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雅萍专利>正文

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3808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绝缘本体、多个端子以及盖体,该绝缘本体具有第一本体部及容置槽,该容置槽具有支撑部,该第一本体部具有顶板、底板及插接槽,该底板连接该支撑部,各该端子具有受推部、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及连接部,该第一接触部及该第二接触部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所述多个第一接触部及所述多个第二接触部插设于该插接槽内,该盖体设置于该容置槽,该盖体具有第二本体部及顶推件,在该顶推件与该第二本体部之间具有多个穿孔,该顶推件具有顶部、底部及转动部,该顶部顶推各该端子的该受推部,该底部抵触该支撑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端子可稳固夹持排线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如图9所示,现有习知的电连接器200包含有基座210、多个端子220及壳体230,所述多个端子220及该壳体230设置于该基座210上,各该端子220具有接触部221及固定部222,当排线10欲插设于该电连接器200时,该排线10顶推各该端子220的该接触部221以使该排线10顺利插设于该电连接器200,且该接触部221电性连接该排线10,该壳体230固定各该端子220的该固定部222以防止该端子220滑动,然,当顶推的时间过久或使用次数过于频繁时,该接触部221会因为弹性疲乏而无法接触该排线10,因此造成该电连 接器200无法电性连接该排线10。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连接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电连接器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它能够保障与排线更好的电性连接。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含绝缘本体、多个端子以及盖体,该绝缘本体具有第一本体部及容置槽,该容置槽具有支撑部,该第一本体部具有顶板、底板及位于该顶板与该底板间的插接槽,该底板连接该支撑部,该插接槽连通该容置槽,各该端子具有受推部、延伸于该受推部的第一接触部、相对于该第一接触部的第二接触部及连接该第一接触部及该第二接触部的连接部,该第一接触部及该第二接触部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所述多个第一接触部及所述多个第二接触部插设于该插接槽内,该盖体设置于该容置槽,该盖体具有第二本体部、与该第二本体部一体成型的顶推件,在该顶推件与该第二本体部之间具有多个穿孔,所述多个端子的所述多个受推部插设于该第二本体部的所述多个穿孔,该顶推件具有顶部、相对于该顶部的底部及连接该顶部及该底部的转动部,该顶部顶推各该端子的该受推部,该顶推件的该底部抵触该支撑部。本技术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较佳的,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支撑部具有多个插槽,所述多个插槽连通该插接槽。较佳的,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顶推件的该转动部具有第一转动中心,该盖体另具有两个分别位于该盖体两侧的转轴,各该转轴具有第二转动中心,该第一转动中心与所述多个第二转动中心位于同一直线。较佳的,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绝缘本体另具有两个位于该容置槽两侧的侧部,各该侧部具有扣接槽,该盖体另具有两个分别位于该盖体两侧的转轴,各该转轴被限位于各该侧部的该扣接槽。较佳的,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各该端子另具有连接该第二接触部的固定部,所述多个固定部插设于该支撑部的所述多个插槽内。较佳的,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支撑部为该容置槽的底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 技术电连接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当排线插设于该电连接器时,由于该顶推件的该顶部顶推各该端子的该受推部,且该底部抵触该支撑部,使得各该端子的该受推部向上移动,并带动该第一接触部下压,以使该第一接触部或该第二接触部电性连接该排线,并且该第一接触部及该第二接触部可夹持固定该排线。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 :依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一种电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 :依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该电连接器的另一种分解立体图。图3 :依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该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4 :依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该电连接器的剖视图。图5 :依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该电连接器的截面示意图。图6 :依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该电连接器掀盖的立体图。图7 :依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该电连接器掀盖的剖视图。图8 :依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该电连接器掀盖的截面示意图。图9 :现有习知的电连接器的截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排线100:电连接器110:绝缘本体111 :第一本体部Illa:顶板Illb :底板Illc:插接槽112:容置槽113:支撑部113a:插槽114:侧部114a:扣接槽120 :端子121 :受推部122:第一接触部123 :第二接触部124:连接部125:固定部130 :盖体131 :第二本体部131a:穿孔132 :顶推件132a :顶部132b :底部132c :转动部133 :转轴200 电连接器210 :基座220 :端子221 :接触部222 :固定部230 :壳体Al :第一转动中心A2 :第二转动中心S :夹持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I及图2,其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一种电连接器100包含绝缘本体110、多个端子120以及盖体130,该绝缘本体110具有第一本体部111、容置槽112及两个位于该容置槽112两侧的侧部114,该第一本体部111具有顶板111a、底板Illb及位于该顶板Illa与该底板Illb间的插接槽Illc,该插接槽Illc连通该容置槽112,该容置槽具有支撑部113,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部113及该第一本体部111为一体成型,该底板Illb连接该支撑部113,该支撑部113可为该容置槽112的底面,该支撑部113具有多个插槽113a,所述多个插槽113a连通该第一本体部111的该插接槽Illc,各该侧部114具有扣接槽114a,各该端子120具有受推部121、延伸于该受推部121的第一接触部122、相对于该第一接触部122的第二接触部123、连接该第一接触部122及该第二接触部123的连接部124及连接该第二接触部123的固定部125,所述多个端子120的所述多个第一接触部122及所述多个第二接触部123插设于该第一本体部111的该插接槽111c,所述多个固定部125插设于该支撑部113的所述多个插槽113a,该第一接触部122及该第二接触部123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S,请参阅图3及图4,所述多个第一接触部122及所述多个第二接触部123插设于该插接槽Illc内,该盖体130设置于该容置槽112。请参阅图I及图2,该盖体130具有第二本体部131、与该第二本体部131 —体成型的顶推件132及两个分别位于该盖体130两侧的转轴133,在该顶推件132与该第二本体部131之间具有多个穿孔131a,请参阅图4及图5,该盖体130设置于该容置槽112,各该转轴133被限位于各该侧部114的该扣接槽114a,且该扣接槽114a可支持该转轴133,该顶推件132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绝缘本体,其具有第一本体部及容置槽,该容置槽具有支撑部,该第一本体部具有顶板、底板及位于该顶板与该底板间的插接槽,该底板连接该支撑部,该插接槽连通该容置槽;多个端子,各该端子具有受推部、延伸于该受推部的第一接触部、相对于该第一接触部的第二接触部及连接该第一接触部及该第二接触部的连接部,该第一接触部及该第二接触部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所述多个第一接触部及所述多个第二接触部插设于该插接槽;以及盖体,其设置于该容置槽,该盖体具有第二本体部、与该第二本体部一体成型的顶推件,在该顶推件与该第二本体部之间具有多个穿孔,所述多个端子的所述多个受推部插设于该第二本体部的所述多个穿孔,该顶推件具有顶部、相对于该顶部的底部及连接该顶部及该底部的转动部,该顶部顶推各该端子的该受推部,该顶推件的该底部抵触该容置槽的该支撑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雅萍
申请(专利权)人:林雅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