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圈收线装置,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部设置有进线导轮,进线导轮的一侧设置有预弯整形装置,预弯整形装置的一侧支架上设置有收线装置和排线装置;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收线电机和排线电机,收线电机传动连接收线装置,排线电机传动连接排线装置;所述支架的下部设置有与收线装置相配合的收线栏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轮式皮带辅助牵引,预弯整形,排线成圈,排线转速与线速比形成圈径,圈径无级可调线,收线线材种类与线径尺寸覆盖范围相当广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好处是线体主动下线,成圈圈与下线之间速度微量波动对下线的顺畅运行没有影响,攻克了业界成圈机或落线机对于收直径0.8mm以下小线的技术难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收线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成圈收线装置。
技术介绍
收线机是一种与拉丝机配套使用的设备,作用是将拉丝机生产的线收起成圈。当前传统的金属线材拉丝收线,往往采用盘式收线机或固定成圈直径的成圈机或落线机。但是不论是成圈机还是落线机,都存着在很大的缺陷。成圈机还是落线机,它们中的盘式收线因收线方式紧密,导致其在需要进行罐式退火时,退火不容易做到均匀,在需要进行线体清洗时也较困难。而固定成圈直径的成圈机或落线机对于收直径O. 8mm以下小线、细线等线材时比较困难,或者收线速度较慢,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退火均匀、清洗方便并且不会因为线材直径小影响工作效率的成圈收线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成圈收线装置,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部设置有进线导轮,进线导轮的一侧设置有预弯整形装置,预弯整形装置的一侧支架上设置有收线装置和排线装置;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收线电机和排线电机,收线电机传动连接收线装置,排线电机传动连接排线装置;所述支架的下部设置有与收线装置相配合的收线栏架。进一步地说所述收线装置包括与收线电机传动连接的收线轮总成,支架的上部设置有传动轮和张紧轮,传动轮和张紧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并且传动带的外侧与收线轮总成接触。更进一步地说所述排线装置包括与排线电机传动连接的排线总成,排线总成设置在收线轮总成的下方;所述支架的下部设置有排线管,排线管与排线总成相配合;所述排线管设置在收线栏架的上方。更进一步地说所述预弯整形装置上设置有分线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是一种无级可调成圈直径收线设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轮式皮带辅助牵引,预弯整形,排线成圈,排线转速与线速比形成圈径,圈径无级可调线,收线线材种类与线径尺寸覆盖范围相当广泛。本专利技术的好处是线体主动下线,成圈圈与下线之间速度微量波动对下线的顺畅运行没有影响,攻克了业界成圈机或落线机对于收直径O. 8mm以下小线的技术难关。同时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金属线材;2_进线导轮;3_预弯整形装置;4_分线轮;5_收线轮总成;6-传动带;7_张紧轮;8-传动带;9_皮带轮;10_支架;11-排线总成;12-排线电机;13_皮带轮;14-排线皮带;15-收线电机;16-排线管;17-收线栏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I所示,一种成圈收线装置,包括支架10,所述支架10上部设置有进线导轮2,进线导轮2的一侧设置有预弯整形装置3,预弯整形装置3的一侧支架上设置有收线装置和排线装置。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收线电机15和排线电机12,收线电机15传动连接收线装置,排线电机12传动连接排线装置。支架的下部设置有与收线装置相配合的收线栏架17。·在本技术中,使用电机作为收线和排线的动力源,是一种最佳的实施方式。采用其他的动力装置作为动力源,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可以采用的常规手段,所以上述改动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收线栏架的作用是起到储存运输的作用,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其他的具有储存运输的作用的工具,类似此类的改动,都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手段,所以上述改动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线装置包括与收线电机传动连接的收线轮总成5,在通常情况下,收线电机与收线轮总成之间通过传动带8传动连接。支架10的上部设置有传动轮9和张紧轮7,传动轮9和张紧轮7之间通过传动带6传动连接,并且传动带6的外侧与收线轮总成5接触。在本实施例中,传动带采用的是皮带,皮带的好处是连接方便,维护简单并且价格低廉。所述排线装置包括与排线电机12传动连接的排线总成11,排线总成11设置在收线轮总成5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排线电机12是通过排线皮带14传动连接排线总成11的,一般情况下,排线总成上设置有皮带传动轮13,皮带轮13与排线电机12是通过排线皮带14传动连接。皮带的好处是连接方便,维护简单并且价格低廉。所述支架10的下部设置有排线管16,排线管16与排线总成11相配合。所述排线管16设置在收线栏架17的上方。另外,为了保证工作效果,预弯整形装置3上设置有分线轮4。工作时,线材I经过进线导轮2后多圈绕行于分线轮4与收线轮总成5上,末圈经过预弯整形装置3进入排线管16,最后下收到栏架17中。在这其中,传动带6压附线材I于收线轮总成5上。在整个的工作过程中,收线电机15可以通过控制装置,跟踪拉丝电机速度调节控制。考虑收线轮总成5与线速的滑差,排线电机12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跟踪线材速度,方便调节控制。在本技术中加设控制装置,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手段,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 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圈收线装置,包括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上部设置有进线导轮(2),进线导轮(2)的一侧设置有预弯整形装置(3),预弯整形装置(3)的一侧支架(10)上设置有收线装置和排线装置;所述支架(10)上设置有收线电机(15)和排线电机(12),收线电机(15)传动连接收线装置,排线电机(12)传动连接排线装置;所述支架(10)的下部设置有与收线装置相配合的收线栏架(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圈收线装置,包括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上部设置有进线导轮(2),进线导轮(2)的一侧设置有预弯整形装置(3),预弯整形装置(3)的一侧支架(10)上设置有收线装置和排线装置;所述支架(10)上设置有收线电机(15)和排线电机(12),收线电机(15)传动连接收线装置,排线电机(12)传动连接排线装置;所述支架(10)的下部设置有与收线装置相配合的收线栏架(17)。2.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成圈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装置包括与收线电机(15)传动连接的收线轮总成(5),支架(10)的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利湘,谢红华,
申请(专利权)人:姜利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