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04833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粒装置,其提高了脱粒装置的脱粒筛选精度及筛选效率。在脱粒室(12)中的脱粒网(18)的后端部与第二侧板(17)之间的部位,分别形成与排尘处理室(30)连通的连通部(H)、和位于连通部(H)的后侧并在摆动筛选架(22)上开口的第三回收部(S),在第三回收部(S)的底部具有支承脱粒后的排出秆的穗尖侧的部位的支承部件(48),在连通部(H)的底部具有过滤处理物的过滤部件(100),在过滤部件(100)中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的部位,设置有对过滤部件(100)上的处理物向后方的运送施加阻力的第一隔板(5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脱粒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如下所述的脱粒装置(专利文献I):在脱粒滚筒的下侧设置脱粒网而形成脱粒室,在脱粒室的后部侧方设置有排尘处理装置,所述排尘处理装置具有通过排尘连通口与脱粒室连通的排尘处理滚筒,在脱粒室的不存在脱粒网的终端侧的部分中的前侧部分形成有具有排尘连通口的排尘连通部,在上述脱粒室的不存在脱粒网的终端侧部分中的后侧部分形成有第三回收部。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8-237194号公报 上述公知例中存在下述的问题虽然设置有使刺入谷物杆中的刺入粒落下并进行回收的第三回收部,但是所产生的很多秸杆屑直接落到筛子('>一 7',sieve)上,使筛选的负荷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虽然是设置有第三回收部的结构,但是减轻了筛选的负荷,提高了筛选精度及筛选效率。技术方案I记载的专利技术为一种脱粒装置,在脱粒室(12)的前侧的第一侧板(16)与后侧的第二侧板(17)之间轴架设有脱粒滚筒(11),使轴架设有排尘处理滚筒(31)的排尘处理室(30)的前部与该脱粒室(12)的后部一侧连通,在上述脱粒室(12)的下侧设置有摆动筛选架(22),在该摆动筛选架(22)的下侧,自前侧起依次设置有风机(19),所述风机(19)用于吹送筛选风;第一回收部(27),所述第一回收部(27)用于回收一次物;以及第二回收部(28),所述第二回收部(28)用于回收二次物,该脱粒装置的特征在于,使上述脱粒滚筒(11)的后端部比处于该脱粒滚筒(11)的下部外周的脱粒网(18)的后端部还要向后方突出,在上述脱粒室(12)中的、脱粒网(18)的后端部与上述第二侧板(17)之间的部位,分别形成有连通部(H)和第三回收部(S),所述连通部(H)与上述排尘处理室(30)连通,所述第三回收部(S)位于该连通部(H)的后侧并在摆动筛选架(22)上开口,在上述第三回收部(S)的底部具有支承部件(48),该支承部件(48)用于支承脱粒后的排出杆的穗尖侧的部位,在上述连通部⑶的底部具有过滤部件(100),所述过滤部件(100)用于过滤处理物,在该过滤部件(100)中的前后方向的中间的部位设置有第一隔板(51),所述第一隔板(51)用于对该过滤部件(100)上的处理物向后方的运送施加阻力。技术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I记载的脱粒装置中,在上述过滤部件(100)中的第一隔板(51)的后侧的部位形成有后侧过滤部(46),在过滤部件(100)中的第一隔板(51)的前侧的部位形成有前侧过滤部(45),所述前侧过滤部(45)的过滤网孔与上述后侧过滤部(46)的过滤网孔相同或比该后侧过滤部(46)的过滤网孔小。技术方案3记载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脱粒装置中,在上述过滤部件(100)的后端部设置有第二隔板(55),所述第二隔板(55)用于对处理物从该过滤部件(100)上向第三回收部(S)的运送施加阻力,并且将该第二隔板(55)的高度设定为比上述第一隔板(51)的高度高。技术方案4记载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3记载的脱粒装置中,在上述脱粒网(18)与上述过滤部件(100)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50),所述第三隔板(50)用于对脱粒网(18)上的处理物向后方的运送施加阻力,并且将该第三隔板(50)设定为比上述第一隔板(51)高、且比第二隔板(55)低。 技术方案5记载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I至4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脱粒装置中,在上述摆动筛选架(22)的前侧的部位具有运送架(24),所述运送架(24)用于将从脱粒网(18)漏下的处理物运送到后方,在该摆动筛选架(22)中的运送架(24)的后侧的部位具有筛子(25),所述筛子(25)用于对处理物进行筛选,并且,该脱粒装置形成有筛选风路(71),所述筛选风路(71)使从上述风机(19)吹送来的筛选风从运送架(24)的后端部与筛子(25)的前端部之间向上吹。技术方案6记载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I至4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脱粒装置中,在上述排尘处理滚筒(31)的外周部具有螺旋体(102),在该螺旋体(102)的螺旋间隔(螺旋e 'y十)间设置有板体(103),所述板体(103)与排尘处理滚筒(31)的旋转轴心平行。技术方案7记载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6记载的脱粒装置中,在上述螺旋体(102)的前部具有前侧螺旋体(102b),将上述第三隔板(55)与第一隔板(51)的前后方向的间隔(LI)设定为前侧螺旋体(102b)的螺距(P)的1/2以下。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技术方案I所述的专利技术,在连通脱粒室(12)和排尘处理室(30)的连通部(H)的底部具有过滤部件(100),在该过滤部件(100)中的前后方向的中间的部位设置有第一隔板(51),所述第一隔板(51)用于对该过滤部件(100)上的处理物向后方的运送施加阻力,因此能够顺利地向排尘处理室(30)运送脱粒室(12)内的秸杆屑,能够防止大的秸杆屑落到摆动筛选架(22),从而提高筛选精度及筛选效率。另外,由于在位于连通部(H)的后侧且在摆动筛选架(22)上开口的第三回收部(S)的底部具有支承部件(48),该支承部件(48)用于支承脱粒后的排出杆的穗尖侧的部位,因此防止谷物杆的穗尖侧的部位向下方逃脱,能够有效地回收刺入谷物杆的谷粒,能够减少谷粒的机外损失。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除了上述技术方案I所述的专利技术的效果以外,由于在过滤部件(100)中的第一隔板(51)的后侧的部位形成有后侧过滤部(46),在过滤部件(100)中的第一隔板(51)的前侧的部位形成有前侧过滤部(45),并且所述前侧过滤部(45)的过滤网孔与后侧过滤部(46)的过滤网孔相同或比后侧过滤部(46)的过滤网孔小,因此能够顺利地将脱粒室(12)内的秸杆屑运送到排尘处理室(30),能够防止大的秸杆屑落到摆动筛选架(22),从而提高筛选精度及筛选效率。特别是如果前侧过滤部(45)的过滤网孔比后侧过滤部(46)小的话,在连通部⑶的比第一隔板(51)靠前侧的部位,使大的被处理物转移到排尘处理室(30)而防止大的秸杆屑落到摆动筛选架(22),并且在连通部(H)的比第一隔板(51)靠后侧的部位,通过使被处理物落到摆动筛选架(22),从而抑制了连通部(H)中的被处理物的堵塞,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筛选精度及筛选效率。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中,除了上述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的效果以外,通过将处于过滤部件(100)的后端部的第二隔板(55)的高度设定得比上述第一隔板(51)的高度高,从而即使脱粒室(12)内的被处理物增加,也能够将被处理物通过连通部(H)送入到排尘处理室(30),抑制了被处理物从连通部(H)流入到第三回收部(S),能够使第三回收部 (S)中的谷粒回收更有效率。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中,除了上述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的效果以外,由于将处于脱粒网(18)与过滤部件(100)之间的第三隔板(50)设定得比第一隔板(51)高且比第二隔板(55)低,因此能够更有效率地将被处理物从连通部(H)运送到排尘处理室(30)。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中,除了上述技术方案I至技术方案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专利技术的效果以外,通过形成筛选风路(71),该筛选风路(71)使从风机(19)吹送的筛选风从运送架(24)的后端部与筛子(25)的前端部之间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粒装置,在脱粒室(12)的前侧的第一侧板(16)与后侧的第二侧板(17)之间轴架设有脱粒滚筒(11),使轴架设有排尘处理滚筒(31)的排尘处理室(30)的前部与该脱粒室(12)的后部一侧连通,在上述脱粒室(12)的下侧设置有摆动筛选架(22),在该摆动筛选架(22)的下侧,自前侧起依次设置有:风机(19),所述风机(19)用于吹送筛选风;第一回收部(27),所述第一回收部(27)用于回收一次物;以及第二回收部(28),所述第二回收部(28)用于回收二次物,该脱粒装置的特征在于,使上述脱粒滚筒(11)的后端部比处于该脱粒滚筒(11)的下部外周的脱粒网(18)的后端部还要向后方突出,在上述脱粒室(12)中的、脱粒网(18)的后端部与上述第二侧板(17)之间的部位,分别形成有连通部(H)和第三回收部(S),所述连通部(H)与上述排尘处理室(30)连通,所述第三回收部(S)位于该连通部(H)的后侧并在摆动筛选架(22)上开口,在上述第三回收部(S)的底部具有支承部件(48),该支承部件(48)用于支承脱粒后的排出秆的穗尖侧的部位,在上述连通部(H)的底部具有过滤部件(100),所述过滤部件(100)用于过滤处理物,在该过滤部件(100)中的前后方向的中间的部位设置有第一隔板(51),所述第一隔板(51)用于对该过滤部件(100)上的处理物向后方的运送施加阻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内贤一朗水岛淳宫本章史渡部宽树上加郁朗内山龙介川口弘道长井敏郎
申请(专利权)人: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