的安装孔和吸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开设在所述台面本体的四角,多个吸附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台面本体的中间区域,所述吸附通孔的外围均匀开设有一圈的第二吸附通孔,所述第二吸附通孔的外侧均匀开设有一圈的透光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机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本体采用硬质金属板材制得,所述台面本体上喷涂有防锈漆。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机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本体采用硬质不锈金属板材制得。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机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 孔的孔径为2mm 5mm。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印刷机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设置于所述台面本体与所述印刷物品的边缘接触部分上。专利摘要一种印刷机台面,包括台面本体以及开设在所述台面本体上的安装孔和吸附通孔,所述安装孔开设在所述台面本体的四角,多个吸附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台面本体的中间区域,所述吸附通孔的外围均匀开设有一圈的第二吸附通孔,所述第二吸附通孔的外侧均匀开设有一圈的透光孔。本技术在原有的吸附通孔的位置增加了吸附通孔的数量,同时在印刷台面上设有一圈第二吸附通孔,改进了吸附系统的结构,在增加了吸力的同时还使吸力均匀的分布于整个硅片,可以降低印刷偏移,同时也大大减少了硅片的破片率,减少停机时间,从而提高了产能。另外,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制备,且成本较低,适于推广应用。文档编号B41F15/20GK202782132SQ20122045258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日专利技术者关祥毅, 赵丽丽, 王君 申请人:哈尔滨商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机台面,包括台面本体以及开设在所述台面本体上的安装孔和吸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开设在所述台面本体的四角,多个吸附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台面本体的中间区域,所述吸附通孔的外围均匀开设有一圈的第二吸附通孔,所述第二吸附通孔的外侧均匀开设有一圈的透光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祥毅赵丽丽王君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商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