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登耀专利>正文

床型立横两用铣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227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床型立横两用铣床涉及一种用于铣削加工的铣床,由固定床座和工作台、立式床柱及其进给装置、立式主轴头及其驱动装置、横式主轴头及其驱动装置构成。工作台安装于固定床座上并可前、后及左、右移动;立式床柱安装在固定床座上并可垂直升降,其顶端带有可回转的上悬臂,立式和横式主轴头分设于上悬臂和立式床柱上并可分别由驱动装置驱动对工件进行垂直铣削和水平铣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兼有传统床型铣床和炮塔式铣床的双重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型铣床,特别是涉及一种同时设有立式主轴头和横式主轴头的床型铣床。铣床是一种利用回转多锋刀具进行切削加工的机床,其用途相当广泛。按照其结构和用途的不同,铣床可分为许多类型,一般工具工厂的铣削加工多采用床型铣床、炮塔式铣床和龙门铣床等型式。普通的床型铣床中,其工作台是固定于一定高度的,不能做高低调整,而只可做左右纵向移动和前后横向移动,并利用可垂直升降的立式主轴头对固定于工作台上的工件进行铣削加工。普通的床型铣床由于其立式主轴头必须做垂直升降运动,因而难以安装横式主轴头,进而无法对工件进行立体铣削加工,铣削圆形槽、螺旋槽和齿轮等工件时,必须另外采用其它类型的铣床进行切削,故常造成使用者不便。炮塔式铣床的主轴炮塔是保持在一定高度的,但固定工件的工作台则可做垂直升降运动,因此可以很便利地在机身上加装一横式主轴头,利用立式和横式两个刀具对工作台上的工件进行立体加工,能够有效地解决床型铣床难以进行立体铣削的缺陷。但因炮塔式铣床系使铣削主轴保持一定高度,而工件则固定于工作台上作垂直升降运动,因而其铣削功率受到相当的限制,一般而言,炮塔式铣床仅能对小型工件进行铣削加工。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安装有位于同一加工中心线上的立式主轴头和横式主轴头的床型立横两用铣床,借以分别对工件进行垂直铣削加工和水平铣削加工,因而兼有现有炮塔式铣床可进行立体铣削加工和传统床型铣床铣削功率大的双重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在固定床座上安装一个可供设置待加工工件的工作台,该工作台保持在一定高度上并可相对于固定床座前、后及左、右移动;在固定床座上安装一立式床柱,该立式床柱顶端向前延伸出一个位于工作台正上方的上悬臂,并在床座前方设一手动进给操作杆和一电动马达,转动该进给操作杆或使用该马达可带动传动轴另端的第一伞形齿轮和与之互相啮合的第二伞形齿轮转动,使其带动立式导螺杆转动并进而驱动固定于立式床柱上的螺帽连同立式床柱及上悬臂作垂直升降运动;在上悬臂上设置一立式主轴头及其驱动装置,使其可对工件进行垂直铣削加工;另外,在立式床柱上设一横式主轴头及其驱动装置,并于立式床柱与上悬臂之间设置一转盘,通过转盘使上悬臂旋转而将立式主轴头回转到立式床柱的后方,从而可方便使用者利用横式主轴头对工件进行水平切削。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床型立横两用铣床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床型立横两用铣床的立体视图;附图2为床型立横两用铣床转盘旋转后的左侧视图;附图3为进给操作杆和横式主轴头传动机构的左侧视图;附图4为立式主轴头的局部传动视图。参考附图1、2,本技术床型立横两用铣床主要由固定床座和工作台、立式床柱及其进给装置、立式主轴头及第一驱动装置、横式主轴头及第二驱动装置构成。固定床座1上安装有可供设置待加工工件的工作台10,该工作台10可保持于设定高度上并可相对于固定床座1前、后及左、右移动。固定床座1上还安装有一立式床柱13,该立式床柱13的顶端向前延伸出一个位于工作台10正上方的上悬臂14,利用一进给装置32可驱动该立式床柱13及上悬臂14相对于工作台10作垂直升降运动,上悬臂14上设置有立式主轴头15及第一驱动装置16,借助该第一驱动装置16驱使该立式主轴头15旋转并对工件进行垂直铣削加工。在立式床柱13与上悬臂14之间设置一转盘36,通过该转盘36可使上悬臂14连同立式主轴头15及第一驱动装置16作一回转动作。另外,在立式床柱13上设置一横式主轴头19及第二驱动装置20,借助该第二驱动装置20可驱使横式主轴头19旋转并对工件进行水平铣削加工。由于立式床柱13上和上悬臂14上分别设置有立式主轴头15及横式主轴头19,使之可直接在工作台10上对工件进行垂直和水平铣削加工,而无需再利用其它类型铣床来铣削工件。且由于立式主轴头15及横式主轴头19位于同一加工中心线,所以当主轴刀具动作时,两个主轴头可以准确地对正待加工工件的中心位置。另外,可借由转盘36将立式主轴头15及第一驱动装置16旋转至位于立式床柱13的后方,以便于利用横式主轴头19对工件进行水平铣削加工。利用横式主轴头19对工件进行水平铣削时,可于横式主轴头19内装设一横式刀具37,并于上悬臂14下方设置第一刀架38和第二刀架39,横式刀具37贯穿于两刀架38和39之间。依据使用情况不同而调整第一刀架38与第二刀架39的位置,且可利用两刀架支撑该横式刀具37,使横式刀具37能顺利地进行铣削,并可按照使用者的需要变换立式主轴头15及第一驱动装置16的方向。另外,在固定床座1前方设有可使工作台10作前、后滑移的第一进给手轮11及一电动马达,并于固定床座1前方另设可使工作台10作左、右滑移的第二进给手轮12及电动马达,可依使用者的需求而选择手动或电动进给方式,使其控制工作台10可作前、后及左、右滑移。于立式床柱13前设一引导表面17,该引导表面17嵌设在固设于固定床座1上的导轨18上,使其可引导立式床柱13及上悬臂14沿该导轨18作上下位移的线性运动。参考图3,驱使立式床柱13作垂直升降运动的进给装置32,可利用例如一手动操作杆30或第一电动马达33作动力源,带动传动轴21转动,并经由固设于该传动轴21另端的第一伞形齿轮22和与之相互啮合的第二伞形齿轮23,使嵌设于第二伞形齿轮23上的立式导螺杆24随同第二伞形齿轮23转动,该立式导螺杆24进而带动固设于立式床柱13上的螺125上下移动,从而驱动立式床柱13及上悬臂14相对于工作台垂直升降运动。再参考附图3,驱动横式主轴头19旋转的第二驱动装置20,主要包括第二电动马达34,经由一三角皮带28带动第一变速齿轮组29转动,由该第一变速齿轮组29带动横式主轴头19进行铣削。且该横式主轴头19的转速大小,系利用第一变速齿轮组29选配不同的齿轮组合而变换其横式主轴头19的铣削速度。参考附图4,上悬臂14上所设的第一驱动装置16可驱动立式主轴头15对工件作垂直铣削加工,其主要包括有第三电动马达35,经由齿形皮带26带动第二变速齿轮组31转动,由第二变速齿轮组31再带动立式主轴头15旋转。其中的齿形皮带26系套设于塔轮组27上,而塔轮组27可分为数段变速。若将齿形皮带26置于塔轮组27最上层,则立式主轴头15的转速为最大转速;反之,若将齿形皮带26置于塔轮组27最下层,则立式主轴头15的转速为最小转速,可根据加工工件的不同而变换立式主轴头15的转速。另外,也可利用第二变速齿轮组31选配不同的齿轮组合,进而改变立式主轴头15的铣削速度。本技术床型立横两用铣床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利用该铣床加工时,因同时设有立式主轴头和横式主轴头,可利用驱动装置驱使两主轴头旋转,并直接对工作台上的待加工工件进行水平铣削或垂直铣削,而无需另外更换其它种类的铣床进行铣削;且立式主轴头及横式主轴头位于同一加工中心线上,当主轴刀具旋转时,两主轴头不会产生位差现象,可以准确对正待加工物件中心位置,并兼具了炮塔式铣床可进行立体铣削加工和床型铣床铣削功率大的双重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床型立横两用铣床,其特征在于由固定床座和工作台、立式床柱及其进给装置、立式主轴头及第一驱动装置、横式主轴头及第二驱动装置构成;所述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床型立横两用铣床,其特征在于由固定床座和工作台、立式床柱及其进给装置、立式主轴头及第一驱动装置、横式主轴头及第二驱动装置构成;所述工作台安装于固定床座上方设定高度并可相对于固定床座前、后及左、右移动;所述立式床柱安装于固定床座上 ,其顶端向前延伸出一个位于工作台正上方的上悬臂,立式床柱及上悬臂可由进给装置驱动相对于工作台垂直升降;所述立式主轴头设置于上悬臂上并可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进行垂直铣削;所述横式主轴头设置于立式床柱上并可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进行水平铣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登耀
申请(专利权)人:黄登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