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易全勇专利>正文

眼部球后Tenon’s囊下注射针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0685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眼部球后Tenon’s囊下注射针头,其结构包括一空心的针头本体(1),本体前部为符合眼球弧度特征的弧形部分(2),针头前末端部为闭合的钝性头部(3),针孔分布在针头末端后3mm的两侧(4)。该针头本体前部为符合眼球弧度特征的弧形,与眼球弧度吻合,使操作者更好的把握进针深度及部位;针头前末端部为闭合的钝性头部,末端不锋利,进针时可有效钝性分离Tenon’s囊和巩膜避的粘连,避免刺伤巩膜及血管、神经组织;针孔分布在针头末端后3mm的两侧,避免了注射药物时,药物直接冲击视神经而损伤视神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材
,具体地说是一种眼球球后Tenon’ s囊下注射针头。
技术介绍
目前眼底疾病往往通过玻璃体腔直接注射药物达到治疗目的,如注射抗新生血管生长因子,激素等,但玻璃体注射可能会产生很多并发症,如眼内出血、视网膜脱离、白内障形成、眼内感染等,危害严重,且该药需反复注射,风险极高。经球后Tenon’ s囊下注射药物,依靠药物对后部巩膜的穿透而治疗眼底病,几乎无任何风险,可以频繁注射。经球后Tenon’s囊下注射药物已成为一种治疗眼底疾病给药途径的新选择,而目前,暂无专用球后Tenon’ s囊下注射针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眼部球后Tenon’ s囊下注射针头,以达到安全、便捷的球后Tenon’ s囊下给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空心的针头本体,针头本体的前部为符合眼球弧度特征的弧形,针头前末端部为闭合的钝性头部,两个针孔分布在针头末端后3mm的两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眼部球后Tenon’ s囊下注射时,从角膜缘后2_4mm剪开球结膜及筋膜2-3_,然后用该针头从剪开口处进针,该针头本体前部为符合眼球弧度特征的弧形,与眼球弧度吻合,使操作者更好的把握进针深度及部位;针头前末端部为闭合的钝性头部,末端不锋利,进针时可有效钝性分离Tenon’ s囊和巩膜避的粘连,避免刺伤巩膜及血管、神经组织;针孔分布在针头末端后3mm的两侧,避免了注射药物时,药物直接冲击视神经而损伤视神经。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眼部球后Tenon’s囊下注射针头接过示意图。图中,(I)、空心的针头本体,(2)、本体前部为符合眼球弧度特征的弧形部分,(3)、针头前末端部为闭合的钝性头部,(4)、针孔分布在针头末端后3mm的两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注射针头作以下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针头包括一空心的针头本体(I ),本体前部为符合眼球弧度特征的弧形部分(2),针头前末端部为闭合的钝性头部(3),针孔分布在针头末端后3mm的两侧(4)。本针头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加工制作即可。除说明书所说的技术特征外,其余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眼部球后Tenon’s囊下注射针头,包括一空心的针头本体(1),本体前部为符合眼球弧度特征的弧形部分(2),针头前末端部为闭合的钝性头部(3),针孔分布在针头末端后3mm的两侧(4)。

【技术特征摘要】
1.眼部球后Tenon’ s囊下注射针头,包括一空心的针头本体(I ),本体前部为符合眼球弧度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全勇周宏健蔡斌吴国海陆斌
申请(专利权)人:易全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