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冬民专利>正文

水箱自控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5971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箱自控进水装置。包括主体块、设置在水箱内的浮球,浮球下端设一拉条,拉条的下端铰接一可上下转动的连杆,连杆上连接有由连杆带动滑动的滑动块,滑动块外套设有起导向的导向套;然后具有以下两种结构特征之一:1)所述滑动块和导向套上中端连接有设置在主体块内的进出水通道,滑动块、导向套纵向设有和所述进出水通道连通的通孔;2)所述滑动块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主体块内设有和所述通孔连通的进出水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长期的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的水箱自控进水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箱自控进水装置
技术介绍
人们在排泄后,需要通过水箱对排泄物进行冲刷,现有的水箱通过密封垫的强压达到对水箱密封的目的,但垫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自身性质和挤压的原因,容易发生变形、硬化、老化、龟裂,其密封性能改变下降,发生漏水现象,很是麻烦。为此本人于2010. 12. 20向国家局提交了申请号为2010206707812的专利申请,采用圆锥面密封的结构形式进行第一道密封,同时设置密封活动块进行二道密封,该结构形式的密封性能主要取决于各密封面的配合精度,对各密封面的加工精度要求高;同时该种结构形式可能存在回拉力不足的缺陷,也需进一步改善;在上述基础上,本人于2011. 3. 16向国家局提交了申请号为2011200720729的专利申请,其利用密封球加工简单、密封性能好的优点,从而使水箱处于可靠的密封状态,但上述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当密封球受到水的长期冲刷、特别是当水中含有杂质时,会对密封球的密封面造成磨损,影响密封的可靠性;再者上述两种结构形式均存在因浮球浮力不足而导致密封件不能到位的问题,也影响密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长期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箱自控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块、设置在水箱内的浮球,浮球下端设一拉条,拉条的下端铰接一可上下转动的连杆,连杆上连接有由连杆带动滑动的滑动块,滑动块外套设有起导向的导向套;所述滑动块和导向套上中端连接有设置在主体块内的进出水通道,滑动块、导向套纵向设有和所述进出水通道连通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冬民
申请(专利权)人:朱冬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