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匀质性的检测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1222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匀质性的检测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大小相同的第一钢模、第二钢模和第三钢模,所述第一钢模和第二钢模为中通结构;所述第三钢模设有封底;所述第一钢模、第二钢模和第三钢模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形成三层结构。方法包括:将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等量分层装入上述检测装置内,并抹平表面;将检测装置放在振动台上振动以使混凝土中各组分充分运动;将检测装置内的拌合物从上至下逐层取出,并将各层拌合物分别放置在清洗容器中;用水清洗、过滤拌合物,将拌合物中的粗骨料分离出来,分别存放;通过比较各层粗骨料重量差异程度来检测轻骨料混凝土匀质性的优劣。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的匀质性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轻骨料混凝土检测
,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轻骨料混凝土的匀质性是指混凝土各组分间混合的均匀程度。由于轻骨料混凝土中的组分之一粗骨料,表观密度较小,质量较轻,因此在混凝土拌和过程及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上浮,导致混凝土匀质性差,发生分层离析及泌水,施工性能不好,最终还将影响硬化后的混凝土质量,使其出现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方面的问题。因此,混凝土拌合物匀质性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匀质性良好的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才能在工程中获得良好的使用价值,保证工程质量。 然而当前在评价轻骨料混凝土其拌合物工作性能时的方法,仍等同于普通混凝土,仅检测其和易性(坍落度、粘聚性、保水性),没有对组分的均匀程度进行检测、评价。这样的检测是不全面的,不符合轻骨料混凝土自身的特性,不具有针对性,因此需要一种轻骨料混凝土拌和物匀质性的检测方法,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够对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的匀质性进行检测。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匀质性的检测装置,包括大小相同的第一钢模、第二钢模和第三钢模,所述第一钢模和第二钢模为中通结构;所述第三钢模设有封底;所述第一钢模、第二钢模和第三钢模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形成三层结构。所述第一钢模、第二钢模和第三钢模均为圆柱形结构,内径为200mm,高度为IOOmm0所述第一钢模、第二钢模和第三钢模由上至下以相互嵌套的方式固定。所述第二钢模和第三钢模的上端开口周边焊接有用于实现钢模之间相互嵌套的钢圈。所述第二钢模上的钢圈高于所述第二钢模的上端开口 5mm ;所述第三钢模上的钢圈高于所述第三钢模的上端开口 5mm。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还提供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匀质性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等量分层装入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检测装置内,并抹平表面;(2)将所述的检测装置放在振动台上振动,以实现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各组分充分运动;(3)将检测装置内的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从上至下逐层取出,并将各层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分别放置在清洗容器中;(4)用水清洗、过滤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将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中的粗骨料分离出来,分别存放;(5)通过比较各层粗骨料重量差异程度来检测轻骨料混凝土匀质性的优劣。所述步骤(4)和步骤(5)之间还包括浙干粗骨料水分,并用洁净干抹布对各层粗骨料进行处理,使其达到面干状态,分别称量出各层清洁面干的粗骨料的质量的步骤。 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检测装置放在振动台上振动的时间为30s。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三节圆柱体钢模将轻骨料混凝土分为三层,以粗骨料为检测对象,通过称量测试装置中上中下三层的粗骨料质量,可直接、明确地判定混凝土的匀质性优劣。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匀质性的检测装置,如图I所示,包括大小相同的第一钢模I、第二钢模2和第三钢模3,所述第一钢模I和第二钢模2为中通结构;所述第三钢模3设有封底;所述第一钢模I、第二钢模2和第三钢模3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形成三层结构。图I中,所述第一钢模I、第二钢模2和第三钢模3均为圆柱形结构,内径为200mm,高度为100mm,钢模壁和第三钢模3的底钢板厚度为2mm。尺寸过大会导致测量总重量大,增加操作难度;若尺寸过小,容纳的混凝土拌合物少,检测的数据不具有代表性;各部分等高,保证容纳的混凝土拌合物相等,使后期得出的数据,能客观反映粗骨料在拌合物各部分中分布的均衡情况。所述第一钢模I、第二钢模2和第三钢模3由上至下以相互嵌套的方式固定。所述第二钢模2和第三钢模3的上端开口周边焊接有可用于实现钢模之间相互嵌套且厚度为2mm的钢圈4。所述第二钢模2上的钢圈4高于所述第二钢模2的上端开口 5mm,钢圈4与第二钢模2相互焊接处的高度也为5mm ;所述第三钢模3上的钢圈4高于所述第三钢模3的上端开口 5mm,钢圈4与第三钢模3相互焊接处的高度也为5mm。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涉及一种检测混凝土拌合物匀质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拌制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2)将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等量分层装入轻骨料混凝土匀质性的检测装置(匀质性测定仪)内,并抹平表面;( 3 )将检测装置放在振动台上振动,30s后停止振动,振动停止后,实现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各组分充分运动;(4)将检测装置内的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从上至下逐层取出,并将各层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分别放置在清洗容器中;(5)用水清洗、过滤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将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中的粗骨料分离出来,分别存放;(6)浙干粗骨料水分,并用洁净干抹布对各层粗骨料进行处理,使其达到面干状态;(7)分别称量出各层清洁面干的粗骨料的质量;(8)通过比较各层粗骨料重量差异程度来判断匀质性优劣。 匀质性指数K=(ml—m3) X 100%/ (ml+m2+m3)其中K为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匀质性指标,以百分数表示;ml、m2、m3分别为第一钢模、第二钢模、第三钢模中所得的清洗面干状态的粗骨料质量,单位为kg。匀质性优劣判断匀质性指数K ( 3%,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匀质性良好;3% < K ( 6%,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匀质性合格;K>6%,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匀质性不合格。权利要求1.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匀质性的检测装置,包括大小相同的第一钢模(I)、第二钢模(2)和第三钢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模(I)和第二钢模(2)为中通结构;所述第三钢模(3)设有封底;所述第一钢模(I)、第二钢模(2)和第三钢模(3)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形成三层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轻骨料混凝土匀质性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模(I)、第二钢模(2)和第三钢模(3)均为圆柱形结构,内径为200mm,高度为100mm。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轻骨料混凝土匀质性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模(I)、第二钢模(2)和第三钢模(3)由上至下以相互嵌套的方式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轻骨料混凝土匀质性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模(2)和第三钢模(3)的上端开口周边焊接有用于实现钢模之间相互嵌套的钢圈(4)。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轻骨料混凝土匀质性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模(2)上的钢圈(4)高于所述第二钢模(2)的上端开口 5mm;所述第三钢模(3)上的钢圈(4)高于所述第三钢模(3)的上端开口 5mm。6.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匀质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等量分层装入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检测装置内,并抹平表面; (2)将所述的检测装置放在振动台上振动,以实现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各组分充分运动; (3)将检测装置内的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从上至下逐层取出,并将各层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分别放置在清洗容器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匀质性的检测装置,包括大小相同的第一钢模(1)、第二钢模(2)和第三钢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模(1)和第二钢模(2)为中通结构;所述第三钢模(3)设有封底;所述第一钢模(1)、第二钢模(2)和第三钢模(3)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形成三层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