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保留灌肠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0491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用保留灌肠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为灌肠袋通过连接管连接滴管,滴管连接调节器,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在调节器与肛管之间连通一个“Y”型接口,肛管顶端为盲端,在盲端后设置灌肠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过去存在的不安全、成本高、加药不方便和不利于观察等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利于观察和加药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两用保留灌肠袋
技术介绍
消化科目前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的患者很多,有一部分病人需要保留灌肠以保证治疗的效果。同时,消化科也收治很多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患者,对这类病人也需要保留灌肠治疗。此外,随着治疗技术的发展,在消化科做TIPPS术的病人也很多,该术的常见并发症是肝性脑病,因此,此类病人也需要保留灌肠治疗。常见的保留灌肠药物有中药、白醋、杜密克等,或者两种或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在本技术专利技术之前,目前使用的灌肠袋是用ー袋生理盐水接输液皮条,剪去皮条前面的乳头部再和一根一次性硅橡胶肛管连接使用,此类灌肠袋临床使用中有诸多不 足。如I、安全隐患。目前使用的灌肠袋是由生理盐水袋外加皮条和ー根硅橡胶导尿管连接而成,存在接头处滑脱的安全隐患,同时增加了操作程序;2、成本增加。生理盐水、皮条和硅橡胶肛管需要单独请领,额外收费;3、不利观察。现有的灌肠袋没有滴管可以观察滴速,且其肛管粗,又只有ー个出水孔,如果病人大便干结非常容易堵管;4、不便加药。因为生理盐水袋是密封的,目前使用的自制灌肠袋在配置灌肠液时只有使用针管加药,若加杜密克等浓度粘稠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两用保留灌肠袋,灌肠袋通过连接管连接滴管,滴管连接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调节器与肛管之间连通一个“Y”型接口,肛管顶端为盲端,在盲端后设置灌肠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两用保留灌肠袋,灌肠袋通过连接管连接滴管,滴管连接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调节器与肛管之间连通ー个“Y”型接ロ,肛管顶端为盲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艳青徐新运王倩徐桂芳滕玉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