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冬民专利>正文

水箱自控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5971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箱自控进水装置。包括主体块、设置在水箱内的浮球,浮球下端设一拉条,拉条的下端铰接一可上下转动的连杆,连杆上连接有由连杆带动滑动的滑动块,滑动块外套设有起导向的导向套;然后具有以下两种结构特征之一:1)所述滑动块和导向套上中端连接有设置在主体块内的进出水通道,滑动块、导向套纵向设有和所述进出水通道连通的通孔;2)所述滑动块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主体块内设有和所述通孔连通的进出水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长期的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的水箱自控进水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箱自控进水装置
技术介绍
人们在排泄后,需要通过水箱对排泄物进行冲刷,现有的水箱通过密封垫的强压达到对水箱密封的目的,但垫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自身性质和挤压的原因,容易发生变形、硬化、老化、龟裂,其密封性能改变下降,发生漏水现象,很是麻烦。为此本人于2010. 12. 20向国家局提交了申请号为2010206707812的专利申请,采用圆锥面密封的结构形式进行第一道密封,同时设置密封活动块进行二道密封,该结构形式的密封性能主要取决于各密封面的配合精度,对各密封面的加工精度要求高;同时该种结构形式可能存在回拉力不足的缺陷,也需进一步改善;在上述基础上,本人于2011. 3. 16向国家局提交了申请号为2011200720729的专利申请,其利用密封球加工简单、密封性能好的优点,从而使水箱处于可靠的密封状态,但上述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当密封球受到水的长期冲刷、特别是当水中含有杂质时,会对密封球的密封面造成磨损,影响密封的可靠性;再者上述两种结构形式均存在因浮球浮力不足而导致密封件不能到位的问题,也影响密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长期的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的水箱自控进水装置。为此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主体块、设置在水箱内的浮球,浮球下端设一拉条,拉条的下端铰接一可上下转动的连杆,连杆上连接有由连杆带动滑动的滑动块,滑动块外套设有起导向的导向套;所述滑动块和导向套上中端连接有设置在主体块内的进水通道,滑动块、导向套纵向设有和所述进水通道连通的通孔;在所述滑动块的下端设复位弹簧,在其下端部开设泄压孔。本技术另一技术方案是包括主体块、设置在水箱内的浮球,浮球下端设一拉条,拉条的下端铰接一可上下转动的连杆,连杆上连接有由连杆带动滑动的滑动块,滑动块外套设有起导向的导向套;所述滑动块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主体块内设有和所述通孔连通的进出水通道。所述滑动块和导向套之间设O型胶圈;在所述滑动块的下端设复位弹簧。在连杆和滑动块的连接部设置防止滑动块转动的止转件。所述拉条设在浮球下端中部。所述浮球上设有和所述主体块连接的导向杆。所述浮球上设U形槽,通过导向杆上下移动。所述导向杆上端设有一支撑杆,支撑杆一端和导向杆连接,另一端穿入开设在浮球内的导向孔。所述浮球内的导向孔开设在浮球的中部。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利用连杆、滑动块的结构形式,通过滑动块的 滑动使开设在其上的通孔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实现连通或封闭进水通道的目的;连杆结构 形式利用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能在较小的受力情况下实现滑动块的运动,避免了因浮力 不足而导致密封不到位的情况;2)本技术通过浮球的带动、连杆的带动、滑块自身重力 的作用使滑动块顺利滑动实现进出水,其不会因为浮球浮力不足而存在密封不能到位的问 题;3)进一步的本技术从下部进水,水箱进水相当于也在水中进行,避免了噪音的产 生;4)本技术加工简单、省工、省料、安装、维修方便、结构简单且可靠耐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纵向进水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对应图1通孔和进水通道错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对应图4通孔和进水通道错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浮球、2为支撑杆、3为导向杆、4为拉条、5为连杆、6为导向套、7为滑动 块、8为主体块、9为复位弹簧、10为泄压孔、11为进水通道、12为出水通道、13为0形胶圈、 14为U形槽、15为转动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设置在水箱内的浮球1,浮球1下端设一拉条4,拉条4的下端铰 接一可沿转动销15转动的连杆5,连杆5上连接有由连杆5带动滑动的滑动块7 ;所述滑动 块7上下端连接有设置在主体块8内的进水通道11,滑动块7纵向设有和所述进水通道11 连通的通孔;本技术的拉条4设在在浮球1下端中部,浮球1上设有和主体块8连接的 导向杆3,所述浮球1上设U形槽14,通过导向杆3上下移动;在连杆5和滑动块7的连接 部设置防止滑动块7转动的止转件。所述导向杆3上端设有一支撑杆2,支撑杆2 —端和导向杆3连接,另一端穿入开 设在浮球1内的导向孔,浮球1内的导向孔开设在浮球1的中部,所述滑动块7外设有导向 套6,所述滑动块7的下端设复位弹簧9,在其下端部开设泄压孔10,以使滑动块7顺利实现滑动。为了改变滑动块7与导向套6精密配合的加工难度和摩擦的问题,本技术的 另一结构形式为在所述滑动块7轴向开设通孔,并在主体块8内设有和所述通孔连通的 进水通道11和出水通道12,并在滑动块7和导向套6之间设0型胶圈13,其它结构形式同 上。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因浮球1的上升带动拉条4运动,继而带动滑动块7在 导向套6的导向下上下滑动,当滑动块7开设的通孔和进水通道11连通时,实现进出水;当 滑动块7开设的通孔在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和进水通道11错位时,停止进水。权利要求1.水箱自控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块、设置在水箱内的浮球,浮球下端设一拉条,拉条的下端铰接一可上下转动的连杆,连杆上连接有由连杆带动滑动的滑动块,滑动块外套设有起导向的导向套;所述滑动块和导向套上中端连接有设置在主体块内的进出水通道,滑动块、导向套纵向设有和所述进出水通道连通的通孔。2.水箱自控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块、设置在水箱内的浮球,浮球下端设一拉条,拉条的下端铰接一可上下转动的连杆,连杆上连接有由连杆带动滑动的滑动块,滑动块外套设有起导向的导向套;所述滑动块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主体块内设有和所述通孔连通的进出水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水箱自控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杆和滑动块的连接部设置防止滑动块转动的止转件。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水箱自控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条设在浮球下端中部。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水箱自控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上设有和所述主体块连接的导向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箱自控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上设U形槽,通过导向杆上下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箱自控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上端设有一支撑杆,支撑杆一端和导向杆连接,另一端穿入开设在浮球内的导向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箱自控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内的导向孔开设在浮球的中部。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箱自控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和导向套之间设O型胶圈,滑动块的下端设复位弹簧。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箱自控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的下端设复位弹簧,在其下端部开设泄压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箱自控进水装置。包括主体块、设置在水箱内的浮球,浮球下端设一拉条,拉条的下端铰接一可上下转动的连杆,连杆上连接有由连杆带动滑动的滑动块,滑动块外套设有起导向的导向套;然后具有以下两种结构特征之一1)所述滑动块和导向套上中端连接有设置在主体块内的进出水通道,滑动块、导向套纵向设有和所述进出水通道连通的通孔;2)所述滑动块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主体块内设有和所述通孔连通的进出水通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长期的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的水箱自控进水装置。文档编号E03D1/33GK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箱自控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块、设置在水箱内的浮球,浮球下端设一拉条,拉条的下端铰接一可上下转动的连杆,连杆上连接有由连杆带动滑动的滑动块,滑动块外套设有起导向的导向套;所述滑动块和导向套上中端连接有设置在主体块内的进出水通道,滑动块、导向套纵向设有和所述进出水通道连通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冬民
申请(专利权)人:朱冬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