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贴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0672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贴膜,用于保持固定贴膜的形状并保护揭开保护层前、后的固定贴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包括:保护层和支持层;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固定贴膜的粘性面贴合;所述支持层与所述固定贴膜的非粘性面贴合;所述固定贴膜的中部开设有一圆形通孔,所述支持层为透明材料,并开设有与所述固定贴膜的通孔相配合的通孔。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能够增强密封贴膜使用的便利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密封贴膜
技术介绍
病人进行外科手术后,其切口经常出现渗血或渗液现象,如果不及时清理渗血或渗液,会严重影响切口的恢复,甚至导致感染。为了清理切口的渗血或渗液,防止感染,并促使肉芽生长,目前使用负压吸引设备与引流套件对切口进行医疗护理。引流套件包括吸盘和引流管,吸盘的凹部用于容纳渗血或渗液,并固定于敷料上,吸盘末端为与引流管连接的带孔连接部,敷料是具备渗血或渗液管理功能的物料,敷料与切口直接接触时,通过负压作用,能够将下层渗血或渗液引流到上层,引流管通过吸盘的连接部与吸盘连接,用于将渗血或渗液引离切口。目前,医护人员使用窗框式密封贴膜使吸盘与切口的相对位置密封固定,并露出吸盘的连接部。如图I所示,窗框式密封贴膜包括保护层101、固定贴膜102和支持层103,三者尺寸大致相同,按图中的次序贴合,且中部带有一通孔。其中,窗框式密封贴膜的实用结构为固定贴膜102,其中一面具有粘性,固定贴膜102 —般为聚氨酯薄膜,厚度为0. 05毫米左右,其透明特性便于切口周围血运和局部积血、积液的观察。保护层101用于保护固定贴膜102的粘性面,支持层103用于保持固定贴膜102的形状。窗框式密封贴膜的使用方法为首先在切口上覆盖敷料并在敷料上加盖吸盘,随后揭开窗框式密封贴膜的保护层101,使固定贴膜102的粘性面暴露出来,吸盘的连接部穿过通孔,而其边缘被固定贴膜102的粘性面粘住,粘性面的其它部分粘住体表,达到密封效果,最后揭开支持层103,其中,支持层103为与固定贴膜102边缘相配合的硬性边框。上述窗框式密封贴膜的支持层仅为一硬性边框,虽然能够保持固定贴膜的形状且不妨碍观察,但是无法保护揭开保护层前、后固定贴膜的中间部位,增加了窗框式密封贴膜的使用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贴膜,用于保持固定贴膜的形状并保护揭开保护层前、后的固定贴膜。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能够增强密封贴膜使用的便利性。一种密封贴膜,包括固定贴膜,所述密封贴膜还包括保护层和支持层;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固定贴膜的粘性面贴合;所述支持层与所述固定贴膜的非粘性面贴合;所述固定贴膜的中部开设有一圆形通孔,所述支持层为透明材料,并开设有与所述固定贴膜的通孔相配合的通孔。优选地,所述支持层设置有麦拉,所述麦拉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持层中部的左右麦拉或设置于所述支持层任一侧边的侧边麦拉。优选地,所述固定贴膜的尺寸小于所述支持层的尺寸,且小于所述保护层的尺寸。优选地,所述保护层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贴膜的通孔相配合的保护内环,所述保护内环的外圆直径大于 所述固定贴膜的通孔直径。优选地,所述支持层为透明材质的聚酯PET、聚乙烯PE、聚氨基甲酸酯PU、聚氯乙烯PVC、聚酰胺PA、聚乙烯醇PVA或聚丙烯PP。优选地,所述保护内环设置有易拉部。优选地,所述密封贴膜为采用先冲压后贴合的工艺生产的贴膜。优选地,所述固定贴膜为应用于负压伤口治疗NPWT的薄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使用透明材料制作的支持层,能够使支持层覆盖固定贴膜的全部区域,相比于窗框式密封贴膜中仅为一硬性边框的支持层,本技术的支持层能够更全面地保持固定贴膜的形状,并更大范围地保护揭开保护层前、后的固定贴膜,增强了密封贴膜使用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密封贴膜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密封贴膜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密封贴膜结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保护内环的易拉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支持层的侧边麦拉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密封贴膜贴合效果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密封贴膜上视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密封贴膜下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密封贴膜,用于保持固定贴膜的形状并保护揭开保护层前、后的固定贴膜。通过实施本技术,能够更全面地保持固定贴膜的形状,并更大范围地保护揭开保护层前、后的固定贴膜,增强了密封贴膜使用的便利性。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所述密封贴膜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将对一种密封贴膜进行详细说,本实施例所述的密封贴膜具体结构请参见图2,包括固定贴膜201、保护层202和支持层203,三者的形状无具体限定。与现有技术一致,固定贴膜201的中部开设有一圆形通孔,该通孔的直径将根据引流套件吸盘的直径来确定。例如,吸盘的直径为40毫米时,固定贴膜201的通孔直径为30毫米比较合适,吸盘的连接部能够穿过该通孔,而吸盘盘体不能完全穿过,不能穿过的部分被固定贴膜201粘住。这里仅是举例而不是具体限定。固定贴膜201,为应用于 NPWT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负压伤口治疗)的薄膜,为本实施例所述密封贴膜的实用结构,即最终是由固定贴膜201将引流套件的吸盘密封固定在人体体表上,固定贴膜201的材质通透性良好,具有防菌、防尘、透湿的功能。固定贴膜201的其中一面具有粘性,称为粘性面,另一面为非粘性面,厚度为0.05毫米左右,其透明特性便于切口周围血运和局部积血、积液的观察。保护层202,利用其保护面保护固定贴膜201的粘性面,其保护面光滑、无尘,便于揭开并分离与固定贴膜201粘性面的贴合。支持层203,为质地较硬的材料膜,能够保持固定贴膜201的形状,尤其是揭开保护层202后固定贴膜201的形状。支持层203的设计与现有技术的窗框式支持层存在较大区别,支持层203为非窗框式设计,因此能够覆盖固定贴膜201的全部区域,其采用透明材料保证了切口及其周边的可见度。另外,由于采用的是硬质的透明材料,支持层203能够保证固定贴膜201舒展平整且不起褶皱,而且支持层203与固定贴膜201的附着强度大小合适,能够保证揭开保护层202时固定贴膜201不与支持层203分离,且在固定贴膜201贴合体表后,能够轻易揭开支持层203而不会把固定贴膜201从体表上带起来。其中,保护层202的保护面与固定贴膜201的粘性面贴合,支持层203与固定贴膜201的非粘性面贴合。本实施例所述的密封贴膜为三明治结构,固定贴膜201为三明治结构的中间层,保护层202和支持层203为三明治结构的底层和顶层。另外,支持层203开设有与所述固定贴膜201的通孔相配合的通孔,这样的设计使得支持层203能够完全覆盖固定贴膜201,最大范围地保护固定贴膜20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透明材料制作的支持层203,能够使支持层203覆盖固定贴膜201的全部区域,相比于窗框式密封贴膜中仅为一硬性边框的支持层,本技术的支持层203能够更全面地保持固定贴膜201的形状,并更大范围地保护揭开保护层前、后的固定贴膜201,因此增强了密封贴膜使用的便利性。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将对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密封贴膜进行补充说明,因此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内容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所述的密封贴膜具体结构请参见图3,其主体部大致形状为圆边长方形,两侧为加长部,其结构包括固定贴膜301、保护层302和支持层303。与现有技术一致,固定贴膜301的中部开设有一圆形通孔,该通孔的直径将根据引流套件吸盘的直径来确定。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贴膜,包括固定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贴膜还包括:保护层和支持层;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固定贴膜的粘性面贴合;所述支持层与所述固定贴膜的非粘性面贴合;所述固定贴膜的中部开设有一圆形通孔,所述支持层为透明材料,并开设有与所述固定贴膜的通孔相配合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贴膜,包括固定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贴膜还包括 保护层和支持层; 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固定贴膜的粘性面贴合; 所述支持层与所述固定贴膜的非粘性面贴合; 所述固定贴膜的中部开设有一圆形通孔,所述支持层为透明材料,并开设有与所述固定贴膜的通孔相配合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密封贴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持层设置有麦拉,所述麦拉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持层中部的左右麦拉或设置于所述支持层任一侧边的侧边麦拉。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密封贴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贴膜的尺寸小于所述支持层的尺寸,且小于所述保护层的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密封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先英梁金梅菅冀祁郑灿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华阳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