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植物的浮床。涉及对作为栽植水面花草载体的浮床的改进。提供了一种结构更为合理,能够浮在水面以下,防止本体被阳光直射,容易老化的水面植物的浮床。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承托所述水面植物的容置孔槽,所述浮床本体呈平面框架结构,所述平面框架结构具有外框和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将所述容置孔槽与所述外框连为一体。采用了“镂空”结构,这样处理的好处是减小了浮体的浮力,能够使得浮体在承托植物以后,没入水下,避免长时间被阳光照射,造成材料老化、碎裂,净化水体的同时,二次污染水体。在连接筋上表面还可以设有凹槽,当植物很轻时候,可以通过在凹槽内加入适量的配重物,确保浮体能够没入水面之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景观美化、环保用水花草的浮床装置,尤其涉及对作为栽植水面花草载体的浮床的改进。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景观中水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不仅要求水质好,而且要求水面有美化。因此,有人设计出水中浮岛,它能漂浮在水面上,其上可以放置水生的花、草,不仅可以美化水面,而且起到能净化水质的作用。但是,该类产品,在水中尤其·是水面较开阔的,在风、浪的作用下,极易散开,漂流到很远的地方去,不便于管理。还会破坏整体的景观效果。目前,在水中固定和组合该类产品主要采用拦挡方式,需要大量的连接在岸基上的支撑、连接件来完成,在水中组合成本高,固定不牢靠。本申请人2008. 10. 23.曾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一项“申请号200820186386.X,名称水面花草的浮托”的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能相对固定地设置在水中,避免漂流、遗失的水面花草的浮托。如图11所示,存在的问题是一、水生植物6的根茎从承托篮7孔槽的侧面疯长,牢固地连接在浮托体5内,难以使水生植物6无法进行更换,甚至撑裂浮托体5 ;二、浮托体5的上表面暴露在水面上,长期在阳光照射下容易老化。本申请人2012. 07. 09曾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一项“申请号201220330654. 7,名称水面植物的浮托”的技术专利申请,本技术专利申请尚未公开,是对上述的“申请号200820186386.X,名称水面花草的浮托”的技术专利申请的问题一的改进,避免水生植物6的根茎从承托篮7孔槽的侧面疯长,易于水生植物6进行更换,避免撑裂浮托体5 ;如图12所示,但是尚未解决上述问题二 浮托体5的上表面暴露在水面上,长期在阳光照射下容易老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更为合理,能够浮在水面以下,防止本体被阳光直射,容易老化的水面植物的浮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承托所述水面植物的容置孔槽,所述浮床本体呈平面框架结构,所述平面框架结构具有外框和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将所述容置孔槽与所述外框连为一体。所述外框为圆形。在所述外框内的同一圆周线上均布有至少三个所述的容置孔槽。在所述外框内均布有至少三个所述的容置孔槽。所述外框为正方形或矩形。在所述正方形或矩形的外框内均布有至少一个容置孔。所述连接筋的上表面设有凹槽。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浮体,采用了 “镂空”结构,这样处理的好处是减小了浮体的浮力,能够使得浮体在承托植物以后,没入水下,避免长时间被阳光照射,造成材料老化、碎裂,净化水体的同时,二次污染水体。在连接筋上表面还可以设有凹槽,当植物很轻时候,可以通过在凹槽内加入适量的配重物,确保浮体能够没入水面之下。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B-B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C-C的剖视图,图8是图6的D-D的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E-E的局部示意图,图11是
技术介绍
中现有技术中第一种工作示意图,图12是
技术介绍
中现有技术中第二种工作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的工作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中I是本体,2是容置孔槽,3是连接筋,30是圆形外框,31是方形外框,4是凹槽,5是
技术介绍
的浮托体,6是水生植物,7是承托篮。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10所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承托所述水面植物的容置孔槽2,所述浮床本体I呈平面框架结构,所述平面框架结构具有外框和连接筋3,所述连接筋3将所述容置孔槽与所述外框连为一体。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水面植物的容置孔槽2只有一个,夕卜框为圆形外框30,连接筋3连接所述容置孔槽2和所述圆形外框30连成一体成“镂空”结构。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水面植物的容置孔槽2至少有三个以上,且均匀分布;好处是每个本体I中承载多个水面植物,节约材料成本。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外框为方形外框31,还可以是矩形、正六边形(如图14所示),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技术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如图6-8所示,与第三种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水面植物的容置孔槽2可以使多个;好处是每个本体I中承载多个水面植物,节约材料成本。为使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即确保浮体能够没入水面以下,如图9-10所示,本技术更进一步地设置了 “下沉”方案,所述连接筋的上表面设置凹槽,当承载物很轻的时候,可以通过在凹槽内加入适量的配重物,确保浮体能够悬浮地没入水面之下,避免阳光直射。此外,本技术的本体有空心、实心两种结构。在采用空心结构时,前述的下沉方案还可以采用留进出水口的方案。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浮体,采用了 “镂空”结构,这样处理的好处是减小了浮体的浮力,能够使得浮体在承托植物以后,没入水下,避免长时间被阳光照射,造成材料老化、碎裂,净化水体的同时,二次污染水体。本技术的“镂空”结构,通过设置如绳、 带、钩状的连接件,使其相互间或与固定物连接,避免在风浪、流动水中漂流、遗失。本技术的浮床体可以采用草绿色PE材料制成,比较美观,耐腐蚀。权利要求1.水面植物的浮床,包括至少ー个用于承托所述水面植物的容置孔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本体呈平面框架结构,所述平面框架结构具有外框和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将所述容置孔槽与所述外框连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水面植物的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为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面植物的浮床,其特征在干,在所述外框内的同一圆周线上均布有至少三个所述的容置孔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面植物的浮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框内均布有至少三个所述的容置孔槽。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水面植物的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为正方形或矩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水面植物的浮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方形或矩形的外框内均布有至少ー个容置孔槽。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水面植物的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的上表面设有凹槽。专利摘要水面植物的浮床。涉及对作为栽植水面花草载体的浮床的改进。提供了一种结构更为合理,能够浮在水面以下,防止本体被阳光直射,容易老化的水面植物的浮床。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承托所述水面植物的容置孔槽,所述浮床本体呈平面框架结构,所述平面框架结构具有外框和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将所述容置孔槽与所述外框连为一体。采用了“镂空”结构,这样处理的好处是减小了浮体的浮力,能够使得浮体在承托植物以后,没入水下,避免长时间被阳光照射,造成材料老化、碎裂,净化水体的同时,二次污染水体。在连接筋上表面还可以设有凹槽,当植物很轻时候,可以通过在凹槽内加入适量的配重物,确保浮体能够没入水面之下。文档编号C02F3/32GK202759884SQ20122049135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4日专利技术者刘先知 申请人:刘先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面植物的浮床,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承托所述水面植物的容置孔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本体呈平面框架结构,所述平面框架结构具有外框和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将所述容置孔槽与所述外框连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先知,
申请(专利权)人:刘先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