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直接制版机不同规格版材的滚筒动平衡调节装置,公开了一种直接制版机的自动动平衡装置,包括滚筒以及设置在滚筒滚动面上的版材,和设置在滚筒侧面的平衡块支撑导向装置,所述的平衡块支撑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滚筒侧面的端盖与滑块支撑环,滑块支撑环上还设有垫块,端盖与滑块支撑环之间卡接有平衡块;还包括平衡块驱动系统,平衡块驱动系统包括电机与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滚筒的两个端面上固定平衡块,解决了不同规格版材引起的滚筒动平衡问题,从而减少了在滚筒高速旋转中的震动幅度,并且由于动平衡是自动实现的,因此减少了工作时间,增加了直接制版机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直接制版机不同规格版材的滚筒动平衡调节装置,尤其涉及了一种直接制版机的自动动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印刷行业中,有各种规格的版材,用于满足印刷行业不同客户的需求。但是不同规格的版材,对直接制版机的滚筒动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不同规格不同幅面的版材,本省材料的重量不同,并且用于固定版材的活动版夹的位置也不同,引起了滚筒动平衡的变化,在转速不高的前提下,这种动平衡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如今追求效率·的印刷行业,为了最求效率,厂家把滚筒转速提的很高,因此动平衡的微小变化会导致机器的巨大震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能够实现滚筒动平衡的自动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不同规格的版材引起的滚筒动平衡的变化,而动平衡的变化会导致机器的巨大震动,影响了直接制版机的正常工作等缺点,提供了一种通过在滚筒的两个端面上固定平衡块的方式,在滚筒高速转动前,自动调整好平衡块的位置,从而实现滚筒转动时达到动平衡的直接制版机的自动动平衡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直接制版机的自动动平衡装置,包括滚筒以及设置在滚筒滚动面上的版材,和设置在滚筒侧面的平衡块支撑导向装置,所述的平衡块支撑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滚筒侧面的端盖与滑块支撑环,滑块支撑环上还设有垫块,端盖与滑块支撑环之间卡接有平衡块;还包括平衡块驱动系统,平衡块驱动系统包括电机与推杆。作为优选,所述的平衡块驱动系统包括光耦,平衡块为两块。平衡块有两块,通过计算,在不同的位置固定平衡块,用于滚筒的平衡。作为优选,所述的平衡块包括配重块,配重块的两端为塑料支撑块,配重块的正面设有光耦指针以及圆锥形的定位孔,背面设有磁铁。光耦指针用于平衡块的位置检测。通过在配重块背面安装磁铁,因此,平衡块吸附在由端盖与滑块支撑环组成的平衡块支撑及导向装置内,配重块的两侧通过设置塑料支撑块,用于配重块的固定与滑动,减少配重块滑动时的摩擦力。作为优选,所述的端盖与滑块支撑环上设有盖板,平衡块背面的磁铁与盖板相接触。配重块仅磁铁部分与盖板接触,其他位置与盖板不接触。作为优选,所述的塑料支撑块上还设有支撑块凸柱,支撑块凸柱、磁铁与盖板相接触。通过在塑料支撑块上设置支撑块凸柱,由于支撑块凸柱与盖板的接触面积仍然比较小,因此在提高了平衡块的稳定性的同时,使平衡块与盖板之间的摩擦力仍然在可控范围内。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机设置在机架上,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丝杆连接,丝杆通过螺母与推杆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推杆的端部还设有推杆帽,推杆与推杆帽之间连接有弹簧,推杆帽与平衡块上的定位孔配合。作为优选,所述的配重块为铜块。作为优选,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光耦,光耦设置在推杆的正上方,平衡块通过光耦指针寻找位置,通过编码器定位。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在滚筒的两个端面上固定平衡块,解决了不同规格版材引起的滚筒动平衡问题,从而减少了在滚筒高速旋转中的震动幅度,并且由于动平衡是自动实现 的,因此减少了工作时间,增加了直接制版机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滚筒的左视图。图3是图I中平衡块的主视图。图4是图I中平衡块的后视图。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73—端盖、74—滑块支撑环、75—盖板、76—弹黃、78—平衡块、79—推杆帽、80—光稱指针、81—配重块、82—塑料支撑块、83—磁铁、84—维孔、85—支撑块凸柱、100一推杆、101—丝杆、103—光稱、104—联轴器、105一电机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I至图4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I直接制版机的自动动平衡装置,如图I至图4所示,包括滚筒以及设置在滚筒滚动面上的版材,和设置在滚筒侧面的平衡块支撑导向装置,所述的平衡块支撑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滚筒侧面的端盖73与滑块支撑环74,滑块支撑环74上还设有垫块,端盖73与滑块支撑环74之间卡接有平衡块78 ;还包括平衡块驱动系统,平衡块驱动系统包括电机106与推杆100。平衡驱动系统包括检测光耦103,用于对平衡块78的固定与放松,推杆100,推杆帽79,弹簧76,电机106,联轴器104组成配重驱动系统。滑块支撑环74与滚筒壁连接,垫块设置在滑块支撑环74上,盖板73与垫块连接。平衡块驱动系统包括光稱103,平衡块78为两块。平衡块78有两块,通过计算,在不同的位置固定平衡块78,用于滚筒的平衡。平衡块78包括配重块81,配重块81的两端为塑料支撑块82,配重块81的正面设有光耦指针80以及圆锥形的定位孔84,背面设有磁铁83。光耦指针80用于平衡块78的位置检测。通过在配重块81背面安装磁铁83,因此,平衡块78吸附在由端盖73与滑块支撑环74组成的平衡块支撑及导向装置内,配重块81的两侧通过设置塑料支撑块82,用于配重块81的固定与滑动,减少配重块81滑动时的摩擦力。端盖73与滑块支撑环74上设有盖板75,平衡块78背面的磁铁83与盖板75相接触。配重块81仅磁铁83部分与盖板75接触,其他位置与盖板不接触。电机106设置在机架105上,电机106通过联轴器104与丝杆101连接,丝杆101通过螺母102与推杆100连接。推杆100的端部还设有推杆帽79,推杆100与推杆帽79之间连接有弹簧76,推杆帽79与平衡块78上的定位孔84配合。推杆帽79具有一定的锥度,与平衡块78上的圆锥形定位孔84吻合。配重块81为铜块。机架105上还设有光耦103,光耦103设置在推杆100的正上方,平衡块78通过光耦指针80寻找位置,通过编码器定位。平衡块的固定及导向装置,包括端盖73,滑块支撑环74,盖板75三者共同组成,平衡块78在滑块支撑环74内部,滑块支撑环74边缘设有有凸缘,其目的为把平衡块78卡在内部,当滚筒转动时,平衡块78不会被甩出来。滑块支撑环74上开有一便于平衡块78装入的凹槽。平衡块78包括材料为铜的配重块81、用于检测平衡块位置的光耦指针83、磁铁 83和塑料支撑块82。磁铁83与盖板75接触,配重块81与盖板75不接触,塑料支撑块82与盖板73接触。在滑块支撑环74内部安装有两块平衡块78,通过将两块平衡块78放置与不同位置,可以减小滚筒在滚动时震动幅度。根据一定算法,可以对应任意的版材规格,平衡块78通过光耦指针80寻找固定位置,通过编码器定位,以达到自动调节动平衡的目的。滚筒旋转的时候,两块平衡块78贴附在盖板75上,当光耦103检测到光耦指针80时,滚筒停止转动,控制系统提供信号给电机106,电机106使推杆100伸出,具有一定斜度的推杆帽82嵌入到对应的平衡块78中具有一定斜度的定位孔84内。这时弹簧76受力压缩,使平衡块78与推杆帽79连在一起,由于版材及活动版夹包在滚筒上时,引起滚筒的不平衡,根据版材及活动版夹的重量计算出重心位置,利用重心计算公式计算出配重块的位置,用编码器定位到特定位置,到达特定位置后,控制系统给电机106信号,使推杆100缩回,平衡块78定位于特定位置。重复以上动作,使第二块平衡块78到达特定位置,通过以上步骤,滚筒的自动动平衡动作就完成了。实施例2直接制版机的自动动平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直接制版机的自动动平衡装置,包括滚筒以及设置在滚筒滚动面上的版材,和设置在滚筒侧面的平衡块支撑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块支撑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滚筒侧面的端盖(73)与滑块支撑环(74),滑块支撑环(74)上还设有垫块,端盖(73)与滑块支撑环(74)之间卡接有平衡块(78);还包括平衡块驱动系统,平衡块驱动系统包括电机(106)与推杆(1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益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东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