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水阀延迟进水结构,设于进水阀本体上,包括有外浮筒、延迟浮筒,以及内、外螺杆;所述外浮筒具有一向上开口的腔室,外浮筒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与腔室相通的开槽,该腔室的底部设有开孔,一溢水垫对应设于该开孔上,该溢水垫的中部开设有小孔,一单向阀松动的设于开孔的底部;所述内螺杆一端与外浮筒可调的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可旋动的固定在进水阀本体上;所述延迟浮筒浮动的设于外浮筒的腔室内,该延迟浮筒具有一向下开口的空腔;所述外螺杆一端与延迟浮筒可调的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可旋动的连接进水阀本体的摆杆,该延迟浮筒、外螺杆及摆杆之间形成连动,通过延迟浮筒延迟进水阀开启的时间,以防止水资源浪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卫浴产品配件领域,具体与一种进水阀延迟进水的结构相关。
技术介绍
现有马桶水箱进水阀的结构如图I所示,进水是由浮筒A来控制,通过浮筒A的高低位置调整来确定水箱的水位、排水量及进水阀进水的时机,当水箱水位下降后,浮筒A随之下降,带动摆杆B转动,将进水阀上盖上的气孔打开,使进水阀的进水口开启,对水箱进行补水,当水箱内水位上升后,浮筒A随之上升,带动摆杆B反向转动,将上盖上的气孔堵 住,即可关闭进水阀的进水口。使用中发现,排水阀打开排水过程中,水箱内水位降低至一定位置,进水阀的浮筒A就已落下打开进水阀的进水口开始给水箱补水,因此会有一边排水同时一边进水的情况,这样水箱内的余水及部分新补充的水一起从排水口排出,也就是说实际排水量=排水阀固定排水量+排水阀未关闭前进水阀所进的水(此部分的水未起冲刷作用),如此造成了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本设计人针对此不足而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装设于抽水马桶水箱内的进水阀延迟进水结构,可控制使进水阀在排水阀关闭后才进水,达成省水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进水阀延迟进水结构,设于进水阀本体上,包括有外浮筒、延迟浮筒,以及内、外螺杆;所述外浮筒具有一向上开口的腔室,外浮筒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与腔室相通的开槽,该腔室的底部设有开孔,一溢水垫对应设于该开孔上,该溢水垫的中部开设有小孔,一单向阀松动的设于开孔的底部;所述内螺杆一端与外浮筒可调的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可旋动的固定在进水阀本体上;所述延迟浮筒浮动的设于外浮筒的腔室内,该延迟浮筒具有一向下开口的空腔;所述外螺杆一端与延迟浮筒可调的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可旋动的连接进水阀本体的摆杆,该延迟浮筒、外螺杆及摆杆之间形成连动。所述外浮筒的腔室内设有一中空螺柱,螺柱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对应的所述内螺杆的杆身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延迟浮筒上设有一上下贯通的螺孔,该螺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对应的所述外螺杆的杆身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单向阀上设有卡钩,利用卡钩挂扣在外浮筒开孔的孔口上。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延迟浮筒延迟进水阀开启的时间,确保在排水阀关闭后进水阀才开启进水口,使排水量=排水阀的固定排水量,防止水资源浪费,进而达成省水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为一种现有马桶水箱进水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进水阀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进水阀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进水阀的组合剖视图,显示延迟浮筒3的高度处于延迟时间最短的位置;图5为本技术进水阀的组合剖视图,显示延迟浮筒3的高度处于延迟时间最长的位置; 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2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进水阀延迟进水结构,设于进水阀本体I上,包括有外浮筒2和延迟浮筒3,以及与外浮筒2配合的内螺杆4和与延迟浮筒配合的外螺杆5。所述外浮筒2具有一向上开口的腔室21,外浮筒2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与腔室21相通的开槽22,腔室21的底部设有开孔23,一溢水垫24设于该开孔23上,该溢水垫24对应开孔23的孔径而设置,溢水垫24的中部开设有小孔241,一单向阀25设于开孔23的底部,该单向阀25设有卡钩251,利用卡钩251将单向阀25松动的挂扣在开孔23的孔口上,该外浮筒2的腔室21内另设有一中空螺柱26,螺柱26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杆4的杆身上设有外螺纹,下端通过与螺柱26的螺纹配合和外浮筒2连接在一起,该内螺杆4的上端可旋动的固定在进水阀本体I上,旋动内螺杆4可带动外浮筒2上下移动调节高度以控制水箱内的水位高低;所述延迟浮筒3浮动的装设于外浮筒2的腔室21内,该延迟浮筒3具有一向下开口的空腔31,并且在对应外浮筒2螺柱26的位置上设有一上下贯通的螺孔32,该螺孔32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安装时延迟浮筒3的螺孔32套在外浮筒2的螺柱26外,所述外螺杆5的杆身上设有外螺纹,该外螺杆5下端穿套内螺杆4与延迟浮筒3的螺孔32配合,与延迟浮筒3连接在一起,该外螺杆5的上端可旋动的连接进水阀本体I的摆杆11,该延迟浮筒3、外螺杆5及摆杆11之间形成连动,旋动外螺杆5可带动延迟浮筒3在外浮筒2的腔室21内上下移动调节高度,根据延迟浮筒3的位置高低来确定进水阀延迟进水的时间,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延迟浮筒3高度处于延迟时间最短的位置,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延迟浮筒3高度处于延迟时间最长的位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水箱内水位上升后,外浮筒3底部的单向阀25在水压作用下封闭开孔23,这时水箱内的水通过外浮筒3侧壁的开槽22流入腔室21内,使延迟浮筒3受水浮力的作用向上浮动,并连动并外螺杆5纵向向上移动而带动进水阀本体I的摆杆11逆时针向上偏摆将进水阀本体I上盖上的气孔堵住,关闭进水阀的进水口。当水箱内水位下降后,单向阀25不受水压作用而打开开孔23,这时外浮筒3的腔室21内的水部分由外浮筒3侧壁的开槽22流出,另一部分慢慢由溢水垫23中部的小孔通过单向阀25与开孔22间的间隙溢出,至排水阀关闭后,延迟浮筒3未受浮力支撑在自身重量作用下落下,连动外螺杆5纵向向下移动而带动进水阀本体I的摆杆11针时针向下偏摆将进水阀本体I上盖上的气孔打开,进水阀的进水口开始进水。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延迟浮筒延迟进水阀开启的时间,确保在排水 阀关闭后进水阀才开启进水口,使排水量=排水阀的固定排水量,防止水资源浪费,进而达成省水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进水阀延迟进水结构,设于进水阀本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浮筒、延迟浮筒,以及内、外螺杆; 所述外浮筒具有一向上开口的腔室,外浮筒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与腔室相通的开槽,该腔室的底部设有开孔,一溢水垫对应设于该开孔上,该溢水垫的中部开设有小孔,一单向阀松动的设于开孔的底部;所述内螺杆一端与外浮筒可调的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可旋动的固定在进水阀本体上; 所述延迟浮筒浮动的设于外浮筒的腔室内,该延迟浮筒具有一向下开口的空腔;所述外螺杆一端与延迟浮筒可调的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可旋动的连接进水阀本体的摆杆,该延迟浮筒、外螺杆及摆杆之间形成连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进水阀延迟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浮筒的腔室内设有一中空螺柱,螺柱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对应的所述内螺杆的杆身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外螺纹。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进水阀延迟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浮筒上设有一上下贯通的螺孔,该螺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对应的所述外螺杆的杆身上设有与之配合的外螺纹。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进水阀延迟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上设有卡钩,利用卡钩挂扣在外浮筒开孔的孔口上。专利摘要一种进水阀延迟进水结构,设于进水阀本体上,包括有外浮筒、延迟浮筒,以及内、外螺杆;所述外浮筒具有一向上开口的腔室,外浮筒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与腔室相通的开槽,该腔室的底部设有开孔,一溢水垫对应设于该开孔上,该溢水垫的中部开设有小孔,一单向阀松动的设于开孔的底部;所述内螺杆一端与外浮筒可调的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可旋动的固定在进水阀本体上;所述延迟浮筒浮动的设于外浮筒的腔室内,该延迟浮筒具有一向下开口的空腔;所述外螺杆一端与延迟浮筒可调的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可旋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进水阀延迟进水结构,设于进水阀本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浮筒、延迟浮筒,以及内、外螺杆;所述外浮筒具有一向上开口的腔室,外浮筒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与腔室相通的开槽,该腔室的底部设有开孔,一溢水垫对应设于该开孔上,该溢水垫的中部开设有小孔,一单向阀松动的设于开孔的底部;所述内螺杆一端与外浮筒可调的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可旋动的固定在进水阀本体上;所述延迟浮筒浮动的设于外浮筒的腔室内,该延迟浮筒具有一向下开口的空腔;所述外螺杆一端与延迟浮筒可调的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可旋动的连接进水阀本体的摆杆,该延迟浮筒、外螺杆及摆杆之间形成连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义周,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