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刚性偏心传动公自转气压施力数控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0747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超精密光学表面加工领域的一种刚性偏心传动公自转气压施力数控抛光装置。包括电机、固定架、基座、带轮、皮带、万向节、气动旋转接头、自转轴、自转传递杆、公转块、燕尾滑块、燕尾槽、气缸、球头、抛光盘;工作时,通过调节燕尾滑块在燕尾槽中的位置来改变自转轴的偏心量;自转电机与自转轴通过可伸缩的万向节连接,实现自转运动的刚性传递;一定气压的气体依次通过气动旋转接头、中空的自转传递杆、中空的自转轴,进入气缸,对抛光盘施加确定的压力,最终实现对光学元件的确定性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大口径光学元件的超精密表面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工具头抛光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刚性偏心传动公自转气压施力数控抛光装置,属于超精密光学表面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新一代的航天相机、空/地基大口径光学望远镜等大型光学系统的发展非常迅速,从而对高精度大口径光学非球面元件的加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离轴、高陡度元件,要求数控抛光机床具有精确的三维位姿控制能力,能够提供大口径、高去除效率、高稳定性的去除函数,这些需求极大的促进了新型工具结构形式及相关工艺方法的开发。 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技术(Computer Controlled OpticalSurfacing, CCOS)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最早由美国Itek公司的W. J. Rupp为了实施高精度光学元件的计算机数控研磨抛光而提出。该技术根据光学元件的轮廓测量数据,得到相对于理论曲面的误差分布数据,设定合适的研抛路径和去除函数,再经过各种数据处理得到每个路径点上的驻留时间,生成数控加工文件,通过CCOS数控加工设备控制一个小工具头对该表面进行确定性的研磨或抛光,经过多次的迭代加工,最终达到面形精度的快速收敛。该技术将面形误差数据进行了定量的去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刚性偏心传动公自转气压施力数控抛光装置,包括自转电机、公转电机、自转电机座、公转电机座、自转带轮、公转带轮、自转传递杆带轮、公转块带轮、自转皮带、公转皮带、自转传递杆、公转块、自转传递杆轴承、公转块轴承、自转传递杆上气动旋转接头、自转传递杆下气动接头、自转轴气动接头、万向节、自转轴、自转轴套筒、自转轴轴承、燕尾滑块、燕尾槽、偏心调节杆、偏心调节杆固定座、键槽、气缸、气缸活塞、球头、抛光盘、销子、固定架、基座、转接板。上述组成部分的连接关系为:自转电机通过自转电机座固定在固定架上,自转带轮固定在自转电机的转子上,并通过自转皮带与固定在中空的自转传递杆上的自转传递杆带轮连接,自转传递杆通过自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灏波董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