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角钢的简易内、外揻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2254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环形角钢的简易内、外揻弯装置,属型钢揻弯装置,其特征是:该环形角钢的简易内、外揻弯装置主要由左后钢桩、右后钢桩、前钢柱和千斤顶组成;该左后钢桩、右后钢桩均竖向后置且间隔地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而前钢柱呈竖向前置且位于左后钢桩与右后钢桩之间的中心线上,这样,此前钢柱与左后钢桩、右后钢桩形成一倒等腰三角形,在前钢柱的后侧面上设置千斤顶,将左后钢桩、右后钢桩和前钢柱均对应焊装在钢平台上或对应预埋在混凝土平台内,不仅结构简单合理、揻弯效果好,而且使用安全可靠,降低了施工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型钢搣弯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环形角钢的搣弯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冶金行业的施工建设中,有些建筑钢结构 为了减少从工厂到施工现场的二次倒运,往往在施工现场进行简易钢结构的现场制作,如烟囱、除尘器,但有些烟囱、除尘器设计有旋转梯和平台,且平台靠烟囱、除尘器一侧的内、外角钢是圆弧形的(即环形的),如现场没有角钢搣弯机,委托外加工,费钱、费力,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环形角钢的简易内、外搣弯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合理、搣弯效果好,而且使用方便安全,降低施工成本,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环形角钢的简易内、外搣弯装置(简称搣弯装置),包括钢平台,其特征是该环形角钢的简易内、外搣弯装置主要由左后钢桩、右后钢桩、前钢柱和千斤顶组成;该左后钢桩、右后钢桩均竖向后置且间隔地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左后钢桩与右后钢桩之间的距离可为300-500mm,而前钢柱呈竖向前置且位于左后钢桩与右后钢桩之间的中心线上,这样,此前钢柱与左后钢桩、右后钢桩形成一倒等腰三角形,在前钢柱的后侧面上设置千斤顶,该千斤顶可采用5吨-10吨的千斤顶;此左后钢桩、右后钢桩和前钢柱均是直径可为25-50_圆钢制成,同时,此左后钢桩、右后钢桩和前钢柱的高度均可为80-300mm ;将左后钢桩、右后钢桩和前钢柱均对应焊装在钢平台上或对应预埋在混凝土平台内。使用时,内搣弯首先计算用料长度,然后将直角钢两端段均加热到搣弯温度,将需要内搣弯的角钢的水平面的边抵靠在左后钢桩和右后钢桩上,而角钢的竖面用千斤顶顶压,千斤顶的位置对应在左后钢桩与右后钢桩的中间部位,千斤顶的底座抵靠在前钢柱上,千斤顶边顶压边用样板检测角钢的搣弯弧度;角钢外搣将需要搣弯的角钢两端段均加热到搣弯温度,将需要外搣弯角钢的竖面抵靠在左后钢桩和右后钢桩上,而角钢的水平面的边则用千斤顶顶压,千斤顶的位置对应在左后钢桩和右后钢桩的中间位置,千斤顶的底座顶靠在前钢柱上;如果搣弯处的角钢立面(即竖面)产生内、外倾斜或挠起时,配合大锤击打,并用直角尺检验,使角钢立面和水平面保持垂直。本技术所提出的环形角钢的简易内、外搣弯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合理、搣弯效果好,而且使用简便安全,降低了施工成本,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所提出的环形角钢的简易内、外搣弯装置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提出的环形角钢的简易内、外搣弯装置使用时的俯视示意图之一(内搣弯)。图2是本技术所提出的环形角钢的简易内、外搣弯装置使用时的俯视示意图之二 (外搣弯)。图I-图2中1、左后钢桩 2、右后钢桩 3、千斤顶 4、角钢 5、样板6、前钢柱。具体实施方式从图I-图2中可以看出一种环形角钢的简易内、外搣弯装置(简称搣弯装置),包括钢平台,其特征是该环形角钢的简易内、外搣弯装置主要由左后钢桩I、右后钢桩2、前钢柱6和千斤顶3组成;该左后钢桩I、右后钢桩2均竖向后置且间隔地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左后钢桩I与右后钢桩2之间的距离可为300-500mm,而前钢柱6呈竖向前置且位于左后钢桩I与右后钢桩2之间的中心线上,这样,此前钢柱6与左后钢桩I、右后钢桩2形成一倒等腰三角形,在前钢柱6的后侧面上设置千斤顶3,该千斤顶3可采用5吨-10吨的千斤顶;此左后钢桩I、右后钢桩2和前钢柱6均是直径可为25-50_圆钢制成,此左后钢桩I、右后钢桩2和前钢柱6的高度均可为80-300_ ;将左后钢桩I、右后钢桩2和前钢柱6均对应焊装在钢平台上或对应预埋在混凝土平台内。使用时,内搣弯首先计算用料长度,然后将角钢4两端段均加热到搣弯温度,将需要内搣弯的角钢4的水平面的边抵靠在左后钢桩I和右后钢桩2上,而角钢4的竖面用千斤顶3顶压,千斤顶3的位置对应在左后钢桩I与右后钢桩2约中间部位,千斤顶3的底座抵靠在前钢柱6上,千斤顶3边顶压边用样板5检测角钢4的搣弯弧度;角钢外搣将需要搣弯的角钢4两端段均加热到搣弯温度,将需要外搣弯角钢4的竖面抵靠在左后钢桩I和右后钢桩2上,而角钢4的水平面的边则用千斤顶3顶压,千斤顶3的位置对应在左后钢桩I和右后钢桩2的中间位置,千斤顶3的底座顶靠在前钢柱6上;如果搣弯处的角钢4立面(即竖面)产生内、外倾斜或挠起时,配合大锤击打,并用直角尺检验,使角钢4的立面和水平面保持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形角钢的简易内、外揻弯装置,包括钢平台,其特征是:该环形角钢的简易内、外揻弯装置主要由左后钢桩(1)、右后钢桩(2)、前钢柱(6)和千斤顶(3)组成;该左后钢桩(1)、右后钢桩(2)均竖向后置且间隔地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而前钢柱(6)呈竖向前置且位于左后钢桩(1)与右后钢桩(2)之间的中心线上,这样,此前钢柱(6)与左后钢桩(1)、右后钢桩(2)形成一倒等腰三角形,在前钢柱(6)的后侧面上设置千斤顶(3),将左后钢桩(1)、右后钢桩(2)和前钢柱(6)均对应焊装在钢平台上或对应预埋在混凝土平台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角钢的简易内、外搣弯装置,包括钢平台,其特征是该环形角钢的简易内、外搣弯装置主要由左后钢桩(I)、右后钢桩(2)、前钢柱(6)和千斤顶(3)组成;该左后钢桩(I)、右后钢桩(2)均竖向后置且间隔地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而前钢柱(6)呈竖向前置且位于左后钢桩(I)与右后钢桩(2)之间的中心线上,这样,此前钢柱(6)与左后钢桩(I)、右后钢桩(2)形成一倒等腰三角形,在前钢柱(6)的后侧面上设置千斤顶(3),将左后钢桩(I)、右后钢桩(2)和前钢柱(6)均对应焊装在钢平台上或对应预埋在混凝土平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淑梅李英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