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沙、固沙、治沙、改良土壤的种植盆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04904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沙漠化土地、戈壁滩、盐碱地等不适宜植物生长和对种植植物选择性小的生态、地质环境的防沙、固沙、治沙、改良土壤的种植盆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盐碱地只能采取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土地适种植物种类范围小的问题。包括依次从外向内设置的透气内胆保护层、保水、透气生态砂层、含营养基植物生长层,所述含营养基植物生长层内设有植物种植区,组成一个盆状结构。利用磷石膏渣制成保水、蓄肥、缓释并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功能的磷石膏生态治沙新产品,既可以实现的综合利用,又可以探索出一条防沙、治沙、减缓土地沙化,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生长的新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沙漠化土地、戈壁滩、盐碱地等不适宜植物生长和对种植植物选择性小的生态、地质环境改造和治理的防沙、固沙、治沙、改良土壤的种植盆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滥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利用资源及气候变化等原因,截止2011年底全球受沙漠化影响的土地已达3800万平方公里,中国是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 4%,并且全球荒漠化土地仍以每年5万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威胁到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土地和十多亿人的生活。 目前,对沙漠化土地的治理手段只是简单的将耐旱植物种植于沙漠边缘,利用自然降雨进行灌溉,条件好一点的利用滴灌技术进行浇灌,导致植物成活率低,养护成本大。而对于戈壁滩则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理手段,对于盐碱地只能采取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土地适种植物种类范围小。现阶段,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经检索,也没有相关的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沙漠化土地、戈壁滩、盐碱地等不适宜植物生长和对种植植物选择性小的生态、地质环境的防沙、固沙、治沙、改良土壤的种植盆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盐碱地只能采取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土地适种植物种类范围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沙、固沙、治沙、改良土壤的种植盆,包括依次从外向内设置的透气内胆保护层、保水、透气生态砂层、含营养基植物生长层,所述含营养基植物生长层内设有植物种植区,组成一个盆状结构。所述含营养基植物生长层由磷石膏渣为原料制成。所述保水、透气生态砂层由生态砂制成。所述透气内胆保护层由磷石膏渣为原料制成。一种上述的防沙、固沙、治沙、改良土壤的种植盆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a、将磷石膏渣制成固液质量比为1:2的料浆,加入无机酸,控制料浆PH值在I.2 2. O之间,在温度80 95°C下搅拌混合I. O 2. O小时; b、将步骤a中经过预处理的磷石膏料浆降温至80°C以下,按硅酸盐与石膏质量比为3:1的比例,加入固液质量比为1:2的层状硅酸盐料浆继续搅拌反应; C、将步骤b中得到料浆的PH值调节至5 6,继续搅拌反应; d、加入相当于层状硅酸盐干重15% — 25%,且经过厩化处理的秸杆,保持温度在60 70°C,继续搅拌反应后出料;e、最后根据种植植物生长需要,加入各种微量元素制成利于植物生长的营养基,外面覆盖环保砂,置于磷石膏渣制成的坚固、透气外壳内,即制成种植盆; 步骤c中,用铵盐调节PH值。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磷石膏渣制成保水、蓄肥、缓释并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功能的磷石膏生态治沙新产品,既可以实现的综合利用,又可以探索出一条防沙、治沙、减缓土地沙化,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生长的新途径。以磷肥生产中产生的磷石膏渣为原料制成富含利于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营养基内层,以环保砂作为保水透气中间层,以磷石膏渣为原料的外层保护壳的具有保水、蓄月巴、缓释和改善土壤结构功能的盆状结构生态治沙新产品,由于本专利技术的产品所用主要原材料一磷石膏渣,富含磷、硫等元素,而且还可以根据种植植物生长特点添加各种营养成分的特性,可以集中连片形式广泛应用于荒漠、戈壁、沙化土地以及盐碱地等严酷环境下对局部环境土壤的改良和治理,增加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改善土壤养分构成,实现有利于植物 生长,防止和减缓土地荒漠化。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防沙、固沙、治沙、改良土壤的种植盆,包括依次从外向内设置的透气内胆保护层4、保水、透气生态砂层3、含营养基植物生长层2,所述含营养基植物生长层2内设有植物种植区I,组成一个盆状结构。含营养基植物生长层2由磷石膏洛为原料制成。保水、透气生态砂层3由生态砂制成。透气内胆保护层4由磷石膏渣为原料制成。一种上所述的防沙、固沙、治沙、改良土壤的种植盆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a、将磷石膏渣制成固液质量比为1:2的料浆,加入无机酸,控制料浆PH值在I.2 2. O之间,在温度80 95°C下搅拌混合I. O 2. O小时; b、将步骤a中经过预处理的磷石膏料浆降温至80°C以下,按硅酸盐与石膏质量比为3:1的比例,加入固液质量比为1:2的层状硅酸盐料浆继续搅拌反应; C、用铵盐将步骤b中得到料浆的PH值调节至5 6,继续搅拌反应; d、加入相当于层状硅酸盐干重15%— 25%,且经过厩化处理的秸杆,保持温度在60 70°C,继续搅拌反应后出料; e、最后根据种植植物生长需要,加入各种微量元素制成利于植物生长的营养基,外面覆盖环保砂,置于磷石膏渣制成的坚固、透气外壳内,即制成种植盆。本专利技术利用磷石膏结晶粒的“晶核”作用,在有机酸辅助作用下形成的多孔、层状硅酸盐结构,可以承载大量利于植物生长的营养基,而具有保水、透气特性的生态砂可以嵌套更多的水分,从而使本产品具有保水、蓄肥、缓释和改善土壤结构功能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产品最终形成盆状型式,其中以磷石膏渣为原料制成的营养基作为内层种植植物,以生态砂制成保水透气的中间层,最外层以磷石膏渣为原料制成透气的内胆保护层 。权利要求1.一种防沙、固沙、治沙、改良土壤的种植盆,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从外向内设置的透气内胆保护层(4)、保水、透气生态砂层(3)、含营养基植物生长层(2),所述含营养基植物生长层(2)内设有植物种植区(1),组成一个盆状结构。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沙、固沙、治沙、改良土壤的种植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营养基植物生长层(2)由磷石膏渣为原料制成。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沙、固沙、治沙、改良土壤的种植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透气生态砂层(3)由生态砂制成。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沙、固沙、治沙、改良土壤的种植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内胆保护层(4)由磷石膏渣为原料制成。5.—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防沙、固沙、治沙、改良土壤的种植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将磷石膏渣制成固液质量比为1:2的料浆,加入无机酸,控制料浆PH值在I.2 2. O之间,在温度80 95°C下搅拌混合I. O 2. O小时; b、将步骤a中经过预处理的磷石膏料浆降温至80°C以下,按硅酸盐与石膏质量比为3:1的比例,加入固液质量比为1:2的层状硅酸盐料浆继续搅拌反应; C、将步骤b中得到料浆的PH值调节至5 6,继续搅拌反应; d、加入相当于层状硅酸盐干重15%— 25%,且经过厩化处理的秸杆,保持温度在60 70°C,继续搅拌反应后出料; e、最后根据种植植物生长需要,加入各种微量元素制成利于植物生长的营养基,外面覆盖环保砂,置于磷石膏渣制成的坚固、透气外壳内,即制成种植盆。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沙、固沙、治沙、改良土壤的种植盆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用铵盐调节PH值。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沙漠化土地、戈壁滩、盐碱地等不适宜植物生长和对种植植物选择性小的生态、地质环境的防沙、固沙、治沙、改良土壤的种植盆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盐碱地只能采取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土地适种植物种类范围小的问题。包括依次从外向内设置的透气内胆保护层、保水、透气生态砂层、含营养基植物生长层,所述含营养基植物生长层内设有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沙、固沙、治沙、改良土壤的种植盆,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从外向内设置的透气内胆保护层(4)、保水、透气生态砂层(3)、含营养基植物生长层(2),所述含营养基植物生长层(2)内设有植物种植区(1),组成一个盆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树立方树伟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瓮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