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引流管进气口的空气消毒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20437 阅读:3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是一种腹腔引流管进气口的空气消毒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瓶和前端与引流进气管连接的送气软管,所述过滤瓶内装有消毒液,所述送气软管的末端与消毒液的液面上方空间连通,所述过滤瓶内设有空气进气管,所述空气进气管的一端通至消毒液内,另一端与外界连通。由于在引流进气管的进气口处形成的负压,空气从空气进气管中进入过滤瓶内的消毒液中过滤消毒后,再从送气软管中通至引流进气管和引流管中,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用于负压调节空气得到了消毒,避免了手术部位被空气中的细菌感染的风险,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是一种腹腔引流管进气口的空气消毒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放置腹腔引流管是腹部外科手术后一种常规应用的重要措施,其目的在于将手术部位的渗血、渗液、分泌物等吸出体外。目前,医院腹部外科手术后使用的腹腔引流管有单腔、双腔和三腔引流管三种规格,均通过一次性负压瓶或医院内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进行间断或持续的负压吸引。单腔腹腔引流管为封闭式负压吸引,可减少细菌污染和腹腔内感染的机会,但是,单腔腹腔引流管的吸引孔经常由于负压不能调节,容易吸引网膜、肉芽或纤维素等而发生堵塞,故临床上已不常使用。双腔和三腔腹腔引流管均为开放式负压吸引,双·腔和三腔腹腔引流管均有一个可供引流管前端负压调节的引流进气管,解决了引流管堵管的问题,引流效果好,临床应用广泛,但因开放了腹腔与外界的通道,从而增加细菌随空气从引流进气管的进气口中进入以致感染手术部位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进入腹腔引流管进气口的空气进行过滤消毒的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腹腔引流管进气口的空气消毒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瓶和前端与引流进气管连接的送气软管,所述过滤瓶内装有消毒液,所述送气软管的末端与消毒液的液面上方空间连通,所述过滤瓶内设有空气进气管,所述空气进气管的一端通至消毒液内,另一端与外界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气软管与引流进气管的连接端上设有止回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止回装置包括开口朝向送气软管前端的单向瓣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气软管的前端设有与引流进气管的进气口固定连接的螺纹接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盖上设有进气管接口和送气管接口,所述空气进气管与进气管接口连接并伸入瓶体底部,所述送气软管的末端连接在送气管接口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盖与瓶体螺纹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盖上设有挂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瓶透明,其上设有低液位刻度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瓶上设有高液位刻度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引流进气管的进气口处形成的负压,空气从空气进气管中进入过滤瓶内的消毒液中过滤消毒后,再从送气软管中通至引流进气管和引流管中,因此,通过本技术的设计,用于负压调节空气得到了消毒,避免了手术部位被空气中的细菌感染的风险,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A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引流管8的一端在腹腔内,另一端接有负压装置9,在负压装置9的作用下,腹腔中的渗血、渗液、分泌物从引流管8中引出,引流管8内引出一引流进气管3,主要起调节负压、防止引流管8堵塞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的腹腔引流管进气口的空气消毒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瓶I和送气软管2。过滤瓶I由透明、硬质的塑胶或玻璃制成,内部装有消毒液4,如酒精、碘酒等。送气软管2的前端与引流进气管3连接,末端与消毒液4的液面上方空间连通。过滤瓶I内设有空气进气管5,空气进气管5的一端通至消毒液4内,另一端与外界连通。因此空气从空气进气管5中进入消毒液4内,再经过送气软管2流入引流进气管3进行负压调节,由于消毒液4对空气过滤消毒,避免了手术部位被空气中的细菌感染的风险,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送气软管2与引流进气管3的连接端上设有止回装置,防止渗血、渗液、分泌物倒流进入过滤瓶I中。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送气软管2的直径较小,因此止回装置为开口朝向送气软管2前端的两片单向瓣膜6。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送气软管2的前端设有螺纹接口 7,螺纹接口 7与引流进气管3进气口的管段螺纹固定连接,以便将送气软管2和引流进气管3固定起来。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过滤瓶I由瓶体11和瓶盖12构成,瓶盖12上设有进气管接口 121和送气管接口 122,空气进气管5与进气管接口 121连接并从上至下伸入瓶体11底部,距瓶体11底部2cm。送气软管2的末端连接在送气管接口 122上,当瓶盖12与瓶体11封闭后,过滤瓶I仅有进气管接口 121和送气管接口 122与外界连通。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更方便的更换消毒液4,瓶盖12与瓶体11采用螺纹连接。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瓶盖12上设有挂环123,临床使用时,利用挂环123将过滤瓶I悬挂在病床上。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过滤瓶I透明,其瓶体11上设有低液位刻度线13和高液位刻度线14。消毒液4的液面不应低于低液位刻度线13和不应高于高液位刻度线14。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腹腔引流管进气口的空气消毒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瓶(1)和前端与引流进气管(3)连接的送气软管(2),所述过滤瓶(1)内装有消毒液(4),所述送气软管(2)的末端与消毒液(4)的液面上方空间连通,所述过滤瓶(1)内设有空气进气管(5),所述空气进气管(5)的一端通至消毒液(4)内,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引流管进气口的空气消毒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瓶(I)和前端与引流进气管(3)连接的送气软管(2),所述过滤瓶(I)内装有消毒液(4),所述送气软管(2)的末端与消毒液(4)的液面上方空间连通,所述过滤瓶(I)内设有空气进气管(5),所述空气进气管(5)的一端通至消毒液(4)内,另一端与外界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腹腔引流管进气口的空气消毒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软管(2)与引流进气管(3)的连接端上设有止回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腔引流管进气口的空气消毒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装置包括开口朝向送气软管(2)前端的单向瓣膜(6)。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腹腔引流管进气口的空气消毒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软管(2)的前端设有与引流进气管(3)的进气口固定连接的螺纹接口(7)。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英唐姗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